子开口问道:“那你今年打算做什么?” “我把三凤带回来了。”朱瞻壑笑了笑,看向了门口的方向。 “这次,我打算让三凤带人,进德里苏丹!” 嘎吱…… 朱高煦和朱瞻圻的动作都停了下来,满脸惊诧地看着朱瞻壑。 朱瞻圻还好,他目前还没有成长到那种高度,但朱高煦就不一样了,云南这个家一直都是他在管,他可以说是除了朱瞻壑之外最了解具体情况的人了。 和前两年的大明一样,云南今年的摊子铺得也很开,甚至到了无暇顾及的境地了。 在征讨暹罗的时候,朱瞻壑就用到了乌斯藏都司的昆扎西,在结束之后,朱瞻壑甚至还用了部分的当地人。 虽然朱高煦的那三个护卫所还没有动过,但不到两万人,相比进军德里苏丹,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您不用着急。”看着自己父亲的反应,朱瞻壑笑了起来。 他哪里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在担心些什么? “我这次没打算用太多人,就准备给三凤三千人。” “三千人!?”朱高煦的音调猛然拔高,充斥着满满的不敢相信。 “你别冲动!三千人能做什么?” “德里苏丹内部混乱,分成了十数个势力是没错,但三千人,扔进去根本就连个水花都见不到!” “谁说的?”朱瞻壑挑了挑眉,坐直了身体。 “就三千人,我还觉得多呢。” “嗯?”朱高煦皱起了眉头。 他原本以为自己的儿子是贪功冒进了,毕竟从自己儿子崭露头角到现在,可以说是从未吃过任何亏。 替老爷子背黑锅不算。 现在,看儿子的反应,朱高煦反倒是开始相信起了朱瞻壑。 “爹,您得知道,让一个王朝崩塌的最快方法,其实是从内部瓦解。” 朱瞻壑笑着开始跟自己的父亲解释,实际上却是给自己的弟弟上起了课。 “以我们大明为例,就算是外敌再怎么强悍,想要让我们大明一下子破灭也是不可能的。” “纵观历史,一个王朝的灭亡通常是以内忧为主,外患只不过是助推罢了。” “德里苏丹现在就是这样。” 说到这里,朱瞻壑也是感慨了起来。 因为在朱瞻壑看来,德里苏丹其实是最容易解决的一个问题,甚至比倭国都要简单。 倭国的战斗力就已经很弱了,朱瞻壑横推了大半个倭国,解锁了灭国的成就,但损失也是极少的。 而德里苏丹,比倭国更简单。 倒不是说德里苏丹的实力比倭国更弱,毕竟就倭国那一群矮子,战斗力实在是有限,而三哥这边最起码还有象兵呢。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是? 总的来说,三哥这边不管是国土面积、人口数量还是实际战斗力,都是要比那群矮子高的。 不过,三哥家里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制度。 种姓制度,是三哥家直到二十世纪中叶才废除的一项制度,但所谓的废除只不过是名义上的,实际上种姓制度仍旧是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三哥家。 其实很多人只是知道三哥家里的种姓制度影响很大很大,但却并不知道种姓制度的起源。 所谓种姓制度其实并非是三哥家自己的制度,而是外来的。 种姓制度是一个名为雅利安人的部落在进入三哥家的时候带去的,而那时候的雅利安人将所有的三哥原住民都给踩在了脚下,为了确定雅利安人的统治地位,种姓制度就开始发光发热了。 事实上,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已经灭亡的三个其实都和雅利安人脱不开关系。 至于为什么种花家没事儿,到现在还没个具体的结论,有人说是世界屋脊阻挡了雅利安人入侵,有人说是商朝击败了雅利安人,更有甚者说是妇好将东征的雅利安人尽数歼灭。 奈何不了种花家,三哥家却没能幸免。 种姓制度严格的隔离了阶级,使得低种姓几乎没有任何可能翻身,所以有一种说法是后世的低种姓才是真正的三哥,而高种姓都是雅利安人。 而对于朱瞻壑来说,种姓制度其实是一种帮助。 所谓的帮助不是说朱瞻壑要使用这种制度,而是他要利用三哥家的种姓制度,让其自己乱起来。 什么?侵略?没搞错吧?我这是思想解放!是让所有人都能够平等的追求幸福生活! 听了朱瞻壑的解释,朱高煦瞬间就想明白了自己这个儿子是想做什么了 这已经不是让德里苏丹内乱了,而是要让那些和奴隶没什么区别的低种姓奋起,让他们为了朱瞻壑而战! 想明白了之后,朱高煦也不由得对儿子的想法啧啧称奇。 他是擅长武事没错,但也只是在带兵打仗方面比较突出罢了,可要说起谋略,他朱高煦还真是不太行。 兵法他会,但这种程度的计谋,他朱高煦玩儿不来。 “照你这么说的话,三千人似乎都有点儿多了。” 万般心思,最终也只化作了这一句话。 “那您就有些夸张了。”朱瞻壑笑了笑,拍了拍一边还在愣神的弟弟。 “三千人,这已经是比较少了,毕竟德里苏丹的那些高种姓又不是傻子,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我们在他的家里搅风搅雨。” “三千人,这已经是最低限度了,再少,三凤的安全就不好保证了。” “那你的预计是多久解决问题?”朱高煦也笑了起来,没有再一通乱说。 “三凤?”朱瞻壑对着门口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