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件。一共有四本,但是我们只得了这两册。”
“竟然有人能把四本书一字不拉背下来吗?!”乔迥盈头一回被这种过目成诵的能力震撼了。
“你看了就知道了。”
乔迥盈托起书来,轻轻地翻页。手指和书页的接触让她意识到这本书肯定不是现代产物——至少不是一个和她一个时代的人做出来的。书的纸质远比现代印刷工业所用的仿古宣纸粗糙,装订线也有明显的手工痕迹,可以确定是20世纪前段及以前的产物了。
粗粗浏览内容后,乔迥盈乐了。“这是本游记,写它的人应该是元代及以后的。喏,你看这一段,’昌平水入大都城’,这说的是运河。”她指给四太爷看。
“京杭大运河,就是隋炀帝修的那个,在元代进行过一次大改,截弯取直,改道山东了,不再经过长安。”
“元代……是什么时候?”
“大约…… 得是……五六百年后吧。”乔迥盈从明朝倒推,元朝不到百年的国祚实在让她印象深刻。
“这人基本上就是沿着运河玩了一圈,应该是到了这里之后才写的,后世人谁没事背游记玩啊?”
“不然,不然。这两本书确乎是从房间里出来的”,四太爷示意成林把书包起来,“我只是还不懂它们能做什么用。”
乔迥盈也没明白,只是觉得一个人能把自己的游记写出四本也真厉害啊。
后来的几件都属于一眼假,质量掉渣且不说,构造上就很缺乏想象力,也不邪乎。
最后的一件藏品则是一眼真——这是一张过度曝光拍立得。
“这拍的是啥啊……光一条尾巴,猫?”
“姐姐,这是你说的相片吗?怎么一片白?”莺儿好奇地问道,她觉得眼前的这个东西和乔迥盈说的一点都不一样。
听到莺儿的话,乔迥盈心里一咯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