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的话音一落,站在一边的伍子胥跟着进言道:“大王,若与晋军在旷野之上,正面一战,欲取胜,必须要扬长避短。” “以己之长,克敌之短。我吴军以步卒最强,勇冠天下,列国莫能与之争锋。” “因此,大王理应以步卒中的长矛兵,大力培训。” “在首轮冲锋中,即可挫败晋人战车的锐气,再以阵仗绞杀,如此可以克制晋人的兵车,使我大军在旷野之上,也能立于不败之地。” 伍子胥的这一番话,让身后的熊子丹、黑夫、胥门巢等吴军将领,都不禁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长矛兵是古代战争最有效的兵种。 长矛兵主要武器以坚实和耐用的木柱制成长矛,矛的顶端十分尖锐,是对与以速度的冲撞力取胜的的骑兵、战车非常有效。 吴军的长矛兵手执长而不灵便的长矛,一旦离开了队列,则既无用武之地,又会变得孤立无援。 跟弓箭手一样,长矛兵从小就开始技术训练,目的是要使他成为方阵中一名动作熟练而称职的士兵。 吴国的长矛方阵基本上是一种以进攻性武器为主的作战体制,同时也具备长矛步兵通常所有的防御能力。 当它前进时,但见林立的长矛以排山倒海之势袭击对方的队伍,其威势和速度在当时步兵中是罕见的。 勇敢敏捷又不穿盔甲的吴军士兵总是排成整齐的队形向前推进,其速度只稍稍慢于他们常常与之交战的披着盔甲因而过于笨重的重装步兵。 这是吴军将士接受严格训练的结果。 即使在平坦的地形上,为使密集的队伍在高速前进时保持整齐的队形,必须进行反复不断的操练。 吴国的军队在操练、行军、甚至发动攻击时都是按照战鼓声音的节奏进行的…… 在与楚军、越军的常年交战中,吴军的长矛兵发挥出来的作用极大,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克制战车。 但,这样的克制作用,微乎其微! 吴军的长矛兵方阵,的确是能在敌人的战车首轮冲锋中挫败他们的锐气,使他们铩羽而归…… 但是第二轮、第三轮的攻势,就不好说了。 战机稍纵即逝,吴军若是不能及时把握住机会,一鼓而下,等待那些长矛兵方阵的,就将是被敌人的战车冲成七零八落的结果。 而且,面对强大的战车,长矛兵方阵所能发挥出来的作用不大。 完全是拿人命去填的! 一旦方阵中有一个长矛兵心理承受能力不行,就会造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后果,让整个方阵的士兵都一败涂地。 好在,这种情况发生的极少,几乎没有出现过。 因为在吴军方阵的后边,有着督战队士卒,时刻准备着斩杀逃兵,然后自己顶上去。 古代战争中,战车、弓兵、步兵、骑兵、机器车,这五个兵种,其实是存在相克关系的。 弓兵拥有远程打击能力,敏捷高,善于克制骑兵和机器车。 步兵防御能力出众,善于克制弓兵和骑兵。 骑兵敏捷较高,移动距离最大,善于克制机器车和战车。 战车体力出众,冲锋时伤害巨大,善于克制步兵和弓兵。 机器车具有远程打击能力,攻击出众,善于克制步兵和战车。 所以,在一时间无法搬出骑兵,来克制战车的情况下,庆忌未尝不可选择打造比战车更胜一筹的机器车。 机器车,说到底,也是战车的一种,只不过比战车更加的犀利,攻击力更强。 “还有一种克制战车的方法……” 孙武缓声道:“大王,若我吴国的战车更胜于敌人的战车,何不能取胜?” “这,谈何容易?” 庆忌陷入了沉思。 若是非要改装战车,使之成为进攻性更强的机器车。 这就不得不考虑一下代价的问题,以及各种各样的技术层面问题。 庆忌是一个穿越者,知道的军事知识不在少数,可是他又不是理科生,哪里晓得那些古代战争史上冷门的知识? 他倒是想把坦克、装甲车打造出来,也要有这种条件才行! 不然,那一切都是白搭! 徒劳无功! 难道,非要吴国去拿长矛兵的人命去填吗? 这是不足以称道的。 不过,伍子胥说的没错。 以己之长,克敌之短,这才是兵法中的制胜关键。 庆忌的脑海中忽然灵光一现。 不,准确来说,可能是早有预谋的…… “二三子,寡人准备在我吴国组建一支新军,犹如陷阵营一般的天下劲旅。” 一听这话,在场的孙武、伍子胥等大将,都不禁瞠目结舌,很是诧异。 要知道,吴国有着勇冠天下的三大精锐,分别是陷阵营、羽林军与虎贲军,规模都不大,一共是二千八百人的编制。 人数虽不多,却是个个都能以一敌十,甚至是以一敌百,非常的骁勇善战。 尤其是羽林军与虎贲军,那是属于吴王亲军的存在,等同于宿卫,是实打实的职业军人。 他们不事生产,只要训练即可,所享受到的待遇是吴国的所有将士当中,最为优握的。 “大王,不知道这支新军的编制几何?” 孙武疑惑的询问道。 “三万人。” “嘶!” 听到这话,所有的吴国将领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倍感震惊。 三万精兵? 这可不是随便就能养得起的! 虽说吴国而今富甲天下,国力鼎盛,不缺钱财资源,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