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华就想起何妙菱的话,小心翼翼地看向皇后娘娘:“姑母,你说,我想重新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他也喜欢我的夫婿,可以吗?” 姑妈把她当亲生女儿一般疼爱,替她着想这么多,她现在拒绝了。 她很担心,姑母会伤心。 杨皇后一听,已经意外了:“玉华,你说的是真的吗?” 她突然就想起来,让人盯着何妙菱,看她有什么动作,探子来报,何妙菱昨天就去找了玉华。 她狠狠说道:“我就知道,她不会老实。” 杨玉华看着面前生气的皇后姑母,犹豫了一下,就把昨天何妙菱跟她说的话,都告诉了皇后娘娘。 “姑母,我觉得她真的是为了我好,你觉得呢?” 杨皇后迟疑起来,这让她如何回答:“你这个傻孩子。” 如果是至亲之人这样说,那是真的替她考虑,可何妙菱是外人,甚至从立场上来说,还是她的敌人。 寿昌长公主有点意外了,不禁眯起眼睛:“她果真是有些不同寻常的。” “要么,是精明的过分,要么,就真是一个好人。” 杨玉华见她最崇敬的皇后姑母和长公主表姐,都这样正视何妙菱,她忍不住说:“其实我都觉得,她说的挺有道理的,太子表哥不喜欢我,嫁了他,我后半辈子恐怕会后悔的,可我后悔,到时候也没用了。” 侄女都这样说了。 杨皇后心里不由气闷起来。 可侄女说的,也有道理。 “玉华,你终于不像个小孩子了,自己的终身大事,自己要有一个章程,你告诉我,你喜欢什么样的,我帮你找找。”寿昌长公主说。 她的女儿还小,平日也没什么事,不如就替母亲操心一下表妹的亲事。 杨皇后却觉得女儿不着调:“这事儿你别管,我替她再看看。” 母后想开了,不再一厢情愿的替表妹和太子弟弟安排亲事,寿昌长公主也觉得母后变化也很多了,不再像从前那样尖刻。 大约是,死对头们胡贵妃和贤妃一个个全都倒霉了的缘故? 寿昌长公主是这样觉得了。 杨皇后叮嘱杨玉华,别把这些告诉何妙菱,她还有事要做,杨玉华答应了。 等杨玉华走了,寿昌长公主便问杨皇后:“母后,贤妃那事儿,你打算怎么做?” 其实,十年前那个嫔妃的死,是伤了父皇和母后的一些感情,但是那时候,杨家的事儿,才夫妻两个心头解不开的疙瘩。 杨皇后冷笑:“就这样轻轻松松的放过他们,是不可能的,贤妃这些年借着娘家兄弟沈修贤战功赫赫,就开始想些不该属于她的东西。” “她倒是成日摆的一副贤良淑德的模样,仿佛悠闲度日,与世无争,三皇子却广交天下能人,文武百官大都对他夸赞有加,那野心,当我看不见吗?只是那时候你弟弟身体不好……” 当时自己虽然幽居在宫里头,不问俗事。 但是不代表外头发生的事儿,都想瞒过她。 寿昌长公主曾经也想过,如果弟弟真出了事儿,她这个长公主逍遥快活的日子还能过多久,心灰意冷的时候,也曾想过,大不了,一死了之。 反正这辈子的荣华富贵,她享受的足够多了。 她只是可怜她的女儿。 她要是死了,她女儿怎么样,她那个亲爹说不定会当她是灾星,巴不得和她撇清干系。 想到这里,寿昌长公主心口就像憋着一口郁气,散不出去。 “母后,你怎么就那么信任何妙菱呢?”这点她有点疑惑。 杨家人那时候全军覆没,就是因为有奸细作祟,里应外合,将杨家的人都害死了。 母后大受刺激,从那以后,她很难去相信一个人。 为什么何妙菱竟然获取了她的信任。 杨皇后在脑海中回忆何妙菱的面容,摸着膝盖上的猫,微微笑着,带着一点纯真,但是,她又不傻。 “因为她做的那些事。” “她的本性。” 她嘲讽地笑着。 “她很像你的外祖母,是一个好人,你外祖母一辈子救助了多少老弱病残,何妙菱也在救助别人,她却不是给银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她给的是怎么样让庶民们填饱肚子的方法。“ “你道你父皇为何也同意了?就因为何妙菱研究出的小麦种子,原本夏国最富饶的土地,一亩地有两百斤收成,就很厉害了,你知道她的种子,能种出多少?” “多少?”寿昌长公主虽然金枝玉叶,娇生惯养,但是也有善心,逢灾祸,也会舍银舍米的,帮一帮那些可怜人。 “足足有八百斤。”杨皇后说出口的时候,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你说,她厉害不厉害?” 寿昌长公主眼睛都瞪大了:“竟然这样的厉害,一个千金小姐,她有这样的天赋。” 除了天赋,还能有什么理由呢。 “我都不知道。” 杨皇后轻笑一声:“你父皇想捂着的,但是,这如何捂得住,那些产出八百斤粮食的小麦种子,要不是一定得何妙菱研究出来的,否则就是拿走这些麦种也没什么用,这消息早就传开了。” 自家产出了八百斤的粮食,当然还想要这样的种子,继续种出这么多的粮食。 谁会主动跟人说,我这有这样的种子? 这会引来灾祸的。 “你父皇早就宣告天下了,这些种子一律经由官府发放,不管发放到何地,谁人领取,那都是有证可考的,决不能让一粒种子流落到夏国以外的国家去,谁领了多少粮种,来年就得给出多少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