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外修了宽阔平坦的大马路,以前人们都要在大相国寺住一晚,才会回去,现在路面平坦宽敞,马车能跑的飞快,当天就能一个来回。 黄三太太带着儿媳陶珍珍就赶紧回去了。 何姑妈有心说何妙菱什么,又怕得罪了她,一下子老实了。 何老太太年纪大了,自认何妙菱是她孙女,不能不管她,她是随心而为的,绝对不顾及何妙菱的心情,更不会看她的脸色。 何老太太安心在寺庙里吃斋饭,念佛。 还带着何妙菱去求了一根签。 何姑妈替陶珍珍,也求了一支,僧人解说一下,总体意思是前路不明,她心思更沉甸甸了。 她指望着何妙菱的那根签一定不好,让她难受一下,让她开心开心,结果,竟然还是一个上上签。 何老太太欢喜的跟什么似的,对着佛祖直念阿弥陀佛:“多谢佛祖保佑,多谢佛祖保佑。” 说罢,就给佛祖捐了两千两银子的香火钱。 何姑妈有心说几句酸话,给佛祖干什么,佛祖不缺银子,还不如给她,她却银子,一样都是做善事。 何老太太觉得在相国寺里住着舒服,何姑妈却想回家去,把女儿的事儿跟自家男人好好说说。 “你问他有什么用,他的心思早跑到那尤娘子身上去了。”何老太太提着女婿陶良平的这些事,就觉得心烦。 她的银子,女儿能花,外孙子外孙女能花,哪怕陶良平,她也愿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养活了,就是不舍得花到尤娘子那些外室和外室生的儿女身上。 “娘,那我能怎么办呢,我总不能跟他和离吧,这么大年纪了,叫人笑话。”何姑妈也觉得心酸。 母女俩说话,何妙菱不管。 既然何老太太想在这里住几天,那她正好有事儿呢,也住几天,放松放松心情。 大相国寺周边的土地,大多数都租赁给了佃农去耕种,也有另外的一大半,是安庆大长公主买下的,里头建造了一个漂亮素雅的庄子,她说是来大相国寺礼佛的。 一年却有大半的时间,都是在这里头,清清静静的。 何妙菱在山坡下,远远地望见那一座宅院,也没有靠近,她带着丫头在四处走动。 大相国寺的后山,她也转悠过了,看不出哪里不妥。 “这位大爷,敢问那位夏长生夏先生的茅庐在哪里?我们是京城来,特地来见识见识。”正好旁边走过一个挑着扁担的老农,何妙菱便问了一声。 老农想不到这瞧着就富贵的姑娘对她这般客气,赶忙说道:“就在那边呢,绕过那一棵大槐树,你就看见了,篱笆院墙,一排三间的白墙黑瓦屋子,就是夏先生住过的。” 何妙菱谢过了,顺手将带来的西瓜子南瓜子核桃的零嘴,给老大爷抓了一大把,放在他的箩筐里。 老大爷笑呵呵,直说不敢不敢,还是高高兴兴的去了。 何妙菱走在田埂上,泥土松软,周边一边是整齐的田地,一边是荒草坡,走的踉踉跄跄的。 白芷跟着,也挺费劲,好容易绕到了大路上。 她竟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小姐,那不是崔公子吗?”白芷也认了出来。 何妙菱看过去,只见那座篱笆院墙的墙外头,站着一个穿着深蓝色长衫,气质不俗的高大男子,正在打量那个院子。 身后不远处站着两个身板结实的侍卫。 听到动静,都忘了过来。 崔玉郎皱了眉头,但是又转回头去。 崔玉郎对何妙菱印象不好,觉得这女子好出风头,不够安分守己。 崔玉郎不搭理何妙菱,何妙菱也没想着搭理他,走到那院子外头,只见里头已经生了许多杂草,篱笆院墙的院门,随手一根树枝别住。 里头一排三间屋子,白墙黑瓦,十分特别,黑色的窗棂上还摆放着几个盆栽,却是花瘦草肥。 “主人不在家,你这是做什么?”崔玉郎忽然看到何妙菱竟然走进了人家院子里去。 何妙菱看他一眼:“看看还不行?” 刚才在田埂上,没有看出问题来,她就不信,这里也没有问题? 总会留下蛛丝马迹来。 想是这样想的,也是她乐观的看法,如果这屋子真的能查出问题来,夏长生早一把火给烧掉了吧。 何妙菱有点不抱希望地在院子里四处走动,院子一角搭起来的木架子,看起来就是寻常晒药材用的,她也过去看了看。 “你在找什么?” 崔玉郎情不自禁也走了进去,好奇地问道。 何妙菱看他一眼:“说了你也不认识,不过,你来这里干什么?找夏长生看病?” 崔玉郎沉默了一下,便点了点头。 何妙菱了然,也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也不再说话。 夏长生既然能在这里住了三年,给周边的乡民看病,证明也是有点本事的,崔玉郎之所以照过来,那应该是听了夏长生的美名,特意来瞻仰一下夏长生这位神医的故居? “你到底在找什么?”崔玉郎不想问的,但是实在是忍不住好奇。 何妙菱就看向他,眼神漠然。 不是告诉他了,说了他也不知道? 还问! “崔公子好奇心这么强,就没有因为好奇心吃点亏过?” 好奇心害死猫啊,别人识趣都不会再问,他偏就安耐不住,一问再问。 崔玉郎还没有遇到过对他这么不客气的女人,哼了一声:“有好奇心才是好事,我若没有好奇心,就不会十一二岁的时候,就跟着我父亲出海了,你知道我至今为止,都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