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To郝梁……”星启问她:“想要什么祝福?”
郝梁闪着星星眼,道:“本本大卖。”
“好,”星启如她要求写下四字。
姜钰茗瞥了眼,忍不住说:“星启老师的字……”
还挺狂放的,和他清秀的长相反差相当强烈。
郝梁接过她的话说:“超好看对不对?”
姜钰茗只得点头,“嗯,好看。”
星启闻言,嘴角勾着笑意,眼带狡黠看着姜钰茗,“那我也给姜老师写一个?”
“我没带书。”
郝梁:“我送姜老师吧,姜老师挑一本?”
姜钰茗从善如流,便挑了本没看过的,指了指说:“这本吧,还没看过,回去拜读下。”
星启拿过她点的那本,写下“To 茗”,满脸笑意更盛,问她:“意思就是,其他的都看过咯?”
姜钰茗不答,只自言自语道:“请星启老师祝我点什么好呢……”
星启想了想,郑重写下:发财被爱,好运常在。
姜钰茗欣喜接过道:“有第一个就够。”
郝梁看了看,星启给她写的三本都是“To 郝梁”,给姜钰茗写的是“To 茗”,她问道:“星启老师和姜老师很熟?”
星启的眼神从姜钰茗脸上轻轻划过,浅笑道:“熟不熟,这得取决于姜老师。”
姜钰茗只答:“星启老师这么好性格,和项目里谁不熟啊。”
-
会议时间到,“络腮胡”才慢吞吞进会议室,各人回自己位置。
“络腮胡”姓胡,圈里人叫他“老胡”,颇有些资历,经验丰富,技术也老道,姜钰茗对他也是敬三分。
“老胡,到了啊。”姜钰茗收拾好星启签的书,歪头看他身后,“其他人呢?”
老胡把本子往桌上一扔,坐到离郝梁三个座位的角落,独占一角,懒洋洋道:“哦,我觉得这个会他们也没必要听,我们确定好,回头现场调配指挥他们就行。”
姜钰茗眼色沉了沉,道:“我记得我在群里说的是,每个人都要参加。”
老胡不以为意:“他们都是干活的,开会这事儿不擅长。我们现场调配也一样。”
姜钰茗深呼吸,语气中夹杂着一些怒气,“这个项目和往常的摄影不太相同,不是说每个人跟一组演员,拍好自己的艺人即可。我们拍的不是单纯的剧照,而是涉及到一本书的后期设计和制作。”
“所以,每个摄影师都需要对整本书的策划有通盘的了解,这样拍摄的时候要同时考虑到剧照、海报和图书三方的要求。”
会议室空气都安静了片刻,小戴两只眼左右瞥着,随时准备着上前打圆场。
老胡却毫不在意般随意倚靠在椅上,像是没认真听她说话,左右看了眼,问:“这儿没饮水机?有点渴了。那,要么姜总监,你打个电话把他们再叫来?我去倒点水?”
姜钰茗见状,干脆也靠上了椅背,盯着他,死死咬着腮帮,。
半晌,她重新开口,语气却是出人意料地平静,“既然他们都和你报备了今天不来,那就辛苦老胡把今天的会议录音和会议纪要回头一一传达到位。我们的会议不能因为几个人没到而推迟。”
“而今天的缺勤,也会在他们的项目考勤和评价中体现。你也记得传达一下。”
“那我们就不耽误了,开始吧。”
姜钰茗语毕,原本在一旁看戏的星启,饶有兴趣地凑上来,在桌下给她比了个大拇指。
姜钰茗示意小戴开始,小戴才回过神来,播放PPT。
老胡吃了瘪,脸色不太好,却也不好出门打水,只得忍着脾气,暂且按下不表。
-
会议过半,一直没说话的郝梁突然提问:“姜老师,关于这个现场名场面1:1还原小说名场面的章节……”
“嗯?郝梁老师有什么问题?”
“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这个想法和策划的,不过,这对演员的要求会非常高。”
“一般来说,小说读者对于名场面的想象会比其他情节更加严格,如果无法完全呈现出,或者超越读者想象地呈现出高光名场面的画面,恐怕反而会影响演员口碑。”
“所以,一是艺人老师需要顶着压力来拍摄这个画面,第二是艺人拍摄高光名场面时必须情绪非常饱满。这恐怕得征求几位主演的同意和现场配合。”
郝梁满脸为难,能看得出她非常喜欢这个章节,但有十分担心落地的问题。
“诶,这个我非常同意郝梁老师。”老胡突然开口,“而且之前我们项目就碰到过这样,艺人在休息时间是很难额外抽时间重新调动情绪,再配合剧照拍摄。可是呢,电影拍摄时,剧照师是不能同时工作的。”
“所以这个说服艺人的工作,得由姜老师扛起大梁啊。”
姜钰茗咬着唇,点点头道:“行,我去和艺人谈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