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笑着介绍道:“宜思,这是陈将军。陈将军,这是朕的皇妹,宜思公主。”
两人站起来互向对方行了个礼。
“见过陈将军。”
“见过公主。”
两人行完礼,坐下之后,宜思举起酒杯,礼数周全地说道:“伊今日出城,见城中百姓对陈将军多有议论,今日能在此相见,伊甚感荣幸,想敬陈将军一杯。”
“谢公主抬爱。”
宜思笑着先饮下杯中酒。
随后,陈敬映也仰头将酒一饮而尽。
姿势端正,举止有礼,并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
然而宜思却注意到,陈敬映全程虽然态度温顺,却至始至终都未曾看向她。
果真如传言一般冷淡得很。
宜思也不介意,她看着对面坐着的人,头上戴着冠,眉眼深邃,鼻子高挺,气质清冷。
竟真如世人所说,面如冠玉,如果不是他一身武人打扮,一定会以为面前坐着的是哪个世家的贵公子。
席散,昌宁和宜思一起送陈敬映到了宫门口,陈敬映拜别了两人,便坐上坐骑离开,身旁只跟了一个小士兵,倒也没有讲什么官威排场。
看着陈敬映走远之后,昌宁和宜思一起走回去。
昌宁开口了,因喝了些酒,她的声音有一些的低沉。
“今日你去太常寺看望母妃,你母妃可安好?”
宜思乖巧地回道:“回皇上,母妃挺好的,她还让我代她向您问好。”
“下次去记得向太妃转达朕的问候,过几日就到中秋了,朕会命人送一些吃穿用品过去的,有什么需要尽管跟宗人府说。”
宜思点了点头,“谢皇上。”
-
九月中,正值中秋佳节,恩科开考的时间也快到了。
荣京城里比以往繁华热闹许多,街市上张灯结彩,花灯、树灯、兔子灯尽显招摇,糕点铺里月饼飘香,书铺里客人络绎不绝,各个客栈里住满了进京赶考的读书人。
昌宁带着宫女桂花,太监韩昭和侍卫张书出宫去了太傅罗江家里拜访。
罗江的家位于京城繁华地带,出门左拐,再走个十几步便是热闹的大街。
罗江和罗夫人,以及他们的儿女也一同出来迎接。
罗江有一儿一女,长子罗定漠,大她一岁,现在是守护京城荣京的御林军统领,长女罗之鹤十八岁,十四岁以后以其才学和美貌名动京城,是京城各家子弟争相求娶的对象。
大家见过礼之后,进了厅堂,桂花和韩昭搬上早就准备好的礼物。
罗江招呼公主坐下,又唤下人上了茶。
“多谢皇上,您年年中秋过来都送这么多礼,老夫真是受之有愧。”
昌宁笑着说道:“也不是什么大礼,就是给您一些酒啊,月饼啊,画啊。”
“哦,对了,今年,朕得了一副吴旭的真迹,也给您拿过来了。朕记得您最喜欢他的字吧?”
说完,又转头吩咐桂花拿过来。
桂花拿过来之后,罗江盯着那字赞不绝口。
罗夫人走过来说道:“让皇上见笑了。”
“那箱子里还有不少的首饰簪子,夫人和之鹤都可以挑一挑。”
罗夫人和罗之鹤行了个礼,“多谢皇上。”
昌宁笑着看向一旁一直沉默不语的罗定漠,笑着说道:“定漠,箱子有一套拳谱,我猜你应该会喜欢。”
罗定漠看着她,面容柔和,嘴角含笑,“多谢皇上,让您费心了。”
昌宁顿了顿,又说道:“簪子嘛,也可以自己留个一两个,等以后成亲了,就拿来送给未来的嫂子嘛。”
听了这话,罗定漠的笑都僵在了嘴边。
他看着面前的女子,面容温婉,眉眼弯弯,脸颊生辉,笑起来灿烂而单纯,内心的酸涩却一瞬间溢满了整个心脏。
在她的眼里他什么都不是吗?
他未来的妻子?
罗定漠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