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昭和张书回了“是”便开始寻找。
走了片刻,张书便在一片小麦地里发现了刘伯的身影,便回头对昌宁说道:“主子,找到了。”
这一声,也引起了地里一个小男孩的主意,这个小男孩大概七八岁的样子,头上梳着两个童髻,脸颊圆圆,眼睛大大的甚是可爱。
昌宁赶到的时候,这个小男孩也从地里头跑出来了,一见是昌宁,就扑过来抱住了她的腿,“姐姐,你怎么来啦?”小男孩声音充满稚气,刚跑完步的声音气喘吁吁。
昌宁也笑着蹲下来,摸摸他的头,回头看着桂花说道:“将刚才在集市买的包子拿过来。”
桂花从包裹里拿出纸包着的包子递给了昌宁,昌宁又将包子给了小男孩,小男孩一见到吃的眼前一亮,接过立马吃了起来。
昌宁看着他那急切的模样,轻轻捏了捏他的脸道:“慢点,慢点,小心烫。”
小男孩听话的点了点头,昌宁将两手裹到他的腰间,虚虚抱着他,然后仰着头笑意盈盈地看着小男孩。
桂花看到这一幕有些心酸,公主为人温和,跟小朋友们更是处得好,不管是萧王府家六岁的小世子,还是这个只见过几面的小男孩。
可是公主自己却被太医断定这辈子可能都无法生育了,一辈子都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孩子,公主该是多么难过啊?
也许也正因为这样,公主对孩子们才会更加的怜惜,以弥补自己的遗憾吧。
昌宁自是不知道身旁侍女这些复杂的想法的,她对小男孩问道:“安安,爷爷奶奶呢?”
安安嘴里含着包子,说话有点含糊不清,他转身指着地里劳作的人道,“都在那呢,我喊他们过来吧。”
“哎”昌宁止住安安要喊人的动作,“不用了,姐姐自己去找他们。”
于是昌宁站起身牵起了安安的手,安安的手刚拿过包子,油腻腻的,她又喊桂花拿来帕子细细的刚安安擦干净,然后牵着他往田间走去。
这家农户的主人姓刘,已是六十多岁了,但是身体还是很康健,儿子前年被应征入伍当兵了,此时他的老伴,儿媳都在地里为刚长出的麦子除草。
昌宁登基的第二年,她便想知道民间老百姓的日子是如何过的,就来到这里,结识了刘伯一家,平常春耕、秋收她偶尔会来,这已经是她来的第二年了。
刘伯一家见到昌宁都十分的高兴,他们虽然都不知道昌宁的具体身份,但是看她衣着打扮,言行举止,加上身边随从侍女同行,知道定是大户人家的孩子。而且两年来也帮助了他们家许多,关心他们的粮食播种收成,钱财是否够用,所以虽不清楚她的具体身份,但是刘伯一家对昌宁一直以来都是热情相待。
昌宁望着大片的小麦子,问:“刘叔,今年收成如何?”
刘叔擦了擦脸上的汗,道:“收成不错,听说今年南方遭旱了,颗粒无收。幸好老天保佑,北方没事。”
是啊,昌宁点了点头,她又何尝不是这样想的呢。
昌宁又令桂花、韩昭和张书帮忙除草,刘伯连忙推辞,“怎么能让大人们做这些事呢?老农们自己来就行了。”
昌宁还是拒绝,桂花实在想不到在宫里当差,还有下地除草的一天,无奈的摇了摇头,但是手上也不含糊,立即手起锄头锄起草来。
昌宁在一边看着三人的动作,叹道:“不错啊,你们三个,看不出来,干活还挺麻利的嘛。”
他们三个都想翻白眼了,可是都不敢,只在心里腹诽,“主子啊,这活这么简单,谁不会干啊。”
昌宁当然自己也不闲着,拿起锄头也行动起来,其他三人刚想阻止,见到昌宁锄得很认真的样子,就又闭了嘴,由着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