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扬起! 轻轻放下! 灵动的弧线,技惊四座。 “赫!” 全场惊呼,倒吸凉气。 因为! 这是一记小球! 德约科维奇也选择了放小球的突然袭击,复制黏贴高文在第一个破发点上的表现,以其人之道还之彼身。 德约科维奇以反手切出一道反斜线,朝着高文的右侧前场飞行过去,惊心动魄的弧线牵扯着全场心脏高高扬起。 蹬! 高文准确预判到了反斜线的击球,正准备朝着自己正手位移动;但没有预料到小球的选择,脚步稍稍停顿。 不过,高文和德约科维奇的情况区别在于,即使没有预判到,高文也并不意外,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因为他知道面对四巨头就是如此,战术套路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一旦自己改变,他们也可能马上改变。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今晚德约科维奇的上网次数远远高于高文,在贝克尔的调教下,德约科维奇的网前技术和网前意识都在慢慢改变,并且通过比赛实战慢慢打磨,最终演变成为关键时刻的一种武器。 所以,高文的反应非常迅猛。 左小腿一蹬,整个人就已经直接冲了出去,顺着右侧移动的惯性,稍稍改变路线,沿着斜线前冲。 吱吱吱! 高文上网了。 噌噌噌! 德约科维奇也上网了。 两位球员的反应都非常及时非常快速,脚步衔接立刻跟上,然后就可以看到两个身影双双同时上网。 区别在于,高文为了救球,德约科维奇则为了后续封堵。 高文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德约科维奇的身影。 如果是1990年以后出生的这一批年轻球员,底线实力高超,但网前意识薄弱,他们的后续衔接往往都跟不上。 但四巨头不是。 选择放小球之后,他们的后续战术也都在脑海里成型,到底是选择底线固守,还是选择上网封堵,他们都心里有数。 显然,德约科维奇观看了高文对阵穆雷的那场比赛,细腻的网前处理手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德约科维奇毫不犹豫地就直接上网,贴近球网进行进一步的封堵,两位球员立刻进入短兵相接模式—— 从这个细节就可以看出来,贝克尔之于德约科维奇、桑普拉斯之于高文,对于他们战术体系都有直接影响。 年初在多哈,两位球员双双参加双打比赛,也就是为了打磨自己的网前技术。 上次双打碰面,高文联手纳达尔完胜,那么这次来到单打赛场呢? 高文的视线余光在判断德约科维奇的站位。 尽管德约科维奇并不是巨人,物理层面的封锁缺少优势;但他的延伸性和柔软性特别好,再加上出色的预判,所以他在网前的覆盖面也非同小可。 因为德约科维奇算计在先,他的上网脚步更加从容,所以甚至还比高文提前进入状态,轻轻踮着小碎步准备下一拍封堵击球,紧绷却保持灵活的肌肉就可以看得出来,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强大自信—— 这也是一种心理层面的施压。 怎么办? 高文应该如何选择? 踏踏踏。 高文的主要注意力依旧在网球之上,这一次小球,德约科维奇的控制欠缺一些,线路和落点都很好,但卸力没有卸干净,所以网球落地之后的反弹特别高,显然高文的旋转和德约科维奇的旋转叠加在了一起。 这也意味着,高文有足够的高度来完成击球。 正手! 横扫! 就在出手瞬间,高文的手腕稍稍调整了一下,并不是柔软的包裹,而是打直的撞击—— 如同棒球一般。 其实,这就是一个假动作,表面看起来,高文准备回放小球,但实际上,高文却是击打一个深区回球。 那么,区别在哪里呢? 区别就在于德约科维奇的应对。 本来,德约科维奇的手腕已经柔软下来,准备处理细腻的网前小球,回一个更加困难的小球回去。 结果,高文的回球就直接撞击过来,以至于德约科维奇没有时间调整,条件反射地伸手在自己右侧拦了一拍。 砰! 德约科维奇,依旧准确无误地拦住了高文的击球,但回球的控制就完全谈不上了,网球居然上扬了起来。 下一秒。 高文就直接横向窜了出来,一记鲤鱼跃龙门的姿势横穿过去,此时已经没有空间作出双手反拍的动作,单手反拍在网球飞行的高点。 轻轻一触。 手腕的柔软和细腻展露无疑。 然后,网球就已经飞了回去—— 斜线。 德约科维奇猛地蹬地,二次启动就将身体抛出去,试图完成拦截。 但是,差了一点。 就那么一点点。 网球,突破德约科维奇的封锁,落在界内,反弹了出去。 “40:40”。 “啊!” 高文,终于释放了出来,仰天长啸。 “啊啊啊!” 压抑了太久太久,高文终于再也控制不住,酣畅淋漓地嘶吼出来。 轰! 全场华夏球迷和中立球迷,终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集体振臂高呼,尖叫和嘶吼在耳边直接炸裂开来。 “好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