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你不会真的准备跑五十圈吧?” 李喆有些慌,瞳孔剧烈震动起来,看着高文的背影,扬声呼唤到。 高文没有回头,依旧按部就班地展开慢跑热身,没有理会其他人,此时已经进入专心训练的状态。 “对呀,五十圈,一会就结束了。” 一片标准的网球场,长36.6米、宽18.3米,一圈的距离也就是一百一十米上下—— 大满贯的中心球场和大型球场则会大一号。 五十圈? 很快就会结束? 那轻描淡写的语气是怎么回事?那吃饭喝水一样的态度是怎么回事?那简单热身一下的身影又是怎么回事? 众人再次面面相觑,交换一个视线,却有些傻眼。 就连思绪最活跃的吴迪也有些跟不上节奏。 “怎么办?” “我们真的就让高文跑五十圈?不好吧?” 一场失败的恶作剧,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惩罚,一个不经大脑随意说出来的玩笑……真的没有关系吗? 还有,他们这样“惩罚”整个亚洲有史以来的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男子单打大满贯冠军,真的没有问题吗? 呃…… 一片沉默。 大家也没有意识到,事情的发展怎么就偏离轨道了呢? 现在怎么办? 接下来怎么办? 最后,还是张择率先开口,“我跟着高文一起跑吧,反正都是训练,顺便活动一下。” 张择和高文在墨尔本一起训练过。 他知道,高文能够创造奇迹,付出的努力远远超出想象,特别是他和张帅她们,在墨尔本公园一起见证历史,那种雀跃和激动根本无法用言语形容,他一直都希望能够多多学习高文的态度和精神。 也许,这就是一个机会? 一个想法,演变成为话语,冲动地脱口而出,却在说出口之后,越发意识到,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张择越发坚定起来。 说完,张择就已经直接跟上高文的脚步,跑了起来,无怨无悔、甘之如饴。 剩下三个人,满头都是问号—— 重点在于,他们已经结束热身并且投入击球训练了,难道忘记了吗?但现在又重新开始热身? 王楚涵左看看右看看,也默默无言地跟了上去。 李喆迟疑了一下,长长吐出一口气,发出感叹,“我这把老骨头,真是。” 终究,李喆也跟上脚步,很快就追上了王楚涵、张择的脚步。 吴迪一个人留在原地,满头都是问号。 “谁热身会绕场跑五十圈呀?我们又不是马拉松运动员!” “果然,阿择说的对,训练狂魔就是训练狂魔,五十圈就好像喝水一样,说跑就跑,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嘴里嘟囔着,但脚步还是没有停顿,抱怨结束之后,也快速跟上大部分,开始绕场跑步起来。 踏踏踏。 呼呼呼。 脚步声和喘息声交织在一起,不断调整着节奏,没有了欢声笑语,正是进入训练模式。 训练场外。 球迷们全部都是满头问号—— 怎么回事来着? 刚刚还聚集在一起叽叽喳喳,绘声绘色的表情看起来似乎发生了什么;一个转身,大家就集体开始跑圈了? 事情的发展速度着实有些太快,跟不上节奏,有谁能够帮忙解说一下? 训练场上空,只有鞋底摩擦球场地面的声响在响动,但是,并不整齐,因为慢跑并不是纯粹的慢跑。 等待渐渐适应之后,慢跑也就进化成为变速跑—— 忽快忽慢。 而且,速度的变换节奏无法琢磨,就好像马拉松一般,群体速度取决于领跑之人。 谁跑在最前面,就掌握群体节奏,只要领跑之人忽然提升,那么就进入加速模式,一旦跟不上就是掉队。 跑着跑着,渐渐就能够看出差距了: 最为年长的李喆,率先掉队。 最为年幼的王楚涵,紧接着掉队——至少,在高文过来之前,他一直都是最年轻的。 去年在魔都大师赛,王楚涵首轮爆冷击败弗格尼尼,晋级第二轮,表现出不俗潜力,赢得了一些瞩目,但整体来看,无论是世界排名,还是表现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王楚涵距离吴迪和张择都还是有一小段落差。 当然,体力,并不是全部,但变速跑之中如何控制自己并且如何掌控位置,充分调节自己的体能配置,这就是一种智慧了,仅仅依靠体力和耐力盲目跟随,那是很难持久的。 然后—— 张择也掉队了。 最后,就是高文和吴迪的竞争。 尽管王楚涵他们掉队了,但他们并没有结束跑步热身,依旧兢兢业业地继续奔跑,五十圈就是五十圈,始终不曾放弃。 原因很简单却也很复杂: 高文。 也许是因为高文的年轻,十九岁的年龄在他们面前,根本就隔了一代;也许是因为高文作为大满贯冠军,就连基础训练都如此专注如此投入。 其实,得知高文即将前来奥克兰参加戴维斯杯的时候,他们内部的讨论在所难免。 曾经和高文一起训练过的张择,自然成为讨论话题的中心,人人都关心高文日常训练的点点滴滴。 张择无意间说过一句话,不仅网球打不过,而且基础训练也比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