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网球公开赛,也就是罗兰-加洛斯,这里有一项四大满贯赛事里最特殊的规定: 在赛事正式揭幕前,球员不允许在罗兰-加洛斯训练。 这项规定,什么意思? 也就是字面的意义,在大满贯正赛开始前,包括资格赛进行期间,所有球员都禁止在比赛场地训练。 但是,球员们需要适应场地,怎么办? 很简单,根据赛事官方安排即可。 赛事会为入围签表的所有球员安排场地训练兼场地适应的时间,一周三次,每次一个小时。 这里,具体场地安排则有区别和讲究。 罗兰-加洛斯,一共有三座大型球场,分别为菲利普-夏蒂埃球场(phillippe-chatrier)、苏珊-朗格伦球场(san-lenlen)以及一号球场。 一般来说,前八号种子的三次机会,可以在菲利普-夏蒂埃球场训练两次,而后在苏珊-朗格伦球场训练一次。 具体情况,球员自己申请,赛事组委会则根据申请情况进行安排,并不是所有球员的请求都能够被批准。 换而言之,高排位种子球员有机会在三座大型球场训练,因为他们在正式赛事里登陆这些球场的几率更大;非种子普通球员则将前往另外十七个比赛场地训练,因为这就将是他们展开赛事的主要场地。 那么,如此特殊规定的原因呢? 其一,场地有限。 其他三大满贯,在比赛场地外,都有专门的训练场地,温网甚至在全英俱乐部五公里外开辟了全新的一片训练场。 但巴黎市政厅拒绝罗兰-加洛斯的扩容请求,以至于场地数量不足,当资格赛进行时,难以满足球员们的训练需求。 其二,场地维护。 红土和草地的维护都非常复杂也非常困难,在正式比赛开始前,赛事组委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维护。 其实,温布尔登也有相对应的传统—— 因为草地维护困难,为了保证赛事揭幕的时刻,赛场保持完整美观,赛事禁止球员在中心球场训练。 毕竟,草地球场的特性,一旦踏上去就会产生磨损,而磨损过后就无法复原,严重破坏视觉效果,必须等待赛事全部结束,将所有绿草全部铲除,重新栽培,重新修剪,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于是,温布尔登也有一项特殊传统: 首个比赛日,首位踏上中心球场的球员,就是男子单打的卫冕冠军,为赛事揭幕。 第二比赛日,首位踏上中心球场的球员,则是女子单打的卫冕冠军。 也就是说,温布尔登的中心球场,在赛事正式揭幕前,不允许任何人踏入场内,卫冕冠军的首次登场也就相当于为温布尔登一年一度的盛会拉开序幕,双脚踏上完美无瑕的绿草场地,全场灯光绚烂。 这项传统已经成为一项荣耀,给予卫冕冠军的额外嘉奖。 如果卫冕冠军缺席,那么就将由赛事头号种子代替登场。 不过,温布尔登禁止在中心球场和一号球场适应场地,相对应地,赛事的练习球场向球员全面开放。 像罗兰-加洛斯这样,彻底禁止所有训练,然后由组委会统一进行安排,四大满贯里也就仅此一家了。 但关键在于,球员们需要训练,他们需要适应巴黎的气候与环境,他们需要适应大满贯的比赛节奏。 仅仅依靠每次一个小时、总共三次场地适应的机会,对于赛事备战来说,远远不够。 于是,每位前来巴黎参赛的球员,无一例外地都会在罗兰-加洛斯之外的私人俱乐部里进行日常训练。 正是因为如此,资格赛球员在法网往往能够占据更多优势,毕竟他们已经在这里经受住了三轮考验—— 爆冷的几率,也就稍稍上涨了些许。 同样也正是因为如此,球迷们也得到了更加近距离接触球员的机会,球员们离开了人群汹涌的罗兰-加洛斯,只有小部分铁杆球迷才能够知道球员们选择的训练场所,单独对话的几率自然是扶摇直上。 此时此刻,就是这样的状况。 尽管这是高文首次参加法网,但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前来巴黎参赛,同样也不是第一次前来巴黎训练。 在这座城市,高文也已经拥有一小批球迷,一回生二回熟,守候在私人俱乐部门口的球迷也越来越多。 也许,在社交网络上,排山倒海的压力倾轧而下,但在现实生活里,视线所及之处都是可爱的脸孔。 “高文,高文高文高文!我真的好喜欢你。” “罗兰-加洛斯欢迎你。” “无论什么结果,我们都支持你。” “我喜欢看你的比赛。” “高文,赢下一切!你值得!” 熙熙攘攘。 叽叽喳喳。 视线里,涌现出一片身影,不多,也就是三十四十人左右,却将私人俱乐部的出口小巷围堵得水泄不通。 放眼望去,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一张张脸孔洋溢着热忱与亢奋,正在用声音用动作用表情表示支持。 前一秒,高弘礼还正在思考着应该如何开口。 下一秒,高弘礼就已经暂时将想法放到一旁,扮演经纪人兼保镖的角色,一马当先,帮忙维持秩序。 高文也跟着放慢脚步,尽可能满足现场球迷的要求—— 他和高弘礼的对话可以稍稍放一放,这些球迷们在这里已经等待许久,他需要感谢他们的支持与关注。 签名、合影、拥抱。 这只是基本礼貌,最重要的是,注视每个人的眼睛,用眼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