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哦哦哦,哦,上帝!” “难以置信!” “接发球ACE,高文在极度被动情况下的搏杀,击打出一拍接发球ACE,干脆利落地结束了这一分。” “局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上一局,高文在自己的发球局里,‘40:0’领先,结果被伊斯托明追到平分;这一局,伊斯托明在自己的发球局里,‘30:0’领先,现在又被高文追到平分,整个比赛氛围有些微妙,心态波动非常明显。” “哇哦!” “现在比赛来到关键时刻,尽管伊斯托明依旧比分领先,但高文正在一点一点往回扳,情况依旧不明。” “接下来一分,是考验,对两位球员来说都是如此。” “从心理层面来说,高文毫无疑问是现在新生代球员里比赛解读和把握能力最出色的第一人,他知道如何把握机会。” “但关键在于,从状态层面来看,伊斯托明则是本场比赛占据优势的一方,这是他的发球局,我们需要注意一项数据,在今天这场比赛里,他还没有丢过发球局,甚至破发点也都不多,只有区区三个。” “所以,接下来,两位球员会如何选择呢?” 嗡嗡嗡…… 整个二号球场,短暂喧嚣过后就重新安静下来,一丝一毫声响都没有,但恰恰是这种安静,越发让紧张压抑的气氛蔓延开来,狠狠撞击胸膛的心脏似乎随时都可能炸裂一般,掌心不由渗出一层薄汗。 “30:30”。 伊斯托明感受到了危机,并不是命悬一线的那种、而是渐渐靠近的那种,他依旧能够挽回依旧能够改变,所以,暂时没有慌乱,反而是站稳脚跟,发起奋力反击,接下来一分,重新找回了进攻手感。 ——伊斯托明,牢牢占据上风。 一区,一发近身,时速188公里的发球,准确无误地找到了线路,成功挤压到高文,遏制住高文的发球抢攻,回发球质量也难以令人满意,但对伊斯托明来说,这就是进攻机会,毫不犹豫地直接下手。 前面提过,伊斯托明的击球在某些方面和德约科维奇有些相似,最典型的一点就是,他欠缺爆发力。 伊斯托明的进攻,并不是乒乒乓乓、虎虎生威的类型——当然,力量方面,他比锦织圭还是好一些的,但他的力量并不具备突然爆发的能量,往往是持续地、平均地输出,所以他的进攻往往节奏一致。 也就是说,缺少快慢结合、轻重交替的变化,力量的持续输出又不具备一力降十会的能量,最后就必须通过落点的分配形成压制,最后通过寻找空档以及快速衔接的方式来寻求制胜分。 在这场比赛里,高文迟迟没有找到球感,以至于自己在攻防两端都没有能够带给伊斯托明足够的压力,给予伊斯托明足够的发挥空间,让自己陷入被动,伊斯托明的进攻也就屡屡得分。 但是,在这一个回合里,高文稍稍改变了一些策略—— 缠斗。 其实,草地球场并不适合缠斗,这是红土的经典战术: 依靠落点控制,持续不断地将网球送回对面球场;并且依靠不同击球手法的组合,不断测试对方的进攻能力,通过漫长的回合拉锯将进攻的压力持续累积堆叠,最后寻找防守反击的空档,扭转制胜。 同样的战术,放在草地球场,则因为低弹跳快节奏的场地特性而变得困难无比,容易自己陷入被动。 准确来说,红土球场适合多样风格,尽管进攻球员可能稍稍被削弱优势,却也依旧能够找到一片天地;而草地球场不是,这里是进攻球员的天下,防守反击类型的球员在这里几乎没有什么生存空间—— 可以说是极端,但也可以说是鲜明。 从进入草地赛季的那一刻起,桑普拉斯就不断强调,高文必须将红土的战术风格全部遗忘,进入全新模式: 进攻,进攻,再进攻。 今天比赛的前两盘,高文也是这样做的,但效果,差强人意,最主要还是球感问题。 高文是一位依靠头脑打球的球员,于是,他开始思考:自己的比赛,应该如何调整。 他相信桑普拉斯的战术策略是正确的,进攻才是草地赛场的正确打开方式,他不准备颠覆否定这一点,否则即使侥幸逆转击败伊斯托明晋级下一轮,但接下来的比赛他也还是需要面对相同的问题。 但是,在自己球感不佳的情况下,冒然进攻就等于无头苍蝇一般,不仅没有效果,而且还会让自己陷入被动,就好像女王俱乐部杯里的克耶高斯一样,根本不需要高文动手,克耶高斯击败了他自己。 所以,第三盘开始,高文就有意识地增加回合球的纠缠,通过底线回合的战术组合来调整比赛节奏。 一方面,寻找球感,也是寻找进攻手感;另一方面,打乱伊斯托明的节奏,尽可能进入自己的舒适领域。 效果,从比分就能够直观看出来,第三盘,高文的盘分首次到了五,比起前两盘来说有着小小的进步。 尽管速度不快,但高文也确确实实正在摸索自己的草地风格—— 和红土赛季一样,这需要一个过程,只是,这次高文必须在温布尔登的舞台上,继续完成这个过程。 视线,重新回到眼前这一分。 拉锯缠斗,是高文故意制造出来的局面。 高文察觉到伊斯托明的些许急躁,希望尽快拿下这一分乃至这一局,重新站稳脚跟,再次取得比分的领先,尽可能将压力甩到高文这一边。 于是,高文的首要任务就是拖住比赛,通过这样的拉锯让伊斯托明汹涌的情绪继续发酵,持续不安。 也许,他能够拿下这一分,也许不能;但比起分数来说,更重要的是布局,他需要动摇伊斯托明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