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上好看些,补偿款我还是会发给你。”
鲍如海不可置信,瞠目结舌:“李哥,你,你要,开除,我?”
李总好性子解释:“你在公司待了这么多年,应该很了解我的管理理念。
“我非常重视公司的整体工作氛围,更尤其在意领导层的团结。
“你是很有才能的,但性格确实不适合我公司。
“以你这些年在公司积累的经验,想必那几家大厂都随你挑。
“如果你去大企业,或许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鲍如海额头、脖子都愤怒地冒出青筋,竭尽全力扼止住咆哮的冲动,咬牙切齿质问:
“顾道珺哪里比我强?”
李总又露出那种似笑非笑的神色,“我还想给我们彼此留下一点儿情份,不想将话说透、说绝,不过,你到底叫了我这么多年的哥,我还是最后教导你一次吧——
“小海,我会开除你,是因为你本人自己出了问题,而并不是说有谁要取代你。我是开公司,多养一个人才,难道养不起?
“你自己回忆回忆,今年我找你谈过几次心?我说的那些话,你听进去几句?每次都是当着我的面儿诚恳认错,过后却依旧我行我素。你以前会这样吗?”
李总自然不是今天心血来潮要开除鲍如海的,而是,今年以来,鲍如海的种种行为,一再触犯他的底线,而且,他数次找鲍如海谈话,都未起到丝毫的效果,因而逐渐产生,鲍如海已经不再适合公司的想法。
李总看着鲍如海的神色,知晓他又和先前几次一样,心里不以为然。
失望地摇摇头,李总索性说开:
“小海,你性情一向暴躁,这几年和缓了些,我本来还很为你高兴。可是,你今年在恋爱和顾道珺两件事上,表现出的种种,却是将这几年的修养都还回去了,甚至暴露出人品缺陷。
“私生活上的人品问题,我勉强可以接受,但前提是不能影响到工作。你没有做到。
“工作上的人品问题,你应该知道,我不可能接受。
“你之前向我抱怨,说顾道珺恃才而骄,然而,事实上,真正恃才而骄的人,是你自己。
“并且,你还嫉贤妒能。
“一位管理者,脾气不好,尚可用。但容不得有才能的人,实是不合格。”
鲍如海上一次犯的错,已经让李总血压上升,想让他提交辞呈了,只是想到快过年,方作罢。
上一回的事件,是顾道珺负责策划的“XY联动双旦篇”,美工和软件已经做到一半,鲍如海临时调整方案。距离活动开启只有两周时间,根本不够重新做,鲍如海偏偏要无视这一点。
美工和软件相关人员都不想改,与当时负责的策划沟通无果,只能反馈给各自的上级。
之后,美工部总监直接找的他,反馈鲍如海的无理取闹。
在李总看来,鲍如海的确是在无理取闹。
新方案下发到美工和软件手中时,顾道珺已经请假了。这项工作的后续,是由鲍如海本人亲自安排移交给了另外一位策划。
那位策划同样向鲍如海反馈过,软件和美工认为时间来不及,不想改,但鲍如海不听。
然而,在李总找鲍如海谈话时,鲍如海却认为,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顾道珺的问题。
李总当时就想打开鲍如海的脑壳看一看,里面的脑子是否已经被僵尸吃掉了。
李总似笑非笑看着鲍如海,总结:
“你问我,你和顾道珺二选一,我选谁?
“目前来看,顾道珺的才华和能力都不逊于你,却比你拥有更优秀的潜力。
“而性格和人品,顾道珺甚至数倍于你。
“若是你,你选谁?”
在鲍如海看来,这番话是对他的羞辱,没有脏字的羞辱。
他的脸涨成猪肝色,愤怒地离开总裁办公室。回去自己的办公室,直接打辞职申请。
开除的补偿款,他不在乎。
但他这么一个高管,如果被开除,简直无颜再在这个行业里混……
策划部红组总监鲍如海要辞职的消息,同样很快传播到公司每个人的耳中。
倒是没人怀疑他是被开除的,但基本都猜测,他辞职的原因,八成和顾道珺将取代他,作为李总参加“苏梅慈善晚宴”的同伴有关。
同时,大家也不认为,顾道珺是主要原因,最多是“导火线”或“最后一根稻草”。
估摸是这位总监已经被猎头公司找上,内心早就在权衡是否跳槽。
只要是三年前入职的老员工,几乎都晓得,这位总监死爱面子,脾气暴躁,心胸狭窄。
他肯定觉得自己丢了面子,又生气顾道珺,却没权利开除她,就自己另攀高枝了。
一个高管辞职,不是今天提交离职申请,第二天就和公司彻底拜拜的,他得先整理好自己负责的所有项目,并与李总指定的接班人完成交接。
而这位接班人,不出所有人意料,正是顾道珺。
顾道珺同样认为,鲍如海离职与自己没有太大关系,他肯定是本来就想跳槽,凑巧这一天提交申请,或者被刺激,稍稍提前辞职。
无论是上司不满下属,找老总开除下属,反而被老总开除;
还是上司不满下属,赶不走下属,自己气得离职——
都不是一般人会去想象的场景。
大家通常的经验,都是辞职之人要跳槽去待遇更好的公司,或者特定的城市。
从天而降一个“代理总监”的职位,顾道珺还是蛮高兴的。
按照公司规则,代理一段时间若无问题,她就可以正式升职成总监了,还会伴随涨工资。
白捡的升职加薪呢,超开心的。
至于,鲍如海比以前难看了一千倍的脸色,交接工作中喋喋不休的阴阳怪气。
小事情,无所谓啦。
顾道珺开开心心一一接过来鲍如海的工作,时间一晃,到了周五。
晚上六点左右,汽车载着顾道珺和李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