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二一年八月十八日)
我上午给四院耳鼻喉科徐教授打电话,请他安排时间将你转到四院做气切口缝合手术,他说下午两点左右先到越和医院来看看你的情况,再定要不要转院,免得来回折腾。他能亲自前来看你,当然是最好不过了,我很感激,也很高兴。
我是二十天之前,通过老乡小明的介绍,认识徐教授的。他原来是那家空军医院的耳鼻喉科主任,是有名的喉科专家,退休后被四院挖去了。他为人低调,专攻医术,很受人尊敬。我给他打过几次电话,他对我的问题是有问必答,既耐心又热情,不像有些专家架子很大。徐教授说,气切口缝合手术非常简单,什么时候都可以做,现在疫情比较严重,转院会很麻烦,等疫情缓和一点,他来安排收你住院的事,并亲自给你做手术。在等待疫情缓和期间,我又回了一趟老家,一晃就过去了二十来天,拖到今天才跟他联系。其实,我跟徐教授至今还没见过面。
本来下午我有一个重要会议要参加的,但徐教授下午要来看你,我就不能走了,一直在病房陪着你、等着他。我请超主任给一楼的工作人员打个招呼,不要为难徐教授,得让他进来。我又找内科主任,向她报告徐教授来看你的事,请她到时过来陪一下。我还不放心地嘱咐你:徐教授来看你时,一定要保持安静,好好配合,问你问题要用眼睛回答。你眨巴眼睛,表示听懂了,我亲亲你,说“大宝真乖”。
大约两点半,徐教授告诉我,他已经出发,我便下楼迎接。今天是个大晴天,太阳火辣辣的,我站在马路边,一会儿就晒出一身油。等了十多分钟,徐教授的车过来了,我引导车进院停下,顺利地将他领到了病房,同时也把科主任叫了过来。
我把你气切口纱布胶带打开,徐教授非常仔细地查看你的气切口,又看看你的面部和手臂,又向我们询问你平时呼吸、喝水、吃饭等情况。然后他说,根据你现在卧床不会活动不会吃饭这个状况,气切口不缝合更好一些,这样你就多一个呼吸的通道,万一出现呼吸困难,这个通道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使你避免憋气的状况。他边说边从纱布上抽出一根线,放在你气切口前,让我们看你吸气和呼气时气切口也在发挥作用。他又说,如果痰从嘴里咳不出来,还可以从气切口咳出来,尤其是一旦有了炎症,痰多又咳不出来时,可以从气切口吸痰,这就多了一个生命通道,必要时可以把气切口扩大一下再安上金属套管,如果缝上了,到时还得再做气切手术。他说你呼吸的“呜呜”响声,应该与气切口有关,让再观察一段时间,如果确实影响呼吸,就把金属套管再安上。徐教授说的这些,其它几个医院的医生也有说过,但都是三言两语,没有他说的这么具体和详细,这么让人信服。
我只好接受徐教授的意见,但还是不放心,便问他:脖子上有个大口子不容易发炎、不影响活动和生活吗?另外也不好看呀。他说,整个气切口都长上皮了,成为与鼻子和嘴一样的通道,绝对不会引起发炎的问题,有些患者还有意留着这个口,有的留了十多年都没有问题,这一点尽可放心。你们不要把这个口当一回事,就当没有,该怎么活动就怎么活动,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会受任何影响的。他还说,不要盖厚厚的纱布,盖一两层就行,可以把湿棉球放在口上再盖纱布,也可以用湿纱布盖上,还可以适当使用雾化器,使气切口保持一点湿润。他说气切口缝合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拿几件手术器械,到床头就可以做,二十来分钟就能做完。等你能活动、能吃饭,他亲自来给你做这个手术。他这么说,我也就释然放心了,折磨我一个多月的闹心事终于可以放下了。
徐教授待了四十分钟左右,便急急忙忙返回四院,因为还有一台手术要做。我送他时,他说咱们都是老战友,以后有事随时可以找他。我当时不知道用什么语言表达我的感激之情,只是连说几声“谢谢”。我和他素昧平生,小明跟他也只是认识而已,并没有什么特殊关系,即便这样,这位老专家还能在百忙之中主动抽出时间专门来看你,看的是那么仔细,讲的是那么详细,实在令人感动,让人敬佩。我琢磨,所谓“医者仁心,大医精诚”,是否就是徐教授这样的医者呢?
徐教授在病房期间,你非常配合,不叫不闹,有时张嘴呼吸,但多是闭嘴呼吸,这给徐教授更准确地查看气切口提供了条件。徐教授临走时,我问你:“媳妇儿,气切口留着,不做缝合手术了,行不行?”你连续几次睁大眼,表示同意。徐教授说你心里真的很明白。
送走徐教授后,我返回病房搂你刚坐一会儿,康复师就来了,你一听到康复师的声音,立马就张嘴叫唤,当康复师掰你那弯曲的胳膊和手指时,你叫喊得更厉害了,满脸通红,发出刺耳的尖叫声,让人听着揪心,看着痛心。我搂着你的脑袋,亲着你的额头,一会儿祈求上苍让你快些好了,不要再遭受这非人的痛苦,一会儿又不停地对你说“忍着点,别使劲,越使劲越痛,放松点”,希望能给你安慰给你勇气给你力量。
媳妇儿,妈前两天还挺好的,昨晚又有点发烧了,今天早晨达到38度多,晚上是37.8度,妹夫给妈服用了中药,希望能尽快好转。我就怕妈反复,现在提心吊胆的,一直在连续掌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