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牙的指尖点在了船尾螺旋桨上方、一处明显透着古怪的部位,从图纸上所表现出的结构上看,那里似乎是一个‘船中之船’? 很显然,这所谓的‘得意之作’船牙想要亲口说出来,所以并没有像其余区域那般给出太详细的标注。 “这里是‘中枢’的核心,内部集成了‘声讯解析室’、‘损管控制室’、‘炮击与装填控制室’、‘动力控制室’等多个不同的功能区,它们通过图腾结构与船体相连,可以直接控制各室所对应的功能区;” “就像您说的,‘我们口数少、兵员少,要尽可能用最少的军士完成最多的工作’,而现在这样的布置,就让巨舰的各个系统都实现了远程控制型半自动化运转,咱们可以在中枢内就完成所有的操作” “我们计算了一下,只需要300军士的定员,就能使这艘船最高效的运转起来.....当然,图腾操控是高精度工作,必要的培训是不可或缺的。” 这话听的涅斯塔眼前一亮,他可记得前世那些大战列舰动辄都是千人以上的规模,而眼前这个似乎比大和号还要大的家伙,却只需要300军士就能操作,这可绝对是个利好消息.... 当然,这暂时还只是演算结果,具体如何还得看实际情况; 不过,毕竟整艘船都是由一个个活体术法植物拼接而成的,很多工作的确可以通过图腾控制着活体去完成,所以船牙所说的应当具备很高的参考价值.... 在他如此琢磨着之时,船牙的讲解也还并未停下,只听他继续说道, “我可是牢记着你所说过的——‘保存有生力量是最优先的选择’,所以在设计‘中枢’时专门研究了该怎么做到保存‘有生力量’;” “结果么....您看,完全独立于船体的装甲结构只是最初的保险,我们预计要为‘核心’配置正在研究的涡轮式动力系统,在遇到需要弃船之时,可以启动紧急分离系统、将本就设计为船型的‘中枢’推至海面单独逃离,如有必要还可以安装一些速射炮之类,将来还可以设计出能完全潜入海底的....咦?等等‘潜水船’...这个不错,要记下来、要记下来....” 解说戛然而止,船牙似乎忘记了自己正在干什么,说着说着、他就拿起笔记本和笔旁若无‘人’的书写起来; 现场没有谁在这时出身打扰他,就连向来最调皮的芙蕾雅,不知道是因为现场还有很多小精灵后辈存在、亦或者其它原因,同样也没有表达不满。 半晌后,记录完灵感的船牙似乎终于想起这是什么地方、自己正在干什么,于是立马收起纸笔。一边嘿嘿笑着向涅斯塔讨饶、一边歉意的扫视一眼安静的等待了近十灯分的众研究者。 之后,他的声音才再次响起, “我们计划在中枢储备一部分由地窟狼细胞液调配的‘高能浓缩液’,平时不去动用、但在紧急逃生时可以用此来加强各个图腾部件运行效率,从而提升逃脱率....” “嗯,很有必要....地窟狼细胞液没了还可以再榨,有生力量死了可就是死了....对,这方面不能省。” 涅斯塔对此表示了赞同,反正那‘高能浓缩液’是没有保质期的,如果仅仅在逃生时利用,那消耗量就并不会太高,完全可以承受的起这样的储备。 再看看研究所设计的这个‘中枢’,涅斯塔发现其还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由于全船预计只有三百军士,这种逃生方式无疑是很有搞头的; 另外,还能由此延伸出更多的利用方向.....就比如,先前船牙自己想到的‘潜水艇’。 船牙的介绍,于此时终于来到了武器系统.... 他先是大倒苦水,说本想用520、甚至560线膛炮的,但反应仓体积实在太扩张,再保留必要之动力、仓储所需之空间后,即便图纸上的这艘超级大舰也装备不了多少门炮; 再者,这两种型号之大口径炮并不成熟,其所需之反应仓的效率实在是太过低下,因此而降低的射击效率、与所抬升的攻击力之间,根本就不成正比。 “所以,在综合考虑射速、射程、威力、弹重、乃至制造便利性等因素后,我们认为还是该采用与‘轰击者1型’相同的420主炮;” “主炮倍径方面,70L能将气爆推力最大效率的应用,但29.4米的炮管长度、再加上9米的反应仓直径,会缩减一定的主炮背负数量;” “不过,可以通过增加炮管的转向仰角、以及设计转向动作来部分的规避这个问题,虽说需要增加部分图腾,而且操作难度、制造难度也会有些许上升,可相应的也能提升更多攻击力。” “经过这样的设计后,可以布置多少门主炮?” “您看这里....”船牙指着船体后中部最宽阔的、占据甲板面积约五分之二的区域说道, “采用半潜式布局、并呈三列交错排部的话,此处长130米、宽50-55米的区域,共计可以布置30门主炮;” “前中部约70米长区域,为低宽50米、上宽25米的体型,足矣支撑3-3-2-2,共计10门主炮;” “舰首剩余的50米,甲板处虽说为底边25米的三角形,但船体内部的空间并不大,如果非要挤得话也能塞进去三门,但其实可以改换一些小口径的对空、对近海、乃至对海底武器;” “然后是甲板后部这50米,因为中枢舱位于这里、地下的图腾布置异常复杂,而且甲板上也有声讯收发端的布置需求,所以同样计划加装对空、对近海武器;” “最后是水线之下,考虑将来可能要面对海洋魔兽的袭击,所以我们增加了对海底攻击措施,采用可完全收回船体、并加装防水隔层的设计,共计一百五十门30水下速射炮、60门60水下速射炮、15门203水下穿甲重炮;” “全都是可大角度改变射击角度的炮管设计方案,综合来看没有水下攻击死角。” “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