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的古怪字迹望气追溯她差点吐血重伤,无法凝望直视吧?
安静了会儿,在面前欧阳良翰愈发好奇的目光下,她缓缓开口:
“不过本宫查了下,纸张和墨水,不是江州大堂日常供应的官府用品,这倒是排除了此人是官僚体系中的一员,根绝了大部分官府人员嫌疑。”
欧阳戎垂目,点了点头,听明白了容真的意思。
不仅江州大堂的官吏们,这个时代,大周朝的官吏其实或多或少都有一点公器私用,平常家里用纸、用墨,都会从官署顺手捎带一点回去。
这现象,发生多了,大伙都习以为常,甚至理直气壮,视为福利。
对于每月江州大堂采购的笔墨被额外消耗一事,欧阳戎一向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至于他自己?
可能是因为顾及爱侄清名的缘故,槐叶巷宅邸的笔墨纸张等用度,甄淑媛都是叮嘱叶薇睐她们额外采购。
所以欧阳戎从不取官署的纸墨回来用,叶薇睐练字读书,都是家里自行采购的文房四宝。
说来惭愧,当了这么久的江州长史,欧阳戎唯一从江州大堂带回家的东西,还是冬梅肚子里的马料。
欧阳戎每日在官署办公,冬梅在马棚嘎嘎吃,每日都饱腹回家…
这种两袖清风,欧阳戎以前从不宣扬,有无所谓的成分,也有不想显得清高、不方便整合下面人的想法。
可却没想到,今日似乎歪打正着,成了护身符。
容真没发现某人心里的无语,她继续分析道:
“这次喊伱,是想借江州大堂的人,帮忙在城内调查墨水、纸张的来源,圈定一个时间范围,一家店一家店的查。
“两相对照一下,查查同时买这种纸与墨的人群,这样可以缩减范围。
“另外,能买这种纸、墨的人家,至少是有读书人,要不富贵人家,要不书香门第,要不州学士子…若是读书人个人置购的话,那就更明显了,而且有这种作词才华的人极少,不可能才名不显,这样下来,总能圈定一小撮人…”
欧阳戎当即点头,十分认可:
“说的有道理,女史大人逻辑清晰,甚是厉害,不过虽然范围小了不少,但也是一项大工程,难怪女史大人来找下官借人手。”
容真丢下一句话,转身走人:
“你派人配合即可,此事不劳烦你了,明日下午之前,先把司法曹的人全部派来,配合本宫,后续人手,视情况增减。就这样。”
不由分说。
欧阳戎不禁侧目。
少顷,他站在原地,轻轻颔首,似是赞叹,突然转头,朝她背影喊了声:
“女史大人记得明早浔阳渡接人。”
容真身影已经消失不见。
欧阳戎矗立原地,少顷,他仰头眯眼,望着刺目阳光下的残缺佛像:
“蝶恋花主人吗,一听就不是个正经人,不过,这都能查到线索,锁定浔阳城,唔,你这小贼,谁让你没事拽文的,这下好了吧,不仅露了马脚,还像是故意留证据挑衅女史大人,嗯,等死吧你。
“不过话说回来,你这到底是怎么得罪女史大人了,怎么越来越像不死不休,这样子查是吧…”
某人感慨,拍拍袖子,转身走人。
翌日一早。
欧阳戎与浔阳王府,还有江州大堂的官吏们,一齐前去码头。
今日要迎接的是江南道行军大总管秦竞溱及其属官们。
容真如期来了,多日不见的王冷然也来了。
后者最近有些避嫌,怕被朱凌虚事件的风波波及,告病请假,算是夹起尾巴做人。
新任江南道行军大总管的抵达,其实也标志着魏王、朱凌虚一事翻了页,王冷然当然又冒出了头来,避免给新的军事长官留下坏印象。
对于这位即将总领江南、岭南道平叛战事的秦老将军,浔阳城各方势力都怀有自己的心思…
众人在浔阳渡码头,毕恭毕敬,老实等待,可是眼看过了约定的时辰,甚至等到了正午饭点,依旧迟迟不见预计中的某艘扬州官船抵达。
惹得提前设宴的浔阳楼东家都亲自前来问询,江州大堂一众官员亦是疑惑四顾。
码头处,接客人群有些躁动,交头接耳…
(本章完)
而且还是以某种神仙天人口授的表达形式,先秦古言不断,徐徐道出法决…令人读起来颇为古怪。
简而言之,不太好啃。
这就和使用一件产品前看说明书一样,欧阳戎前世就是老正经人,买东西,挺爱看说明书…
所以还是得想办法积攒更多功德值,就是没有发现这新的用途,此物也怎么都不嫌多…
察觉到身下马车缓缓停下,欧阳戎下车,走进江州大堂,他立马召集燕六郎等人,出城去一趟双峰尖,前去视察正在建造的东林大佛。
虽然旧册上面经络百穴的运转图,在有些经验的欧阳戎眼里,倒是都看得懂,
但是旁边那些注释旁白,却夹杂不少欧阳戎都感到新奇的道家术语,得查查典籍…
欧阳戎略感心虚,状若无事、顺滑的移开目光,转过头,一脸自若的招呼六郎他们,准备脚底抹油走人,假装没有看见。
“站住。”
所以也不急,这段日子慢慢啃。
前往江州大堂的路上,颠簸车厢内,欧阳戎闭目沉入功德塔中。
期间,他从小师妹身上刷了一波,又有带离大郎巡察途中处置贪官墨吏的正反馈,再加上双峰尖新运河、折翼渠等旧的功绩工程零零总总反馈的功德入账,一共涨了三、四百功德来着,共计四千两百余功德值。
功德:三千九百二十一 原本大孤山之行前,是有三千八百余功德。
午后匆匆研究了下生疏难懂的《真诰》,欧阳戎午睡片刻,去了一趟江州大堂。
像这种一派秘传的道经,内容颇为生疏难懂。
这可能也和欧阳戎作弊般越过了上清宗入门炼气术《上清大洞真经》的学习次序有关,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