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代导演纷纷拿出重磅之作。 《芳华》《妖猫传》在业内都赢得口碑,尤其是冯小钢的《芳华》,这部没有IP、没有“重工视效”的文艺片不断逆袭其他新片,到年底拿下超过10亿元的票房。 《战狼2》成功的意义不仅在于其对票房的提振,它的成功也打开了主旋律这一电影类型的新局面。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主旋律电影普遍面临着叫好不叫座,或者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的尴尬。 不少主旋律影片直奔为政治宣传或英雄人物树传的目的而去,电影的叙事动机过于强调了宣传和教化,而忽略了表达的艺术性、创新性和感染力,导致创作者收窄了创作空间,艺术手法幼稚,制作水平简陋。 一些主旋律电影“不好看”,观众也“不爱看”,久而久之,观众还对主旋律电影留下了“只会说教”的刻板印象。 但《战狼》和之前的《湄公河行动》的大获成功之后,彻底开启了主旋律电影叙事的新思路、新面向,即将主旋律电影类型化。 它们的思路是先把电影踏踏实实拍好,是拍警匪片、罪桉题材,就先研究怎么让电影制作契合警匪片的基本美学规范,拍军事片就对标战争军事片标准和类型模式, 不然的话,无法让观众确定想看什么类型,吸引他们走进影院,又谈何宣传效果? 无论《战狼》系列还是《湄公河行动》,不说电影的主旋律和价值观,单独把电影拎出来,它们也是相当成熟的商业类型片。 《战狼2》就充分践行了这一点,它在类型化上比《战狼》《湄公河行动》走得更远,不仅是一部“对战型”的军事片,还是一部具有国际视野、国际水准的模范大片; 无论场面、动作,还是故事结构、情节、人物设置等等,都符合国际通行的“大工业电影”类型。 有观众说,这其实就是华国版的“美国队长”,它将华语对战型军事片/警匪片推向了新的高度。 电影所要传递的主流价值观,也是作为电影的叙事动力而存在的, 在《战狼2》中,它充分渗透到电影的肌理中,有效地激起了观众的国家荣誉感和认同感。 同时也证明。 主旋律的传达不是通过枯燥的说教完成的,而是在好看之余自然而然地传递给观众,达到主旋律电影传播之“润物细无声”境界的。 不过, 《战狼2》虽然很强,但是它只能在国内强。 所以,想做先锋官大概率是不行的。 不过。 虽然做不了先锋官,但是做个守土之士还是可以的。 陆晨打算找吴景聊聊,给《战狼2》换个档期。 嗯。 今年的暑期档陆晨准备包圆了。 陆晨准备在这个档期捶死《最后的骑士》,《敦刻尔克》和《星球大战8》。 首先是《最后的骑士》,迈克尔曾数次声称自己不会继续执导《变形金刚》系列又食言,从侧面印证了这个超强IP的吸引力。 实话实说。 在陆晨看来,《变形金刚》可能是好来坞类型电影里最无聊的系列之一,此前的4集毫无例外都是以钢铁庞然大物“打群架”收场,这样简单粗暴的大规模毁灭场景却每每能收获可观的全球票房,让这个系列拥有继续烧钱的资本。 这部也差不多,《变形金刚5》按照两条主要线索展开故事:以马克·沃尔伯格为代表的人类将和恐龙金刚站到同一战线,一起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威胁;汽车人首领擎天柱将迎接超级反派“宇宙大帝”的挑衅,故事的时空有可能从中世纪一直持续到现代,脑洞可谓惊人。 这个系列虽然已经拍到第五部了,但是这部电影仍旧是未来最受期待的电影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诺兰。 也就是《敦刻尔克》。 没看法,真的赶上躺了, 曾执导过经典影片《蝙蝠侠黑暗骑士》三部曲、《盗梦空间》《星际穿越》的导演诺兰自2014年后再无新作,《敦刻尔克》因其将目光转向战争题材而可以说是备受瞩目。似乎也有了更大的野心。 电影以1940年6月敦刻尔克大撤退为原型,丰富了以科幻、动作、翻拍为主的好来坞市场。 《敦刻尔克》采用IMAX65毫米胶片和摄影机拍摄,以期全景展现二战的恢弘气势及惨烈场面。 影片于去年5月在法国开机,剧组前往当年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原址拍摄。擅长大场面实拍的诺兰,不惜动用两件价值不菲的真实道具:一艘名为“Maillé-Brézé”的法国海军军舰和一架价值500万美元的老式德军战斗机。 这就是诺兰的野心。 虽然类型不同,但是在同期击败这个排名比较靠前的导演。 陆晨还是挺期待的。 他似乎在明晃晃的告诉其他人,这部《敦刻尔克》,就是他想要开拓的新领域。 关于这一点,网友虽然不太清楚,但是他们绝对清楚一点,那就是诺兰的新电影要来了。 可以说也是相当的备受瞩目, 对于此。 陆晨也准备不给面子了,谁叫他赶上躺了呢。 哪怕类型不一样,他毕竟一打三,谁又能说什么呢? 至于最后则是。 《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 也就是《星球大战8》。 这个系列有点狠。 已经拍到了第八部。 不得不说,“星战系列”持续火热,《星球大战8》在剧情设定上将紧接《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展开,讲述遥远的银河系中恐怖政权“第一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