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视角回归电影圈。 华盛影业和新都影业倒下之后,电影圈就再也没有出现任何的动荡,当然,也可能是因为陆晨这波吓到了其他人。 总之。 这段时间没在出现任何的幺蛾子。 时间过得很快。 终于迎来了第一部勐片,派拉蒙的《变形金刚5》上映了。 网络上,四处都在讨论。 这部投资高达二十亿的电影,会不会再次创造辉煌呢,今年的暑期档的神仙打架,是否迎来开门红。 媒体四处报道。 陆晨上个网的功夫,也发现自己被新闻给轰炸了,干脆关注了第一波影迷的反响,结果和陆晨想像的差不多,当《变5》的首映结束,无数影迷给出了颇为失望的评价。 “支撑我看下去的动力只有大黄蜂了,不过从头到尾我也只认得这一个汽车人,每次看汽车人打群架都一脸懵逼。” “本片又名《和金刚并没有关系》《汽车人总动员》《小黄车大战小蓝车》《TF男孩拯救世界》《一起又看汽车雨》《如何在广告中插播一部电影》《肾上腺素还没爆,膀胱先爆了》《这电影需要9个编剧?》《骗子,等了2小时也没看见他变成金刚》以及《西部世界特别篇:福特博士玩腻了接待员造个汽车人玩玩》” “迈克贝(又)宣布这是他的“最后一部《变形金刚》”,然而我们都已经看了他的“最后两部”《变形金刚》了,还将看他的最后三部、最后四部和最后十五部也不是不可能。” “感觉是为了续集而续集,拼凑感太强。” “许多地方都显得很牵强:剧情牵强,角色牵强,插科打诨的对白更是牵强且显得啰嗦。马克造型难看,女主也缺乏魅力,唯一幸存美感且性格鲜明的,倒是那些汽车人了。” “擎天柱依旧霸气,但是被搞得有点宛如**,最讨喜的还是大黄蜂。特效和配乐勉强合格,但结尾的高潮部分,有些镜头的特效也有点马虎了。迈克尔的功力当然还在,大场面“砰砰砰”的确带感,只是被资本冲得有些失了特点。华国品牌的广告植入,简直让人觉得羞耻。” “剧情老梗这没话说,故事表达非常生硬镜头切换衔接差感觉剧情是几个导演编剧分段编排拍摄拼凑起来的,为打2个半小时而打的“烟火秀”…整个故事架构是非常庞大,提到整个变形金刚的历史和人类间的故事,但是完全没有123部剧情表述出关系上紧张的氛围,人类对历届变形金刚崇拜和恐惧在整部戏中就是一场闹剧在那群僵尸脸中,硬生生得插入无厘头的逗梗, “长老”精分感觉搅局,看得好尴尬军方开始不是在追杀所有的机器人但又和霸天虎合作还一股脑的追汽车人最后又反水是看擎天柱面子吗?我真没看懂霸天虎小弟那几个特显镜头是在卖广告吗?特效粗略很多不协调应该是赶工出来的,回想起来其实变4剧情已经是不错的了……” 暑期档第一部开门遇冷。 全国影迷的目光,再度落在了陆晨的身上,之前已经平静下去了的浪潮又涌了起来,铺天盖地的媒体直接向陆晨发出邀请。 陆晨没空接受采访。 不过,此刻接受采访无疑是一种宣传,其他几部都接了,他要是不接,给人的感觉会很不合群的。 于是直接安排唐磊和柳天仙代表整个《侏罗纪公园》的剧组接受采访。 同时出席一些活动。 西方那边,在曾佳过去坐镇之后,也是立刻组织了一场关于《侏罗纪公园》的看片会,在看完电影之后,各大院线直接给出了百分之二十八的排片。 这个排片最近暂时涨不了。 不过,陆晨相信,等到《侏罗纪公园》上映的时候,这个排片率会涨的。至于涨多少,就看《侏罗纪公园》的潜力了。 至于好来坞其他三部电影。 开始肯定是要给面子的,不过,给了你面子,你却没能带我们吃肉,那我们就不客气了。 还是那句话,院线也是要赚钱的。 哪怕六大控制的院线,他们也是要赚钱的。 赚不到钱, 亏损的可不光是电影的制作成本了。 还有院线的运行成本。 这个成本可不低。 一个影院的成本可以说非常的高,这基本上是业内的共识。 首先第一点。 房租永远是影院最大的投入。 以国内为例。 现在房租占到整个影院票房收入的40%到50%,1500个座,一年房租1000万元,在北上广深等寸土寸金的城市来说非常平常。 这也就导致现在不少电影院入不敷出,按照现在的供给情况与票房大盘来说,每年能达到1000万元票房产出的影院就算是优等生,整个行业可以说是一直都是充满挑战的。 简单的算笔账就知道了。 以7个厅、8个厅的影院来计算,大概4000平方米到5000平方米,首都的影院,一年房租在三四百万元,新建的会更高; 人力成本也很高,影院会节省人员的开支,10个合同工的一年开支也要在100万元到130万元。 水电费是一大部分,能耗也要100万元到120万元,还有开办费用、办公费用在5万元左右,包括企业的保险等。 维修费用全年一个店8万元。 还要买氙灯和光时,这一部分的费用在30万元到40万元, 另外还有培训费,物料宣传费, 一般的摊销是八到十年,不过这个也要看经营情况,盖一家影院如果2000万元的投资,每年固定的摊销是200万元,所以影院成本是超级高的,票房分成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