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苏妲己。 古往今来,如果评最魅惑女子。 妲己认第二。 无人敢认第一。 而她的风情万种,之所以深入人心,不是写出来的。 是由一个人演出来的。 经由她在一个剧中的表演之后,妲己成为尤物,成为性感代名词,成为美的符号。 温柔乡、锦绣池。 呢侬软语,歌舞升平。 当妲己轻抬眼睛,明眸一转,灵气与妖气破屏而来。 在此之前,我们极少在影视剧中,看见如此动人的、有攻击感的、解风尘又解风情的女子。 她像古里用竹管捅破窗户纸吹进屋子的迷香。 乍逢惊艳, 再品激甜, 之后魂飞魄散。 美到极处如幻梦。 艳到极处如浓春。 对方在《封神榜》中,分饰两角。 一个是人类版妲己。 温婉佳人,娴静典雅。 一个是狐妖版妲己。 阴狠妖娆,魅惑众生。 不论哪一种,都令人痴迷不已。 所以, 看完整个剧,人人对她又爱又恨。 又渴望又惊恐。 能将妲己的美与杀伐,演绎得刻骨铭心,傅一伟不可谓不利害。 没错,这个演员就是傅一伟, 在她之后, 无论哪一版,都欠了一点妖气。 要么美色不够极致; 要么气质不够风情; 要么太木; 要么太风尘…… 比如温碧夏版,太过温吞水,无滋无味,根本没有傅一伟的那种举手投足的妖孽感。 还有八亿姐版, 太做作,太刻意,表演痕迹浓得不得了。 至于其他版, 怎么说呢,不值一提也罢。 毫不夸张地说,傅一伟的妲己, 是有史以来最经典的妲己, 也是唯一一版认认真真地做祸水的妲己。 没错, 就是认认真真地祸国殃民。 眼神有毒气, 但脸上又有天真感。 实在是尤物。 陆晨清楚的记得。 1990年时,《封神榜》播出, 大江南北,万人空巷。 无人不痴。 无人不迷。 当毛阿姨的“花开花落,花开花落”歌曲一响, 直接导致。 耕者忘其锄, 行者忘行路, 食者忘举筷。 所有人坐在一台小小的黑白电视机前,聚精会神,看人、神、妖的故事,继续上演。 看妲己如何颠倒众生,使媚斗气。 看姜子牙一袭白髯,如何破阵斗法、降妖除魔。 但奇怪的是。 剧红了,成就的演员却不多。 严格说起来,只有妲己一人。 哪怕蓝天夜老爷子,都不敌傅一伟人气高涨。 她几乎一夜爆红。 从此, 傅一伟在华国人心里, 与妲己划上了等号。 她自己也说,每逢上街,都会被人指着说: “看,狐狸精!” 可以想想,当时的影响力得多大。 这就是大家心目中的苏妲己! 陆晨倒是想改,但是这个角色的印象太深了。 根本没法改。 同样的,陆晨只能照样给了这个角色两个人设。 简单来说就是一人分饰两角。 根据历史记载。 妲己, 为华国殷商王朝最后一位君主商纣王的宠妃,人称:一代妖姬。 传说姓苏, 不过有关苏的来源有不同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其父亲乃是诸侯苏护; 另外一种说法是, 妲己来自一个叫苏的部落,冀州侯苏护的女儿。 《史记殷本纪》记载, 殷纣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 他“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在后代, 人们常将其与女色联系起来, 因此,夏之妺喜、商之妲己、周之褒姒就成了诅咒的对象。 商纣王征服有苏氏。 有苏氏献出美女妲己。 纣王迷于妲己的美色,对她言听计从。 妲己喜欢歌舞,纣王令乐师师涓创作靡靡的音乐、下流的健蹈,在宫中朝夕欢歌。 妲己伴着靡靡之音起舞,妖艳迷人。 于是纣王荒理朝政,日夜宴游。纣王还在卫州设“酒池”,悬肉于树为“肉林”,每宴饮者多至三千人,令男女裸体追逐其间,不堪入目。 九侯有一位女儿长得十分美丽,应召入宫,因看不惯妲己被杀,九侯也遭“醢刑”,剁成肉酱分给诸侯。 妲己喜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