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都市言情>快穿之灭怨师> 第106章 这个老师有点野2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6章 这个老师有点野23(2 / 3)

,你陪我庆祝庆祝,我们也来点小酒咪一咪,好不好。”

昭颜也不揭穿她,这哪里是她陪她?是美娟看她一个人太孤单,想陪她罢了。

她知道的,下阳村那边,美娟的娘家人已经来了好几拨,都是想接她回去的,退而求其次,想接她过个年也行,都被她拒绝了。

屁颠颠地跑到这来给她送饭了。

“好。”刚回答完,门外又传来了敲门声。

门一被打开,门外的人跺了跺脚,抖落身上的雪花,他连件蓑衣都没穿,怀里抱着个脸盆……又是脸盆,脸盆上方罩着块方巾。

“肚子饿了没?那个……我舅,舅妈让我给你送点吃的过来。”生怕她拒绝,又补了一句,“都是自家做的,不值什么钱,你快拿进去,外面冷,我先走了……”贺臻把手里的脸盆往她身前一塞,抬头,不止看到了门口站着的昭颜,还有她身后的美娟。

“要不进来坐会儿?”这人冒雪送来一大盆东西,这就让他走了,好像太不懂礼数了,“喝口热水,暖和暖和再走?”昭颜提议道。

贺臻本来确实想放下东西就走的,毕竟这孤男寡女的,共处一室,对徐老师名声也不好。可眼下,不是还有别人在么,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嘿嘿……

贺臻转过头,看向她,咧嘴一笑:“好,好啊。”

美娟:……

突然觉得自己有点多余是怎么回事。

拿掉方巾,好家伙……不单单是足够两三个成年男子口粮的饺子,还有那三四个纸包的东西,看着油都渗了出来,滴落在脸盆里。

打开纸包,一股扑鼻的香味。

“村长老婆会做供销社里的糕点?还会做国营饭店里的猪头肉?”昭颜挑眉问道。

贺臻摸了摸自个那板寸,“大过年的,可不得吃点好的。”

“再说了,你可是我们上阳村的大恩人,要没有你,大伙今年哪能过得这般自在,我代表大伙谢谢你,吃好点是应该的。”

昭颜发现他那套话术,她都会背了,动不动就是代表大伙谢谢你,代表上阳村谢谢你,你为了上阳村怎么怎么的,我这不算什么什么的,好用到立马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

可这会儿,美娟明显不想给他面子,戏谑的声音补了一句:“你当兵后,你的户籍就不是我们村的了。”你代表谁?你只能代表你自己。

昭颜不了解他的情况,但听美娟这话,倒是有些好奇,侧过头看向贺臻,眼含笑意问道:“你怎么说?你在我这,代表过多少回上阳村了。”

贺臻:我真就无话好说……

正尴尬的时候,一阵敲门声拯救了他,看着徐老师去开门,贺臻稍稍舒了口气,把一旁的美娟看得直乐,这胆子,可不行啊。

“徐老师,这是我娘让我给你送来的鸡汤,这天太冷,喝口热汤暖和暖和,我给你端进去……”吴铁柱边说着边往里头走,一进门,惊呼道:“臻哥,你也在啊!”

鸡汤放到了桌上,吴铁柱搓着手,憨憨得笑,不提走的事了,反而和贺臻拉起了家常:“臻哥,你拿什么来了?你自个都不会做饭,这也太难为你了。”

贺臻:……

这时,门口又响起了敲门声……

一晚上,昭颜这个小屋子的门就没停过,来了又走的,也有留下的,村里头乡亲们送来的吃食,一下子把小屋塞得满满当当的。

更绝的是吴桂花,直接让她那小儿子把大儿子二儿子家的几个孩子都给她送了过来,美其名曰,过年徐老师那该挺冷清的,怪可怜的,把孩子们送过去陪陪徐老师守岁。

美娟完全有理由相信,吴桂花这老婆子是想把孩子送过来蹭饭的,因为她把娃送来了,还都是两手空空的……

其实这真怪不了吴桂花啊!

她心里是知道昭颜不是寻常人的,不是神仙就是鬼差……这种级别的,还需要吃他们凡人的饭??她带了也是白带,还浪费粮食。至于自家几个娃,都是吃得滚瓜溜圆了送过去的,压根不会饿。

在上阳村过得第一个除夕夜,昭颜的小屋子里挤满了人。屋里洋溢着孩子们的欢笑,和大人们的谈话声,语气里都透着对未来的憧憬。

…………

年初五的时候,贺臻去找了昭颜,这回是和她告别。

他斟酌了下,把自己的经历都跟她坦白。

“我爹娘都是上阳村的人,我娘是土生土长的上阳村人,而那人是从小随阿公逃荒到上阳村的,之后便定居了下来。舅舅说,他俩算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感情非常好。”

昭颜愣了下,回过神才明白他口中的那人应该是亲爹。

“那人十八岁的时候,恰逢镇上征兵,他便报了名入了伍。我娘虽然不舍得,但她理解我爹想要保家卫国、出去闯一番的心情,她尊重他的意愿。”

“那人在入伍前,娶了我娘,他让她等三年,最多三年。只要条件满足,他会立刻向上面申请随军。”

“那人参军后没多久,阿公就因为摔了一跤,瘫痪在床,我娘那时候已经怀上了我。我娘不单要照顾阿公,还要下地干活挣工分,舅舅说我在我娘肚子里就不老实,我娘怀我的时候,孕吐特别厉害,几乎到了吃啥吐啥的程度,最后生我的时候,我娘不但没胖出来,还瘦了一大圈,他看着都心疼。”

“而那个人呢,除了第一年写过两封信,之后就再没消息传来了。到了他入伍的第二年,连我娘给他写的信也被邮局退回了,说是那支部队已经不在那了。”

“他入伍第三年的时候,阿公瘫痪在床两年多,终究还是去了。临死前,他一直抓着我娘的手,喊着那个人的名字,最后眼睛也没闭上。”

“处理完阿公的丧事,我娘到村里打了证明,带上了从舅舅那借的钱作为盘缠去找那个人。因为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