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出来,汇成曲调,若船下之水,轻轻流淌;若中天的月光,四处弥漫。黄师木虽不懂琴,但此刻心情却随着韵律的起伏,一唱三叹,思想和灵魂仿佛被引进了另一个世界。这是在哪里呢?是在浩渺的天际深处,云层之上,几只鸿雁翩翩翱翔,舒展羽翅,上下舞动;是在大海之中的小岛,交颈欢鸣,情深款款;是在洁白平静的沙滩,徘徊低旋……。
画舫在临近小船几丈远后停了下来,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曲终时,大家才从韵律中回过神来,齐声叫好。其实,除黄师木外,众人早就知道这船上二人是谁,只是不愿打破这美妙的旋律。黄师木还沉浸在琴声余韵中,如醉如痴;反应最快的还是紫清,她先招呼道:刘老伯,仙枝妹妹……。
这位老者就是刘子清,诚意伯刘伯温五代玄孙,大明万历朝第一高士。他也住在苏州城内,和蒯家素来交情深厚。前些日子,刘子清父女二人到紫檀堂订制了一张琴桌。苏诚挑选出一段千年紫檀瘿瘤料来,并亲自动手精制而成。晓诚昨天才将琴桌送去,不巧却在这里相遇。今天正是六月十五,明月当空,刘仙枝心念一动,想起泛舟清溪,对月和琴。刘子清听了女儿提议,当即赞同说:琴桌方成,是要有个优雅的环境来展示一下。于是,父女二人带上琴桌,携琴登船,随风顺水,来到梅竹清溪。刘子清点燃了一柱香,仙枝对月抚琴,月光下刘子清斜靠着船橹,一边听琴一边赏月;仙枝对月抒怀,弹奏古琴。也是机缘巧合,幸运在这里不期而遇,贞慧回去后据此场景,构思创作出一幅画作“仙子月夜抚琴图”,画成之后赠与仙枝,这画竟成传世名画,仙枝一直收藏。秦问霞出嫁后,仙枝将此画赠于秦问霞,明亡后,秦问霞随晓诚去了台湾,这张画也一直带在身边,传与后人。
两船靠在一起,黄师木望去,见刘小姐一头乌发垂肩,面如芙蓉,眉清目秀,皓齿红唇。她一身青衣,不加任何粉饰,清纯如水,飘然若仙。苏诚当即起身向刘子清躬身施礼道:请老伯和小妹过来一坐。刘仙枝看着父亲,刘子清慨然应允。晓诚搭上船板,这时只见一个身影如旋风般从画舫轻身跳下,稳稳的立在小船上,连船身也不曾摇晃一下,这人正是穆紫清。只这一下让黄师木看得发呆,心想真是耳闻不如眼见,这武功真是十分了得。哪知更神奇的还在后面,只见穆紫清一只手将几十斤重的琴桌连带着古琴一同平稳端起,另一只手拉着仙枝,踩着船板上了画舫。晓诚也过去先将小船缆绳系在画舫上又扶着刘子清上了画舫。般工将船板抽回,众人这才重新就坐。
刘子清高祖乃大明开国功臣文成公刘伯温。当年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制订征伐大计,运筹帷幄,南征北战,谙韬略、通天文、晓地理、精兵法,对易经术数、乾坤八卦、阴阳五行、天地六合无不精通。“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平陈友谅、方国珍,定中原,驱元虏于漠北,终辅佐朱元璋完成大明帝业。功成名就后,刘伯温告老还乡,以自己一生经历,编纂整理出《刘氏算经》一书,临终时将书交给儿子,秘不外传。刘家后人将此书作传家之宝,世代相传,到刘子清这里已是第五代人。刘子清自小就精读《刘氏算经》,精研“象、数、理、占”玄理,知过去未来,测吉凶祝福。
刘仙枝也不同于那些深闺中的小姐,独坐绣楼足不出户,不识世面。她是江南三大才女之首,姑苏城的一位名人。仙枝母亲因生她得了产后风,当时能治疗妇科病症的大夫很少,母亲的病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愈加沉重。在她懂事后,便经常在床前灶后,煎药端水,侍奉晨昏,可遗憾的是最终还是没能治好母亲的病。母亲病殁后,她哭诉道:若是“谈允贤”还在,母亲就不会亡故。她心中痛极,从此发誓立志要学精妇科医术,为天下众多女性解除妇病之苦。
在几千年的传统社会里,一直以来都是以农为本,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固定生活方式。到了明代,由于经济发展,首先是在江南一带,出现了专业的手工从业者,使得这些有技艺的能工巧匠成为最早一批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的人。他们的收入自然要比务农为生的庄户人高,也更受人尊敬。在当时就有“学一技在身,吃穿不愁”的说法。可见传统的以农为本思想在那时就已经开始受到冲击。而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有钱的大户人家,对孩子的教育都非常重视。成年人的思维就是这样,往往自己没能实现的愿望,感到非常的遗憾,那怎么办呢,自己没有能力,或者是在有生之年难以实现,就把这种期望和远景寄托在下一代人身上。
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心愿,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直到今天依然如此。在对子女教育上,他们观点是一致的相同,那就是从小抓起。大明朝儿童启蒙教材相对于隋、唐及宋、元来说,则更为丰富,常见的训蒙读物有十余种。《颜氏家训》、《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诗》、《童子礼》、《增广贤文》、《幼学琼林》、《千家诗》等。这些对那些聪明的儿童来说,在进私塾前就已耳熟能详,且大多能背诵,而对于传统算术则多数人不太了解,也很少有专业的老师来教授。可见传统文化还在于应试文章和科举功名上,正如神童诗所云: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在男权社会里虽说女性不能走科举之路,可自古及今,闺中才女却层出不穷。尽管在传统家庭中女性以相夫教子为重,可女人总要成为母亲,而对于一个有文化的母亲来说,子女则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正是:觅句知新律,摊书解满床。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