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女生耽美>大明黄花梨> 三十九、深藏功与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三十九、深藏功与名(1 / 2)

三十九、深藏功与名

明军以战车为工事,先以机炮、火铳、火箭等压倒性优势火力向着疯狂猛扑而来的日军射击,在大量杀伤集群冲锋的日军后,再以轻骑兵短促出击消灭逼近的少数兵将。明军以少敌多,击退了日军一次次潮水般的进攻。全体将士同仇敌忾,拿出了决死的勇气与十几倍的日军激战了一昼夜。战斗进行到最惨烈阶段时明军仅余九百余骑,弹丸、火药全部耗尽。危急关头,刘子清亦挥剑上阵,大明军旗始终屹立不倒,高高飘扬在阵地上。第二日,李如松和杨元先后率两千骑兵前来增援,从日军侧翼发起了猛攻。日军经过这一昼夜的激战伤亡惨重,已成强弩之末。他们误认为是明军主力发起了总攻,遂仓惶撤回王京。此战,明军伤亡近三千余人,而日军伤亡则超过八千。

这一仗奠定了援朝战役取胜的基础。日军虽然人数占优,但已无力出击只能被动防守。眼见要进入相持阶段,日军依仗有龙山大仓充足的给养,准备固守待援以此消耗明军。这一计划当即被刘子清识破。龙山大仓为朝鲜国家粮仓,积贮了朝鲜十几年的粮食,当王京被日军占领后,龙山大仓就成为日军的军粮库,后续日军运来的粮食都存于此处。李如松、刘子清得到这一情报后,两人相视一笑,彼此会意。他们同时想到曹孟德火烧乌巢的奇袭。于是,李如松密令查大受和李如梅率敢死队数百勇士深夜奇袭龙山大仓。出发前,刘子清给即将上阵的将士作鼓动,他慷慨激昂讲道:当年曹孟德精骑五千攻取乌巢,一举烧掉那里的粮草,从而奠定了官渡之战胜利的基础。如今你们五百精兵,胜过当年的曹兵五千;援朝战役,千秋功业,系于你们一身。这十三座大仓,数十万石粮食,如果烧毁,我们就是不打,日军也会饿死、冻死。敢死队将士听到刘子清的激情动员,精神受到极大鼓舞,无不斗志昂扬。一场激战后,大火终于在龙山大仓燃起,十数万兵士的粮食装备,一夜间被烧的干干净净,这一把大火将本已陷入危境的十几万日军置入绝境。

四月十八日,春暖花开的时候,日军撤出京城退到了釜山一带,放回了俘虏的朝鲜两王子。李如松、刘子清于四月十九日率东征大军浩浩荡荡开进京城,五月十五日又收复了庆州。至此,除全罗和庆尚二道部分沿海地区为日军占领外,其余各地全部收复。明军留下一万人驻守朝鲜,其余所部于七月底回国。东征大军在入朝参战的短短四个月的时间里,如雄风狂飚,掠地千里,横扫半岛。收复了平壤、开城、王京三都,树立了大明王朝的天威,粉碎了日本占领朝鲜的企图,对外影响很大。丰臣秀吉在战争末期死去,日军全部从朝鲜撤退。

在回国途中,得胜的明军将士无不欢声笑语,而刘子清却一脸肃穆,一语不发。李如松十分不解,以为师兄是接连征战,离家日久有了心事,就开起玩笑说:师兄是想家了吧。刘子清摇摇头,越发沉默。而李如松激动的心情并未因刘子清的沉默而减弱,得胜班师,一路凯歌。

过了鸭绿江后,刘子清终于开口讲话。他劝李如松:你已征战了半生,平定西北,东征奏凯,如今立下这盖世奇功,已是功成名就。纵览古今名将亦难如此,不如就此解甲归田,跟我一起回江南吧。每日看着花开花落,莺来燕往,对绿水青山,赏淡云烟霞……。李如松看了看师兄,以为这就是他这一路沉默的原因,不仅放声大笑道:此生既以属国,当报君恩,自古以来,为将者无不以血洒疆场,马革裹尸为最终归宿,哪能只顾自己贪图享乐。至于啸傲山林,观风赏月,此非我愿也,我平生最欣赏戚将军的一首励志诗: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我虽不敢自比“武毅公”之胸怀,然以他为楷模还是做得到的。说罢遥望京城方向,饱含深情,在马上拜了一拜,然后策马前行。刘子清知道劝不动他,就想迀回一下,打马追上来说:那进京面圣后和我一同回江南看看师傅吧。李如松说:我也是真想师傅了,可身负重任,圣命难违。你就替我在师傅身边多照顾他老人家吧,等辽东真正太平了,我再下江南看师傅去。刘子清精通阴阳术数,他算出李如松命里有此一劫,可又劝说不得,所以一路上怏怏不快。也许是天意难违,尽管刘子清用心苦劝,奈何李如松心坚似铁,不为所动。

万历二十一年十二月,李如松、刘子清回师进京面圣。万历皇帝大喜,论功行赏,加封李如松太子太保,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刘子清因不愿在朝为官,拒受封赏,请辞回家。从西北到东北和朝鲜,明军征战千里,他和李如松配合默契,出谋划策,指挥作战,立下不世之功。然他志不在此,先人遗训言犹在耳,官场不可久恋。他此行也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验证了“刘氏算经”的实用性,不负自己平生所学。他只身一人,随从也不带一个,悄然返回绍兴府山阴。然而他终究没能够见到老师,徐渭已于两个月前病逝家中。

徐渭有两个儿子,长子徐枚和次子徐枳。徐枚将父亲留下来的书稿交给刘子清说:这是家父临终前交待,嘱咐我们一定要将此书亲手交给你。刘子清接过一看,是《徐渭兵法》,心里一酸,泪水止不住流下。此书为老师一生呕心沥血之作,传给自己,这是恩师对自己的最大认可。其实徐渭已经得知明军在朝鲜对日作战取得重大胜利,当时是重病缠身,卧床多日,消息传来时,精神为之一振。他知道刘子清无意于官场,回京后定不接受封赏而离开军营;只是他并不知道李如松将要遭难。徐渭是军事谋略家,但不是神算子,而刘子清的推算是得于家传。他不仅早已预测李如松将有大难,而此后的大明王朝也难长久,这一切都非人力所能挽回。当徐渭感到自己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知大限将致,把徐枚、徐枳叫到床前,将自己毕生所著诗、书、画悉数交于二子,说道:这些你们拿去变卖了吧。我一生无积蓄,也没有家产,只存这些书画,虽不值千金,但足以让你们能安逸生活。另外拿出《徐渭兵法》书稿嘱咐说:这本书对于你们毫无益处,不但换不来钱财,留在身边还会招来灾祸,一定要把它交给刘子清。

刘子清在老师坟前烧纸祭奠,低声泣诉,向老师汇报一路征战详情。同时遥望北方,替李如松担忧。

回到苏州后,刘子清娶妻成家,从此闭门谢客。闲来读经书,无事入棋局,再不过问朝廷之事,过起了寻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