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女生耽美>大明黄花梨> 四十九、刘伯温千年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四十九、刘伯温千年算(2 / 2)

是料敌于先,助我得大明天下。如今自己半世已过,何不问问身后之事及大明将来的国运呢。

就这样在殿堂之上,君臣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有问有答,推演出了传闻天下的“烧饼歌”。这事发生后,洪武帝要我太祖爷将其整理成书,太祖爷当时有些后悔。心想这也是机缘在此,无法回避,君臣当面说说还可以,可要是将没发生的事写出来则是十分困难的事。一是恐误导皇上决策,引起朝中动荡;二是以洪武帝的本性,对怀疑的人会毫不留情,滥杀无辜。本来开国功臣都快被他给杀光了,可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着不确定性,一切都处于变化之中。世界是互相联系的一个整体,一件事物微小的变化又会影响到另一事物的走向,环环相扣。处于运动和变化中的事物,是很难在事前被定性的。如同好人可变坏,恶人也可改过一样,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在战场上指挥作战时,也是要看准时机,抓住机会,从外在表面变化中透析事物的内在规律,从而找寻取胜的机会,即:“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其实术数也好,韬略也罢,都是要通过现象看本质,这不是什么迷信,而是一门学问,切合易经本义,是朴素的自然学术。

太祖爷又恐权臣发难,心想这书要是写出来,让胡惟庸知道,他必会以此为陷害的口实,所以一直为难。可皇上金口玉言,不写还不行,思之良久,只能以这种歌辞隐语的形式来表达,这也是外人看不懂的原因所在。这样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解释起来也有周旋的余地,所以要想明白并解悟其内在含意,光看字面意思是不行的,还要有卜卦撰词的功底,从诗词表述的这一外在形式上用象、数、理、占术数来推演,才能将事物的本相按一定轨迹发展的内在变化规律还原出来。这部书乃太祖爷将自己一生中所著全部九百九十九首诗词,按内容排序,每首诗都与未来一年当发生的一件大事吻合。诗与诗之间还存有一定的关联,其所关联的内容是对这一年中其大事的注释及补充说明;若能找到规律还可以解释其衔接和过渡的方式。全书一共预示了自洪武三十一年始,之后九百九十九年的大事,因此江湖人称“刘伯温千年算经”。

书成之后一直放在家里,直到他临终前才将这本书交给我烈祖爷,要他收藏好,待胡惟庸败后再将书呈给洪武帝。洪武十三年,胡惟庸以“谋逆”罪被杀,此时已是我太祖爷离逝五年后的事了。当我烈祖爷将书献给洪武帝时,洪武帝已将当时的事忘记了,此时他再看这本书时,根本就看不明白。可要再找我太祖爷求教也不可能了,这也是太祖爷的智慧之处。

后来洪武帝行事处处小心,每当朝中发生大事,都要将此书找来比对,而令他不解的事,总能在书中找到相应的解答。就这样一年年过去,晚年的□□更加多疑,疑心则生暗鬼,他总是在提防别人,以至滥杀无辜。尤其是太子朱标的早逝,更是给本已衰老的他以致命一击,他悲叹道:“朕老矣,太子不幸,遂至于此,命也!”当他再次从书中找寻答案时,总是事后诸葛亮。此时的他深悔过早的失去我太祖爷,无奈衰病中的洪武帝下诏征求善于预测未来的术士,“试无不验者,爵封侯”,可天下再无此能人。这时的洪武帝已经失去了方向感,六神无主;他被焦虑所困扰以至喜怒无常,暴戾乖张,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变态。他曾叹:“我欲除贪赃官吏,奈何朝杀而暮犯”。他身边的老臣几乎被其诛杀殆尽,而对其他臣属也多加猜疑,就连其嫔妃,也成为其发泄异常心理的对象。他罪杀楚王朱桢之母胡充妃后,又在一次暴怒中连杀鲁王之母郭宁妃、唐王之母李贤妃、伊王之母葛胡妃。而这种变态心理,往往会驱使他去做一些常人难以理喻的暴虐行为,以达到心理满足。

他将那本书放到枕边,如同着了魔一样,片刻不离。他知自己将去,将孙子朱允炆叫到床前,把书交给他说:此后天下大事尽在此书中,惜我醒悟太晚;说罢盍然而逝。朱允炆登基后,更是看不懂此书。四年后成祖朱棣靖难,建文帝于城破前,终于看明白了其中的第四首诗,他大哭道:事后明之,于事无补。

成祖登基后从姚广孝处听说此书,遂到处找寻找,却一直没有下落。有人说是建文帝带走了,也有人说城破前与建文帝一同被焚烧于大火之中。姚广孝为袁珙弟子,为成祖第一谋士,他本人也精通儒、释、道及诸子百家之学,懂阴阳术数。其最为敬仰我太祖爷,惜终未见到此书,叹之许久。而我家中所传这本,并非是献给□□那本,那一本书是我烈祖爷刘琏亲手抄写的前一部分,少了后面的几章,只因有空白处怕□□生疑,而这一本才是原本。当时我太祖爷曾说:二百六十九年后再看此书时,必有大事发生,那时天不在明。其它事我太祖爷又没说,就这样代代相传,直到我父亲手中。

我哥哥自幼笃善,对易经、术数不感兴趣。父亲也没有坚持以祖传遗训来教导他,而是顺其自然。在我母亲去世后,父亲将他所有的书籍全部封存起来,却将这本书放在身边,在我出嫁时,父亲把这本书送给了我。

黄师木听仙枝讲了《刘氏算经》一书传奇般的来历,如同受了佛祖教化一样,心中蓦然生出敬意。再看时觉得已被一层神圣光环所笼罩,此时他对仙枝的爱,在心存感激尊敬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神圣和虔诚。他作为一名工匠,能熟练的将复杂的榫卯一丝不差的衔接上,能在细微之处进行精雕细刻,这是他的本能;他也不觉得有什么神奇,可对家具之外的世界,他却知之不多,也从没想过世间竟还有这样的奇人奇事。他觉得自己太过于简单,同时又觉得自己也很幸运;是老天关爱,让他得遇仙枝,从而走进这最具传奇色彩的智慧人家。

黄师木心中涌起无限敬意,感激的看着仙枝,然后站直身子双手合十,若童子拜观音,朝着这本书恭恭敬敬鞠了一躬。

正是:

一番风雨路八千,此别姑苏到岭南。

但念良材何惧远,千山万水等闲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