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历史军事>大明元辅> 第185章 辽东总有事(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5章 辽东总有事(下)(2 / 3)

>
此时大明的真丝、彩缎在朝鲜国内极受欢迎,上下无别,服饰争用真丝、彩缎,婚姻之家,争尚奢靡,甚至连贫家也如此。

朝鲜国内对真丝、彩缎的追捧,使得真丝、彩缎成为朝鲜使臣在辽东私贸的主要物品,“及到辽东,则真丝彩缎等物,恣意贸易,至为猥滥。”“通事往来辽东,常贸彩帛”。

朝鲜使臣团在辽东私贸越来越严重,甚至一度出现了商贾冒名代行至辽东买卖的情况,“又京中商贾潜至鸭绿江,说诱护送军,冒名代行,至辽东买卖,贻笑中国。”

为此朝鲜议政府建议“今后使臣行次严加考察,毋得如前,其进献物色及随身行李依前定斤数外,不得剩数重载。”

明成祖永乐十五年,朝鲜国王专就辽东出使人私赍物品数量做了规定:“辽东出使人私赍去物数,一依赴京使臣行次通事押物例。”

但限制措施的出台,对限定朝鲜出使人员在辽东私贸所起作用不大。朝鲜出使人员在辽东地区的私贸依然十分盛行:“司译院官员奉使辽东者,以商贾之辈为伴人,多赍布物,任行贩卖”

义州官奴军民也受京中及开城府富贾大户之托,在使行之外也偷偷潜入辽东:“且义州官奴军民等,多受京中及开城府富贾布物,每于赴京之行数外,牵连潜往辽东,换易唐物者相属。”

朝鲜朝廷对此深为担心,“若此不已,则谋利之徒纷纭往来,欺诈争鬪生事于上国者必有之矣,岂细故哉。”

总而言之,朝鲜国内对大明货物的追捧,使得朝鲜使臣在辽东私贸总有存在的市场。

近年来高务实在辽东开启了柞丝产业,色泽略逊于蚕丝而相对廉价却更耐用的柞丝在朝鲜也极受欢迎,成为朝鲜中产阶级的挚爱之物。

据京华今年的统计,光由京华“出口”到朝鲜的柞丝总价即将高达十三万两之巨——这个数目的绝对值放在大明国内或许不算高,但考虑到朝鲜的体量,那就十分惊人了。

第三类则是违禁贸易。大明出于维护军事安全的考虑,严禁外国人在大明私自贸易军用物资。然而朝鲜使臣不顾大明的禁令,暗中进行贸易,朝鲜官方把这种贸易称之为“潜贸”,而明人称之为“违禁贸易”。

潜贸主要集中在弓角、烟硝等军事物资上。弓角、烟硝之类,朝鲜国内都不产,全部依赖大明,“弓材所需牛角,自来本国不产,专仰上国。”辽东方面询问朝鲜火药的来源时,朝鲜使臣也坦然回答说,上国是朝鲜获得火药的唯一来源。

弓角贸易倒是一度比较自由,后因蒙古、女真不断犯边,明廷遂禁止铁器、弓角等贸易。

大明朝廷坚决打击违禁贸易,制定出严厉的措施惩治不法者。如宪宗朝兵部右侍郎马文升建议:行人伴送东北诸夷入贡者出境,并禁其市军器,违者谪戍边远。宪宗听从马文升建议,加大了贸易违禁物品的处罚力度。

然而大明朝廷严厉惩治措施并没有杜绝违禁贸易的发生。辽东地区从来不是一片净土,辽东地区也存在大量朝鲜使臣违禁贸易,“……将本家应有不分违禁货物,尽数易换。”

而且在严禁违禁贸易的高压打击下,违禁贸易在辽东以更隐蔽的方式进行。如成化二十三年,朝鲜贺大明皇太子千秋节使臣柳询一行,就在辽东私买弓角。

而当大明开启了“军工私营”新时代之后,这种违禁贸易就更加难以禁止了。这里头的关键在于,军工私营之后的各军工私企虽然要接受兵部等衙门的监督,但它们可以直接给大明的各级“用械衙门、卫所等自由供货”。

这一来就麻烦了,众所周知,大明的军队其实并不完全都是“经制之军”,其中还有大量朝廷允许存在的家丁部队。辽东的家丁部队尤其众多,这些家丁部队找京华等军工私企购买了武器装备之后,转手悄悄卖给朝鲜那真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尤其是京华所产的火枪和火药,在与朝鲜的私贸中属于硬通货,价格通常都要翻一倍以上,极为抢手。

其实朝鲜还很想购买京华的火炮,可惜这个和火枪不同,兵部查得非常严格,每一尊火炮都有编号,因此朝鲜只能悄悄摸摸地搞到极少量二手炮,都是某些家丁部队报了“战损”的。

至于征索贸易……这个说是贸易都有些为难。

朝鲜使臣带往大明的土物特产通常有参、油芚、扇子、白绵纸、笔墨、白米、弓等物。其中参、白米等物品质很高,油芚、扇子、弓等物做工也都很精细。

优良的品质、良好的工艺使朝鲜的土物特产深受辽东民众喜爱,甚至辽东地方官员对朝鲜的某些土特产品也情有独钟:“闻你国铜碗子、白瓷碗制造精妙,形体净洁,我欲观之,须将你宰相所用者送之。”

“送之”这个词很确切,辽东官员和朝鲜使臣之间的“贸易”很明显是不等价交换,这种“征索贸易”的结果通常是辽东地方官员得到了求贸物品,而贸易的另一方朝鲜使臣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报酬。

这当然不是朝鲜使臣主动不计贸易报酬,而是贸易另一方的辽东地方官员是权力执掌者,掌握着对朝鲜使臣派车、定伴送粮等权力,所以这种“征索贸易”只是朝鲜使臣在大明地方官员权力重压下的无奈,与其说贸易,不如说索贿。(这个也先不举例多说,援朝之战时会写到。)

总之在这些贸易之下,大明对朝鲜的贸易顺差是很大的,朝鲜方面的货物因为贸易附加值不够,不得不以量换质,给大明尤其是辽东提供了大量的原料、药材等。

这些东西如果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多数是直接走义州进辽东东南,另一部分则走董鄂部入抚顺关进辽东东部,董鄂部因此有足够的财力维持对努尔哈赤的抵抗。

曹簠秉承高务实对努尔哈赤苏克苏护河部进行压制的思路,认为一旦努尔哈赤拿下董鄂部,则基本可以看做是独霸了抚顺关贸易,正式成为与叶赫、哈达并立的女真三大强酋之一。

这当然是高务实不能答应的,所以曹簠也不能接受,他坚持认为必须让努尔哈赤退出翁郭落城,退出董鄂部的领地,并立誓不经大明允许不会再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