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者是蒙古大汗的亲卫,或者亲卫队的探马。 与大明皇帝的亲兵“大汉将军”只管高大帅气不同,蒙古大汗的亲卫虽然也有从各部首领家族之中挑人的传统,但那些人做亲卫一般是去镀金,真正做事的几乎都是从各部百里挑一而来的佼佼者,厉害一些理所当然。 不过在高务实看来,大汗亲卫厉害不厉害倒不是关键,关键是大汗亲卫出现在此,意味着自己之前的判断出了差错,而且还是很严重的差错。 根据杨总旗的报告,今天和他们照面的是一个“白缨百人队”,也就是差不多为一百人左右。而当时他带领的夜不收就是他自己的一个总旗,人数为五十六人,双方人数差不多是二比一。 对于夜不收而言,一比二的劣势兵力并非不能打,所以杨总旗当时也没慌,甚至还主动试探性的逼近对方,打算试一试对方的成色。 孰料对方似乎也有与杨总旗同样的想法,双方从几里外互相发现开始,就不约而同地朝对手靠了上去。不过接下来,双方的对战思路却出现了明显的差异。 由于夜不收是明军的绝对精锐,杨总旗手里这五十六人装备非常好,除了前文提到的万历二式骑枪、整套半具装、新式马刀,他们还按照夜不收的习惯配备了骑弓、毒箭、淬毒匕首等物,甚至还有防水的火折子等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按照杨总旗当时的想法,对方靠过来进入骑枪射程之后,先给对方来一发骑枪“齐射”,然后换骑弓毒箭招呼。此时自己这边肯定已经开始助跑提速,于是顺势再换马刀,双方硬碰硬短兵相接,来一场血的较量。如此也算不枉费这辈子赶上一场这般重要的大战,哪怕就是战死了,那也是死得其所,足以含笑九泉。 然而意外发生了,对方的白缨百人队一开始是正朝着杨总旗他们而来,但相距约两里左右时便忽然一分为二,做出左右绕道的动向。 其实这种战术对杨总旗而言并不陌生,甚至觉得有些老套。他根本不理会另外一支,只选定了自己右翼的那支分兵杀去。 选择右翼,是因为如果有需要回头想左翼那支白缨亲卫放箭,己方同袍用左手开弓的情况下会比较顺手,无须大幅度扭转身体或者调转马头。这些都是夜不收多年的经验,杨总旗做出决定甚至不需要多少思考。 不过接下来局势的发展却和杨总旗所想有些出入。右翼这支蒙古白缨亲卫分兵之后,面对朝他们杀过来的明军夜不收并未选择迎击,从而给左翼那边创造背后冲杀的机会,反而明显地进行了强行加速,带着一道斜斜的轨迹试图与夜不收拉开距离。 这一手就有些出乎杨总旗所料了,正如刚才提到的,杨总旗本以为他们应该当面迎敌,给另外一支白缨亲卫创造出从明军后方进行夹击的机会,却万万没想到对方作为堂堂大汗亲卫居然会根本没交战就要开溜。 当然,杨总旗虽然有些意外,却也不甚在意,甚至还有些傲然自得——大明与蒙元果然是攻守相易了,连蒙古大汗的白缨亲卫现在都已经不敢一战。 接下来就成了双方你追我赶,前头一支白缨亲卫在跑,后面明军夜不收在追,而夜不收的背后又还有一支白缨亲卫死死咬住不放。 追了一会儿,杨总旗发现情况有些不太对劲。 前方的这支白缨亲卫咋一看好像是在撒丫子狂奔,但其实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对方似乎非常巧妙的控制着马速,精确地让他们始终保持在万历二式骑枪的有效射程之外,但却又不至于会把夜不收给甩掉。 杨总旗心中暗道不妙,回头看了一眼后方那另一半白缨亲卫,赫然发现他们也保持着几乎一模一样的距离——回头开枪肯定也打不到他们! 虽然场面上自己并未出现劣势,双方甚至都没有任何一点伤亡,但杨总旗多年的经验告诉他:不好,落坑了! 从军二十来年的杨总旗平白惊出一身冷汗,脑子飞快地转起来,希望摆脱这种明显是被人牵着鼻子走的不利局面。 不久,他忽然摸出一个竹哨,用尖锐的哨声吹了个两短一长,一直在快速奔跑的夜不收开始逐渐降速。同时,在随后他的大声呼喝下,夜不收总旗调整起跑得略有些散乱的阵型来,最后停下来摆出一个四列纵队,两列朝前,两列朝后。 这不是一个常见的骑兵阵型,而更像是这些年兵部大力倡导的步兵阵列线。杨总旗到底是精锐夜不收出身,颇有点后世伞兵常说的“长于在包围中作战”之风,竟然把步兵阵列线战术用到骑兵身上。 这一手似乎也出乎白缨亲卫指挥官的意料之外,前后两支白缨亲卫也很快停了下来,而且明显地犹豫了一会儿。 最终还是白缨亲卫先动了,杨总旗当面那半支白缨亲卫开始以右翼斜切方式移动并尽量提速。杨总旗微微眯起眼睛,知道对方要用蒙古弓骑兵经典的斜射脱离战术了。 因为万历二式骑枪有射程优势,他不太担心这个,而是冷静下令,准备齐射。 果然最后是夜不收先打响战斗,二十多杆万历二式骑枪先发动了一轮齐射,但此时杨总旗发现对方已经有所准备,当面的五十名白缨亲卫已经抢先一步全体做出了“镫里藏身”动作,将自己的身体藏在马腹另一侧。 他们的战马保持着原先的方向不变,很快他们也射出了第一波抛射箭雨,大多比较准确地落在夜不收阵势当中或者附近。 此时夜不收因为来不及装弹,早已换了骑弓在手。他们原本是打算在火枪齐射之后立刻换骑弓再来一次齐射的,但此刻天降箭雨,骑弓却不如马刀,发挥好还能拨开抛射落下的箭矢,以至于一下子就有四人中箭。 好在骑弓不如步弓威力大,而抛射的威力又比直射更弱一点,所以说是说四人中箭,其实只有一人受伤,另外有两匹马被射中,但也一时没死。 相比起对面的白缨亲卫,总伤亡似乎更大一点。杨总旗目测至少有三人落马,其中一个运气比较背,落马之后居然被后面跑来的战马踩中,一般来说应该是活不了了。 然而杨总旗仔细一想,却发现自己也没占便宜。对方虽然是损失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