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让其做了南疆事实上的文官第一人。 另外或许还有一点……或者半点,那就是高瑞雏本人也还算得四叔高务实信重,让他有机会与萨利木一道平定龙牙半岛,然后顺势成为整个龙牙半岛的巡阅使(相当于巡抚)。 南疆的巡阅使并不算特别罕见,一共总有十几二十个,但是龙牙巡阅使却是在其中能够排进前三的“顶流”。这个原因很简单,龙牙巡阅使兼管龙牙海峡——即马六甲海峡这一海上咽喉重地。 京华作为一个海上强权(当然理论上京华是海陆复合型强权),掌握龙牙海峡无疑是极其重要的人事安排,所以虽然高瑞雏只是巡阅使之一,但在京华体系内的地位却绝不一般。 大房与六房之间的那点旧事,按理说随着高务滋被限死在新郑不得出山,应该已经算是翻篇了,但……谁知道高渊是不是就偏要再在这件事上做点文章呢? 高瑞雏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躬身一礼道:“大少爷乃是南宁候应袭,我等如何入座自然是大少爷说了算。黄司令,请上座。” 黄虎还有点迟疑,但高渊却接过话头,微笑着朝众人招了招手,笑道:“好,大兄宽和果然如我所料,那大家都坐吧。” 此言一出,算是把高瑞雏的话坐实了,黄虎也不好再推辞,只好往前走了几个身位,坐到高孟男身边去。 高孟男看了糊里糊涂的黄虎一眼,心里忽然明悟过来:大少爷恐怕不只是要压一压高瑞雏这位大兄好给他自己立威,恐怕还有一点是他要明摆着亲近黄虎——虽然黄虎这个直肠子明显还不知道其中缘故。 高孟男面上不动声色,但心里却不禁一颤:咱们这位大少爷不一般啊……就不知道他是自己有此主见,还是他母亲在他南下之前曾经面授机宜? 高孟男知道,高渊作为“南宁候应袭”主动拉拢黄虎,这免不了会让人担心“外戚干政”——毕竟黄家就是高家的“外戚”嘛。但是,这件事没那么简单。 之前说过,外戚干政往往是造成古代王朝社会混乱及灭亡的重要原因,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每个皇帝上台以后,还总是特别相信母亲家的亲戚(比如舅舅或者外公),而不会相信父亲家的亲人(比如叔叔)呢? 说外戚是造成王朝混乱的重要原因,自然并非危言耸听。先秦及上古时期,外戚就已经在政治上起到了重要作用。西周甚至是因为作为外公(或舅舅)的申侯替作为外孙(或外甥)的周平王打抱不平,以至于造成了国家的动乱,后来周平王还不得不迁都。 汉朝时期,无论是造成西汉灭亡的王莽,还是造成东汉大动荡的梁冀,都是外戚的身份。唐朝和宋朝,也有不少外戚发挥过重要作用,比如作为李治舅舅的长孙无忌,就极大地影响了初唐时期的政坛。 以至于到了明朝的时候,朱元璋为了避免外戚在政治上发挥作用,干脆规定今后皇帝的皇后都必须从民间选拔而来。朱元璋这样做,就是因为民女没有背景,他想堵住可能形成外戚干政的这个漏洞。 那么问题又转回来了,明明舅舅(或者外公)经常让王朝出问题,为什么皇帝还总是选择相信自己的舅舅(或者外公),而不相信自己的叔叔呢? 这要从一个人从皇子到皇帝整个过程说起。当某个皇子还没有成为太子,没有成为皇帝的时候,舅舅(或者外公)其实就是他除了自己生母之外唯一的绝对支持者。 虽然大家往往都是嫡长子制,嫡长子才可以当太子,才可能继承皇位。但是,由于皇帝的儿子非常多,势力非常复杂,所以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在大明朝之前,就算是嫡长子,也不一定被立为太子。就算被立为太子了,也随时都有倒台的可能。 之所以会这样,就在于太子之位经常会遭到很大的冲击。有一些是来自于其它皇子的冲击,比如李世民就对李建成的太子之位构成威胁;胤褆也对太子胤礽不满,对他的皇位构成威胁。 甚至,有一些威胁还来自于皇帝本人。比如刘邦立嫡长子刘盈为太子了,但他却一直不满刘盈,老想着废掉他,立小儿子刘如意为太子。原历史上的朱常洛是庶长子,但是他爹朱翊钧就是不想立他为太子,而总想立朱常询为太子。 正因为每一个皇子在当上皇帝之前,必然会受到非常大的冲击,或者说他必须去争取,因此他自己就必须要有所依靠,必须要积攒力量,和别的皇子争斗。 那么,什么才是古代皇子们最可依靠的力量呢?这里不妨用用排除法。 其一,叔叔们是不可能的。 皇子的叔叔们为什么说是不可能的呢?因为叔叔们也是皇家一族的,他们自己也是有后代的,也是可能参与争夺储位的。当然,这一条通常不是主要原因。 真正关键的原因在于,某个皇子如果与叔叔们交往甚密,必然会引起皇帝的极大猜疑,因为那些叔叔们,本来就是皇帝的极大威胁,皇帝一直是提防他们的。如果某个皇子与叔叔们联系得太紧密,相当于威胁扎堆了,于是这个皇子和叔叔们很可能都是会受到皇帝的打击。 比如,宋太宗的儿子赵元佐与叔叔赵廷美关系很近,于是最终赵元佐失去了太子之位,而赵廷美也被则被贬到房州抑郁而死。 雍正的儿子弘时与叔叔胤禩有联系,雍正气得把弘时逐出家门。弘时本来可能获得储位的,这下子也得不到了。 所以无论如何,不能随意和叔叔们联络,尤其是过从甚密。 排除法第二步,大臣们是不可靠的。 皇子们除了不能和叔叔们密切联络以外,还不能和大臣们交往太深。皇子们和大臣们联络,这在古代一直叫做“交通大臣”,或者说叫“首尾大臣”,也是会受到严厉处罚的。 比如李亨是太子,大将王忠嗣是唐玄宗的养子,相当于是李亨的哥哥。兄弟俩聚一聚,本来应该是没什么的。但是偏偏就因为他们聚了一聚,结果就导致王忠嗣被唐玄宗贬谪,而李亨也受到严厉处罚,太子之位差点不保。这就是“交通大臣”的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