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教练效率很高,春节后,梁译在父母的陪伴下,来到国家冰雪运动集训基地的大门外。
周围一片寂静,门口有一棵粗壮的银杏,看起来至少有百岁光景。不过黄叶早已褪尽,只剩下错落不齐的枝桠。
和父母告别后,梁译向门卫说明自己的身份。对方把她迎进传达室,先打电话通报情况,又给了她一张临时通行证。
“小姑娘,这个证你先收好,等会儿有人会带你去宿舍,办好门禁卡以后,这个证就可以收起来了。”
梁译点头应好,接过通行证,小心翼翼地挂在脖子上。
大约一刻钟后,有人掀开门帘,问道:“是梁译么?”
梁译赶紧站起来,响亮地应了一声:“是。”
来人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女性,穿着一件黑色的长羽绒外套,外套左胸前还绣着一面国旗。
她笑眯眯地说:“我是路导的助教章俐,你可以我章教练。”说完,利落地拉起梁译身后的行李箱,“走吧,先带你熟悉一下环境。”
章教练很热情,一路走一路介绍基地的基本情况,什么综合训练馆、康复中心、体能中心等等。
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红跑道田径场。
体能训练对花滑运动员来说至关重要,不少选手在节目的后半段常常出现舞蹈有气无力、滑速下降跳跃摔倒的情况。
与其说是技术掌握不到位动作变形,倒不如说是受限于体能无法发挥出应有的实力。
听说冬奥会之前,这里才刚刚修整过。不过从外观来看,这里的建筑物却并不是张扬簇新的样子,反而显得低调朴实,正像这个民族留给世人最普遍的印象一样。
只有无处不在的国旗和国徽提醒着梁译这里的与众不同——这是国家集训队,是国字号选手们日常训练的地方。
想到这里,梁译不由得攥紧了挂在胸前的证件,以一种近乎于朝圣的心情仔细打量着这里的一切。
来到运动员公寓办好门禁卡和饭卡后,临走前,章俐再次叮嘱:“今天先好好休息,明天到报告厅,参加开营仪式。”
————
寝室在一楼,是三房一厅的布局。
梁译刚推开门就看见客厅里有一个和她差不多年纪的女生在收拾行李。
对方听到动静先是一惊,看清来人后,露出甜甜的笑容:“可算把你盼来了,我叫金子嘉,你是梁译吧。”
梁译这才注意到三间卧室的门上都贴了名字,从一号到三号分别是金子嘉、王可昕、梁译。
她把行李放进房间,很快又走出来问:“需要帮忙么?”
金子嘉连连摆手:“没事,就剩一点了,我很快就收好了。”
这时从卧室里走出一位十四五岁的高个子女生,不用说,这位就是王可昕了。
金子嘉是双人滑选手,比梁译大一岁,个子却矮一些。她和男伴鲍嘉恒都来自冰雪运动重镇H省,是这次全国青年锦标赛的双人冠军。
王可昕和搭档张天宁则是全青锦中冰舞的第一名,两人都来自H省隔壁的J省。她是个身材高挑的女生,和金子嘉同岁但月份小一些。
都是十几岁的少女,又都或多或少在之前的大小比赛中打过照面,虽然此前不在一处训练,但经过一下午的接触,彼此之间很快就熟悉起来。
首先确定的就是称呼。
三个人里,有一位是单名。
两个字的名字,连名带姓的叫总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可是去掉姓以后,只剩下一个字,叫起来也不顺口。
至于外号么……处久了肯定有,但这不是刚见面么,总不好直接问人家,诶,你的外号叫什么?
王可昕有些苦恼。
“我和子嘉都是三个字的名字,直接叫名字就可以。梁译你呢?你有小名或者昵称什么的吗?”
“我的小名叫霜霜,因为我是霜降那天出生的。”
“那我们就叫你霜霜吧。”金子嘉是个爽快性子,很快拍板。
提到“外训”,所有人都心潮澎湃。
金子嘉边说边掰手指,“这次去美国外训,正好男单、女单、双人、冰舞各派一对。”
说完好奇地看向梁译:“男单是谁啊?你知道么?”
梁译诚恳地摇头。
其实也不能怪她,虽然都是省队出来的,但H省是国内老牌的冰雪运动中心,金子嘉同学在国家队里不乏师哥师姐,消息自然比她灵通。
倒是王可昕想了想,接过话头:“好像是个小朋友。”
小朋友?
梁译和金子嘉的视线齐齐落在王可昕身上,从一个用手机都还受“宝宝锁”管控的初二学生口中听到“小朋友”三个字,怎么都有些违和。
不过,等王可昕说完,两人倒是不约而同点了点头,在心里说一句怪不得。
才11岁呢,差了整整一个代沟。
这个小朋友应该很厉害吧,梁译心里这样想着。
与女寝的热闹夜谈不同,隔壁男寝楼的气氛就沉默多了,准确来说,是三号卧室的气氛很沉默。
王旭乔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好半天也没有睡着。
如果此刻有镜子,大概可以看到一张皱巴巴的脸。
收到入营通知的惊讶与兴奋,知道外训时的憧憬,以及下午踩在训练基地的土地上那种脚踏实地的激动,全都不翼而飞。
视线所及之处全是陌生的景象:陌生的床、陌生的窗帘、陌生的房间。
集体生活来的猝不及防,11岁的男孩子眼睛一热,他有点想家了。
虽然同屋的哥哥们都很照顾他——运动员公寓不允许外人进入,是两个哥哥帮他把行李收好,又帮他铺好了床,后来还带他一起去食堂吃饭。
但是,两位双人项目的男选手今年都是16岁。想让高中生和小学生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难度确实大了一些。
——————
翌日上午,六个运动员准时到报告厅,参加本期集训营的开营仪式。
因为找路花了一点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