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电影院更少。
在这样的地带,各类资源稀缺是常事。
电影院放映的大多是本国的片子,偶尔引进几部别国的,要么是卖爆了的美国好莱坞大片,要么是滞后性极强,在网上都能搜到资源的几个月前上映的片子。
那天,在电影院看到的,徐羡年的电影,就属于后者。
难得的亚洲人种,更难得的,还是中国人。
那天,宋西没有任何犹豫,拉着同伴就敲定了这部。
电影票付得是双份。
她用流利德语跟同伴说:“我请你看。”
一部犯罪动作电影,扫黑除恶的题材,与黑暗势力做斗争的故事。
电影封面沉重黑暗,印上的演员不出名,也不眼熟,单听故事叙述,扑面而来的正义气息,更让当时两个,平常只爱情剧的小姑娘一坐进放映厅,就犯困。
看具体介绍,电影够长,近乎三小时。
同伴打哈欠,抹了一把放在两人中间的爆米花,打算在打瞌睡前,先把自己填饱。
宋西也同样摸了一把,焦糖的味道,可以提神。
只是,当放映厅的灯光再亮起来。
那一桶爆米花还是满满当当。
除去开场前,看广告喂进去的几颗,剩下就都没动过。
是两人太紧张剧情,忘了去吃。
厅里灯还未亮,片子一停,同伴就飞奔到外头,找厕所。
是电影一环扣一环,全程没有尿点。
甚至,在宋西和她分道扬镳之前,对方还将一沓欧元塞进她手里。
正好电影票价。
是拍得太好,连白嫖,都变得有负罪感。
回到家的宋西,也开始在网络世界搜索与之相关的。
电影早在三个月前就在国内上映。
在国庆档登陆,起初势头不好。
跟几部共同主题的爱国情怀片子撞上,有的早一个月就拉流量主演出来营销卖座,有的用几位老戏骨的噱头吊足观众胃口,有的因为是演员跨界导演的处女作品,早在开拍前,就吸引了无数注意。
唯独这部,什么也没有。
首日院线排片率垫底。
那时候的徐羡年,年仅二十三岁。
导演新人,无经验,第一部作品。
在那个圈子里,无人知晓,其实是比不被看好,更让人心灰意冷的事。
后者至少有关注,前者连这个至少都没有。
正是这部连关注都没有人关注的片子,在两日后,实现大逆转。
功底扎实的剧本,出人意外的情节,立体丰满的角色,唏嘘感慨的结局……这些所有,才成就了观众的口碑,网络的呼声。
排片率直线上升,票房亦水涨船高。
随着电影热度,饰演角色的那些演员也开始受到关注。
归结起来,皆是演技好,却不出名的。
网上关于此的说法是,当初电影拿到的投资太少,根本没有请大牌流量的预算。
拍摄取景大多在条件艰苦的山区,对所选演员的演技要求严苛,也是一部分原因。
不要说演员,其实最开始,连愿意接手的导演都没有。
很扎实的电影剧本,拍好容易,怕砸也容易,看重的是导演的叙述故事能力和镜头运用的功力。
剧本经手很多导演,有的摇头直接表示不好拍,有的找借口推脱不是其擅长的题材,有的客观摆现状,重重困难,称之,谁接,谁是冤种。
没人肯接,最后拿下它的是……
一个来自中国香港,年仅二十三岁,刚毕业,仅有一年助理导演和无线电视台助理场记经验的新人导演。
籍籍无名的,徐羡年。
作为电影背后的男人,上映前,鲜为人知,上映后,则成为了网民口中炙手可热的对象。
有人说他是导演圈突出重围的黑马,这一仗,打得实在漂亮。
有人说他不过是稳定发挥,又或者厚积薄发,早在学生时代,作品已是同窗楷模,去年拍摄的系列剧,水花不大,质量却有绝对保证。
亦有人把目光聚焦在他的外形脸蛋上,疑惑怎么做导演去了,不应该做演员吗,可惜啊,可惜……
外形脸蛋?
十四岁的宋西看到这条网友评论,瞬间被勾起兴趣。
哦,对,照片,怎么忘了搜男人照片了呢。
宋西飞速在Google检索的“徐羡年”后面加上这二字。
找了很久,终于找到。
点击,放大。
电影路演的现场,导演不是演员,没有专门的服装品牌服务,也不用被媒体镜头全方位无死角跟踪拍摄,穿得相对简单些。
卫衣牛仔裤,色调统一和谐,很休闲的一身。
男人右手握话筒,左手放在胸下抵住,在主持人的提问下,接受采访,因为动作关系,左手衣袖被微微往上撩,露出腕处那只古铜色的皮质腕表。
配饰中和了那份随意,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宋西的视线从全局聚焦到那张脸上。
第一眼,是帅,长得很正的那种帅。
第二眼,是耐看,五官端正,不笑时,目光刚毅,笑时,又是另一种感觉。近乎板寸的头,没有发型修饰,难得耐看。
第三眼,是……左心房这里有开始跳动的征兆,是小鹿乱撞,是怦然心动,更是少女怀春。
太合她胃口的一张脸。
不够,十四岁的宋西觉得一张照片不够。
导演不似明星,拥有的物料会那么多。
她再次大浪淘沙,在网络中找到一段有他的视频。
还是电影路演现场。
但和那张照片,不是同一场。
身边主持人提问:“是什么样的机缘巧合让你接下这部电影?”
男人思索,再思索,“没人拍的机缘巧合?”
主持人愣住了,不按套路出牌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