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才刚刚有些眉目,高修撰方入翰苑,就能领衔纂修了?” 面对孙继皋的质疑,高务实不禁心头有些警惕,他心中暗忖:我原是想低调一些做人的,但陈思育这般强行推我出头,也不知到底是被逼无奈,还是有心为之?可是不管怎样,似孙继皋这般质疑我的人肯定不止他一个,我若是此时被他们瞧扁了,只怕今后在翰林院就再也说不起话了。既如此,说不得今日只好张扬一回了。 主意打定,高务实便微微笑着道:“孙修撰,在下也算出身世宦之家,不敢说遍阅经史子集,但对于稽古之事,尤其是本朝典章制度,还算略有所长,孙修撰若是不信,可以试问在下。” 孙继皋说话虽然耿直,但气度倒是不错,闻言作礼道:“非吾不信,只是大明会典纂修之事,实在我万历朝一代大典,亦是我等心血所在,着实要能确信所托得人,方可交给高修撰,请高修撰不要见怪。” 高务实见他目光澄澈,不禁反生好感,笑道:“孙修撰一片为公,在下佩服还来不及呢,岂会见怪,请孙修撰提问。” 孙继皋点点头,当下问了高务实几个典章制度的问题,不过高务实从隆庆年间就开始拾掇着朱翊钧观政,他自己一直在旁参研,对于典章制度哪能生疏? 但见高务实侃侃而谈,不仅对答如流,还知一答十,听得众翰林纷纷点头。 孙继皋问完,也是露出钦佩之色,坦坦荡荡地认输,拱手道:“高修撰大才,孙某服了,纂修会典之事有高修撰总司,说实话……孙某如释重负。” 陈思育见孙继皋已经对高务实服气,十分欣然,当下对二人道:“两位就事论事,此风甚是可嘉,需知君子当和而不同,故而本院在院内,还是一贯提倡这点君子之争的。” 孙继皋拱手道:“掌院确实慧眼识人,提拔了高修撰这样大才,也让我等能喘口气。” 这话是真情实意还是顺手马屁,陈思育现在懒得去想,反正听起来很舒服就是了,当下便道:“既是如此,本院就令高修撰为总修撰,总司重修大明会典之事,史馆之内,凡手中无事者,都需协助高修撰一二。” 众翰林齐齐称是。 陈思育兴致很高,露出微笑,又道:“会典之事乃皇上亲问、总裁亲视之要务,诸位切不可怠慢,待到书成之日,凡参与修纂之人,不等考满,都可升迁一级。” 众翰林一听顿时大喜,要知道相对于所谓的青史留名,对于这些普通翰林而言,还是升迁一级来得更加要紧。 众人也连忙向高务实道:“以后就都要仰仗高修撰你了。” 高务实也连忙谦虚地道:“岂敢岂敢,是在下要多向诸位前辈请教才是。”众人见高务实不骄不躁,心中更是满意。 接着陈思育又点了几名检讨,以及萧良有和王庭撰,对他们道:“你们眼下手中无事,当全力协助高修撰纂修会典才是,每人每日进度,我会亲自督之,切勿怠慢。” 众人纷纷应是,萧良有和王庭撰更是朝高务实露出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笑。 他们三人,可是正经的庚辰科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