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折腾他。 但在青州府,一众大臣们似乎找到了方向,明明大乾只有三府之地,但是却整个跟天朝上国一样。 各种喜庆活动,都要求楚行参加。 对此,楚行颇为苦恼,甚至专门找寇烈抱怨过几次,想让他帮忙说说话。 寇烈其实也很反感各种无聊的活动,但是用寇烈的话说,“您是一国之主,天下之表率,如果您年节过得寒酸无比,臣子们如何开心的起来呢?况且,如今大乾呈问鼎天下之势,投奔大乾的士子越来越多,您要做给他们看,让他们归心,让他们感觉他们投奔的大乾,也是个礼仪之邦。” 再说了,一帮老人跟着楚行打天下,一整年都提心吊胆的,到了年尾,也该享受享受了。 余大成虽然虎视眈眈,但是绝对没有大过年进攻大乾的勇气。 因为他们是大明的官员,他们不想过年,将士们却是想的。 楚行琢磨了琢磨,刚整顿了官场的风气,大家都吓得不轻,确实该适当的放松放松,便开始认命般的配合。 这一晃,便忙到了除夕。 晚膳时候,天家全都坐在一起用膳,观赏歌舞,都是些楚行不喜欢的阳春白雪,在他看来,有些过于高大上了。 一直到了救民会献礼,楚行才稍稍提起些兴趣。 因为救民会送来的一些戏曲,都是根据大乾的真实实际改变的,诸如《大王猎虎》、《巨洋擒龙》,《拜大年》都是些关于楚行亦或是救民军的战例改编而来,当然少不了关于民生的舞台剧。 尤其是巨洋河之战,讲的是楚行率兵与大明官兵列阵对战的故事。 考虑到老百姓喜欢神秘色彩,里面还加入了诸如楚行与神像铁铉对话,巨洋河斩龙等夸张情节。 当然,真正震撼人心的则是密密麻麻的士兵突破防线,度过巨洋河,杀向大乾军队的时候。 眼看着大明的将领“杨永”率军反击,大乾将士难当其众,楚行亲自率军缓缓撤退,观看戏曲的一众人纷纷掩口惊呼,就连楚冯氏都捂着胸口,瞪大了眼睛。 楚行看着戏曲中扮演自己的角儿,弹指间灰飞烟灭的模样,总是感觉在看笑话,也觉得这种人民演绎过后的色彩,能够带来不少欢乐。 什么弹指间,樯橹灰飞烟灭,当初老子名名吓得快尿裤子了。 “轰轰轰”无数的手榴弹飞出,炸得对方是人仰马翻。 救民军一阵反杀,用整齐的阵势,顷刻间让对方三军溃败。 全曲进入了令人振奋人心的时刻。 楚行一挥手,数不尽的明军跪在地上,大呼投降和大乾万岁,看的楚行连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虽然艺术形式十分浓重,但还是让观众有种亲临战场的错觉。 尤其是楚玉儿,吓得浑身都是冷汗,感觉又紧张刺激,又心疼自己的男人,大眼睛一直盯着楚行看。 叫过贴身的小丫鬟,低声吩咐要打赏。 等到戏曲落幕,小丫鬟扯着嗓子喊道:“王妃娘娘大恩,打赏渤海雅士:纹银五十两,丝绸两匹。 那边儿戏台上,顿时涌出一堆救民会的会员,排成一排,高声谢恩,并当场宣布,这些银钱,愿意捐给养济院的难民。 站在最前头的,乃是幽燕之地来的救民会义士,看起来二十来岁,唱腔倒也一般,只因为相貌俊朗,身材高大,有三四分楚行的英姿,所以格外惹人注目。 《拜大年》演的是救民军改制,农民翻身做主人,当初的士绅被迫做了小作坊主,而昔日被他们压迫的老百姓做了镇长。 这小作坊主经营了一段时间给大乾治安军修补衣物的活,眼看着新年将至,担心镇长将这个伙计,给他的侄子,所以特意带着两条鲤鱼来拜访的故事。 其中穿插着镇长因为经营地方有功,升为县令的反转,惹的人哈哈大笑。 同时也展现了士绅在大乾手下,并非走投无路,以及大乾对民一视同仁的风貌。 这是楚行根据后世小品《拜年》亲自编的舞台剧,没想到效果那么好,那演员怕官、怕昔日压迫他们的百姓的样子,演的活灵活现。 就连楚行这个原作者,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技术活!赏他五两!”楚行唤过潘兴,“赏二十两。” “大王,”潘兴面露尴尬之色,“刚才王妃都赏了五十两呢,到时候这个钱十有八九也要送到养济院的,钱少了,岂不是让百姓们笑话。” “哦……”楚行反应了过来。 “那算了,本王没钱!俺们家都是娘们管钱,别说你不是。”楚行很干脆道。 楚行和楚玉儿是并排坐的,听闻楚行厚着脸皮,调侃自己的臣子,顺带还将自己卖了,楚玉儿羞红了脸。 暗道:“自己家男人,怎么做了大王,也这么混不吝,无缘无故的编排自己作甚。” “赏,赏一百两。”楚玉儿挽着楚行的手臂,笑道:“这钱花的是我的私房钱,我外祖父给的,我都给你。” “别啊,有这钱,多给母亲大人买点新衣裳啊!”楚行皱着眉头道。 楚玉儿看着楚行一脸认真的模样,笑道:“你还知道,那是我娘哦!可没见过你这样的女婿,整天就知道让人家干活,却从来连一分银子都不孝敬。” 说着,拍了拍楚行的手背说道:“大王放心,家里的事情有我呢。娘亲这边儿,我早就替你孝敬了,我自己织的衣裳。” 楚行一摸,果然昔日里楚玉儿细腻的小手,满是伤痕。 “辛苦你了。”楚行道。 楚玉儿笑着说道:“如今你也算是一国之主了,虽然不能跟大明皇帝一样,富有四海,但是该有的赏赐也不能少,可不能小家子气。他们为大乾做思想宣传,也是有功劳的嘛,一年到头,该有的赏赐可不能少。更何况,这点银子也改变不了什么,对他们来说,却可以改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