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自己呢? 自己是真不容易啊,费劲了心思,才有了尺寸飘摇之地。 还让人家伪明的一干文武大臣逼得东躲西藏,连王纛都一口气准备了三面。 说是故布疑阵没问题,其实不也是一种形式的逃亡么? 当然了,外人看来,肯定不是如此的。 这不只是因为他这个王上顶住了压力,保住了大乾的土地,更是因为他总是在最后时刻,扔掉所谓的统治者特有的理性,用最激进的方式来推动大乾的未来。 这些行为,怎么看,怎么像是感性大于理性,怎么看都摆脱不了反贼习气。 实际上,有的时候,楚行自己都不知道,他面对自己手下的那些文臣武将时候的言语和状态,到第是发自内心,还是表演出来的。 每次做出决策时,到底是出于理性还是感性?每次被逼到没有退路时的决定到底算不算鲁莽与无知,算不算感性的强烈释放? 最起码,这一次听闻孙承宗等人,集结了几十万大军意图吞并大乾的时候,楚行关于西征的决策,在他自己看来,是有些糊涂了。 当然了,释放感性也好,顺从理性也罢,事到如今,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又或者说,正是因为没有什么可说可想的了,才会放空自己,在心中泛起这些简直相当于立旗一样的怪异思绪。 至于说到立旗子,楚行就更是虱子多了债不愁了。 楚行端起茶盏,笑着说道:“谁曾想到,这日照的茶叶,竟然喝起来也是有滋有味的。” 楚行回过神来,品了一口,然后朝着一脸惊愕之色的刘必显下达了命令,“整日里写军令,写政令,怕是你也倦怠了,这般派个信使过去,给齐岐山,颍州的胡尚书、凤阳的赛首辅,还有扬州的冯夫人,还有我那王妃,都送一罐日照绿茶过去,让他们也尝尝咱们山东老家的土特产。” 刘必显茫然听令,却在走了两步之后转过头来,并一动不动望着王上。 “何事?”楚行负起双手,不以为意。“你是觉得,日照绿茶差那么点意思吗?” “非是此意。”刘必显终究是没忍住。“王上,三日后说不得便要决战了……” “哈哈哈哈,刘必显,你的心乱了啊。”楚行却不管刚才自己的百转愁肠,反而开解起身边儿人来,“哪有那么容易啊,朱大典和陈先赟都不是那种憨货,陈先赟连番逗弄朱大典,只是纯粹的试探,你让他打,他也没做好准备。” “而我是朱大典,也不会真的开打的,那只是一份纯粹消遣性质的回信罢了,三日之后,他也不会打,顶多咱们浮躁一下,让他得利。” 说到此处,楚行再次笑道:“其实,即便是三日之后开打,便妨碍我给身边儿,臣子们送些茶叶吗?” 刘必显沉默了一下,点点头,便开始派遣信使,分发茶叶去了。 有些话,刘必显虽然不说,但是心里却很清楚,再最初的时候,自己面见大王,大王给人的感觉,如同大山,总是给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 但是随着大战将至,刘必显逐渐发现,大王原来也是人,也有感情。 他也会对未来前途迷茫,他也会畏惧。 只是他比较会装,在臣子面前,总是表现出一副无所谓,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罢了。 不过在刘必显看来,这些便已经够了。 莫非真的指着国主,跟戏曲中的神仙人物一般么?那身为臣子,压力也太大了。 而在刘必显看来,大王之所以值得让人尊敬,让人崇拜,恰恰是因为,他明明是一个人,一样拥有血肉之躯,却可以在这个时候,创造出一个让无数人为其奔走,愿意为其舍生忘死的大乾。 曾其何时,这个位置是大明的。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这是多么响亮的政治口号,是多少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可是如今大明已经成了残暴的称呼,无数多数人,放弃了一生所求,义无反顾的加入大乾这个大家庭之中来。 不就是因为大王的存在吗? 但是不等刘必显走出去几步,迎面便看到了一张帅气脸庞的陈先赟在申济芳的陪同下一起走了过来,赶忙行礼。 “王上!”陈先赟对着刘必显匆匆拱手,便急速走到楚行面前,然后再度拱手相对,神色变得有些严峻,“臣冒昧猜测,怕是朱大典派了大将去了高堂州城,哪里现在驻守的陈二黑将军,怕是要受到些许挫折,咱们的南北夹击之策,怕是要吃亏了。” 楚行点点头,旋即却又失笑,“其实也不算亏,高唐州防线坚固,即便是派了部队过去,也只是朱大典的兵力受损,咱们的兵力优势反而扩大了。而且局部战场规模越小,对咱们来说,反而越容易指挥。” 陈先赟当即松了口气,但神色依旧严峻:“确实如此,毕竟,若吴三桂、祖宽不至,朱大典这里便只是四万多兵,以及一些卫所兵马,如何对付我们十万众,现在臣担心,他避不出战,等待朝廷援军,若是如此,以我军实力,主动去攻,未免艰难……” 楚行点了点头,却又摇了摇头:“说了你是前敌总指挥,这仗怎么打,便是要依你的,以后军事上的事情,不必样样来报,你自己做主便可……这一战,你只当我是一杆军旗便是。” 陈先赟俯首相对,却是来去匆匆,而刘必显此时方才随在陈先赟身后缓步下山。 陈先赟的判断没有问题,虽然出现在战场上的并不是吴三桂和祖宽,但是其子朱万化却率领精锐部队,直接北上,抢在高唐州的援军抵达之前,便与黄得功完成汇合。 完全可以说,陈先赟之前击其尾而迫其首、使首尾不能相顾的战略,上来就被朱大典窥破,并从容化解。 对此,楚行并未有太多失望,陈先赟也没有……因为随着战场被挤压的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