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只有几个小湖泊而已,而黄河夺淮入海后,导致水位暴涨,经常造成洪涝,为了治理洪涝,前明永乐年间开始重铸洪泽湖大堤,最后形成了一段数十公里长大规模堤坝。 前明各朝代的一百多年里,也是先后加固加高该堤坝,由此形成了洪泽湖这么一个大型的淡水湖。 大乾统一全国后,也是把修筑洪泽湖堤坝作为一个重点工程,并尝试着花费巨资,把土堤坝换成石堤坝。 不过时间比较短暂,所以成效有限。 如今,眼看着洪水超过了淮河的容量,甚至预计会超过洪泽湖堤坝的抗洪能力,紧急加高加固洪泽湖大堤也就成为了最为紧要的任务。 如今洪泽湖大堤上,超过十五万青壮和军人正在进行施工! 没办法,没有和后世一样有着大型的工程机械的情况下,想要短时间内加固加高堤坝,也只能是堆人了。 实际上,江北道这边的防洪抗洪工作,在四月底就已经是开始了,因为金陵城派出了五百里加急进行通报,江北道的官员们接到消息后,那里敢怠慢啊,立即就是开始组织人手进行防洪工作了。 而要防洪,最主要的工程就是加固加高洪泽湖大堤了。 官府为了抗洪,直接采用了征召模式,从江北道各州府、皖北道部分地区直接征召青壮。 除了青壮外,军方也是大力协助,附近地区的部队,不管是主力部队还是预备师,基本上都是紧急调动前往,此外还大量组织其他地区的部队紧急增援。 相对黄河中游,大乾更加重视淮河中下游的安全。 因为淮河中下游更加危险! 如果说,河南那边的抗洪救灾,只是一地的抗洪救灾,那么江北道的抗洪救灾,那么就是集合了大乾的大量力量了! 短短几天内,十五万人就是陆续抵达然后开始施工! 与此同时,军方还提供了一种特殊的物资,那就是水泥! 这年头,军方才是水泥的最大用户,修筑各类工事都会采用水泥,他们直接从战略物资仓库里调运了大批的水泥充当抗洪物资。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些水泥并不是直接运往江北,因为江北那边还下着雨呢,水泥可没办法快速干燥凝固。 这些水泥其实都是直接在天气良好,已经开始烈日高照的镇江等地区直接制作水泥砖,然后把这些大型的水泥砖装船通过运河运往施工地。 这些水泥砖,乃是用来取代石块的。 因为短时间内,他们无法获得大量的平整石条用来修筑大堤,而水泥砖则是不存在这个问题了,直接浇筑就行。 不过时间紧迫,水泥也很难短时间内彻底干燥,所以用处还是不大。 更主要的还是需要靠原始的办法,直接用砂石加高加固大堤! 看着十五万人在湖堤上日夜不停的施工,就算是看过大场面的军方将领都是忍不住的惊叹,这种大工程,丝毫不亚于一场战略决战啊! 至于那些地方官员,则是更加惊叹了! 这种大工程,平常时候可是干不出来的,不仅仅是紧急强行征召青壮容易惹出来麻烦,而且即便是有了青壮,这花费也不是一般的大。 而这一次,江北地方财政不用担心,因为这一次抗洪救灾,所需的一切经费,都将会由王室银行、大乾银行联合垫付,事后地方财政顶多就是只需要出一小部分,而大头则是中央财政买单! 有钱有人,这洪泽湖大堤也是一天比一天的厚,高,而且速度相当快! 但是,大乾官府修筑河堤快,但是黄河的洪水来的也不慢! 洪泽湖大堤上,十多万人正在奋力工作着,他们从远处挖来泥土,石头,然后通过人力挑运或者是独轮车运输到大堤上。 与此同时,后方还有大量的四轮马车,双轮马车满载着木桩、成型的石条等前往大堤上。 为了紧急加固大堤,大乾官方已经是动员了几乎整个江北道的民众,除了直接上堤坝修筑的青壮外,其实后方还有相当多的人工作着。 动员了如此多的人力物力,洪泽湖大堤的加固也是相当快速。 不过这个时候,黄河中游以及淮河上游的洪水也是奔腾而来了。 这些洪水倒不是咻的一声就全部跑过去了,而是源源不断的从上游涌上来。 河流看似依旧平缓,但水位却是一天比一天的高。 淮河下游的排水量,已经是逐渐无法承受,于是乎,大量的水就是停留在了洪泽湖,并导致洪泽湖的水位迅速上涨。 洪泽湖是一片非常广阔的区域,以往中间还有大片的沼泽,附近也有大量的村庄和农田,但是随着水位的逐步上涨,沼泽彻底化为了湖泊。 以往并不相连的大大小小的湖泊,开始逐步连成一片! 洪泽湖的一侧的一个小村子里,湖水逐步上涨,已经是掩护了地形比较低的大片区域,而村庄里的人们正在拖家带口的进行紧急转移。 昨天镇上来人,说要紧急转移的时候,很多村民都是不愿意甚至是排斥的,因为这里是他们的家,有着他们的土地和房屋,如今官府却是让他们转移,这无疑是让他们放弃自己的家园和土地,那里愿意啊。 因此昨天只有少数人听从官府的组织进行了转移。 但是谁想到,这水位越来越高,昨天夜里水位已经是逼近了村庄,这个时候,就算是再顽固的人,也是知道,他们的家园保不住了。 这才是开始收拾东西拖家带口的进行转移! 但是,整体的气氛却是非常的悲伤,好多人看着洪水淹没了村外自己的田地,哭的那叫嘶声裂肺。 这一边哭着,一边拿着自己为数不多可以带走的家产跟着大部队开始转移。 看着村民开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