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就是开始挨家挨户的上门,告知他们的一些注意事项,尤其是卫生问题更是要注意。 同时也是让各家各户及时去登记,免的错过了发放土地以及工作。 第二天开始,为了避免移民们闲着闹事,官员们就是开始组织移民进行基建工程了,虽然说天气阴沉沉的,时不时还下个小雨什么的,并不适合进行大规模的基建。 不过情况紧急,也是顾不上许多了。 进行的基建,自然就是修筑新的城市! 不过这修筑新的城市并不是传统的城市,有个围墙啊什么的,而是典型的居住区和工业区,居住区自然就是这些民众们自己住的房子,毕竟不能一直住在帐篷里。 而工业区,则是以后他们工作的地方! 不仅仅是男性劳动力上阵,就连普通的健妇乃至老人,都是一起上了。 虽然都说什么男主外女主内,男的工作养家,女的相夫教子,但实际上这种事一般只存在于地主士绅家庭。 普通农民家庭是玩不起这样的模式的! 不仅仅男人要下田地,女的也要。 不仅仅壮劳力要,而且老人和孩子同样需要! 全家上阵种田,这才是农村社会的正常现象。 即便是在城市里,普通女性大多也是要工作的,以帮补家用,能够待在家里相夫教子的,那都是体面人家里的女性。 所以,大乾王朝在楚行的领导下,一直都是没有喊什么解放妇女,让女性工作的口号之类的,因为本来就已经是这样了! 还解放个毛! 再解放,难道还想要达官贵人,体面士绅家里的女眷出来抛头露面不成? 虽然说建设新家园很辛苦,不过对于桃源县的这个安置点的四五千百姓来说,他们的灾难已经过去了,洪水什么的和他们已经是没有关系了。 但是在洪泽湖大堤以及淮河下游及中上游的各支游两岸,却是依旧有着众多人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奋战在大堤上。 几乎所有受灾地区的青壮力,都是被当地的官府给组织起来,修筑河堤,抵御洪水。 哪怕是这种征召官府只管饭,甚至有些地方因为物资不足,连饭都需要村民们自带,但是绝大部分百姓还是心甘情愿的进行抗洪。 因为他们都知道,他们不是为了保卫官老爷而上的堤坝,而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上的堤坝。 当然了,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会有一些刺头,他们不愿意接受征召而躲避,哪怕是被征召了去也是偷奸耍滑。 对此,官方也是不会有丝毫的手软! 躲避征召的青壮力一被抓到,那下场可不怎么好,直接杀了或者判罪倒不至于,但肯定是会送到最危险,最辛苦的地方劳作,能活下来算你命大。 面对滔天洪水,大乾的官方可不会有太多的顾忌! 万一心存妇人之仁,到时候毁掉的将会是大半个江北道以及大半个凤阳府。 上到官员,下到民众,都是为了这场洪水而奋战着。 身在金陵城的大王楚行,也是非常关注黄河—淮河洪灾的情况! 如今几乎每一天,他都能够接到来自河南、皖北、江北、山东等地区的灾情报告,有些是成功抵御洪水的捷报,而有一些则是没能抵抗住洪水,导致发生洪涝的报告。 虽然说,整体上并没有发生黄河大范围决口的情况,但是小决堤,沿岸被洪水淹没的情况却是非常的多。 河南那边报告说,目前几乎整个黄河沿岸的州府都已经受灾,部分黄河支流沿途的州府也是受灾,其中光光是开封府就发生过两次黄河决堤,虽然成功封堵,但是依旧淹没了大片地区。 再加上地区的,光光是河南一地,目前就有大片地区受灾,初步统计最少也是死伤近千人,而受灾地区的百姓数量多达三十余万。 山东那边的情况好一些,受灾地区的民众有数万人,统计的死伤也有数十人了。 而江北道和皖北道,情况最为严重,皖北道乃是淮河中上游流域,当淮河下游无法及时排水的时候,大量的雨水就会形成内涝,倒是淮河中上游流域都是普遍受灾。 而江北道更不用说了,这一场洪灾的绝大部分降雨,最后都会通过淮河下游、运河,给沿途两岸的堤坝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为了避免堤坝承受巨大的压力导致大范围决堤,江北道甚至都是采取了对洪泽湖进行扩容,主动放弃了大片地区用来容纳洪水。 哪怕是如今还没有造成大范围的决堤情况,但是皖北道和江北道加在一起,受灾的民众至少也有上百万了,光光是紧急转移的民众就有三十多万,其中至少有十万民众是属于永久性转移。 楚行看着这一份份的报告,露出了无奈的神情! 即便是自己提前准备,也是动员了几乎大半个大乾的力量,连军队都是先后动员了二十多万参与抗洪,但是奈赵老天爷实在太狠。 一点面子都不给,其洪水的威力,已经是超过了人力所能抵抗的! 楚行估计着,哪怕是这一次没有形成大范围的洪涝,但是受灾的民众恐怕也得达到两百万以上,至于因为洪水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那更是无法估量。 抗洪救灾的费用,恐怕之前准备的五百万两银子都不够了,怕是要千万两起步! 楚行想到这,就是把报刊司的人给叫了过来,然后给他们下达了一个指示,让他们重点报道这一次的抗洪救灾! 当然了,报道需要有侧重点! 侧重大乾官方的高效组织,抗洪军民的牺牲精神。 搞几个突出的官员,军人,百姓的形象,重点描述他们为朝廷,为百姓奉献牺牲的精神,从而号召全国百姓团结起来,一起共渡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