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知青点(1 / 2)

还没等二牛叔叫人把他们送到知青点,大队书记苏长胜和大队长苏有德过来了,二牛叔给他们指人,几人连忙做了自我介绍。

大队长等他们做完介绍,喊上旁边站着的裴松。

“裴知青,正好你带着他们去知青点,你们先自己看着安排。”

裴松过来也是为了接新知青,他走上去帮着几人拿行李,幸亏他多喊了几个人过来,这些人行李真不少,尤其是那个漂亮的女同志,其他人就一两个,就她脚边放着四个大箱子,也不知道她一个女同志是怎么带来的。

这他就没想到了,不管是什么年代,美人总是有特权的。不管谁看到大美人有难处,总会上去帮一把,甭管人家是不是高傲,帮完忙听到一句轻声的道谢,献殷勤的人还会觉得自己荣幸。

反正这会儿几人帮宋词提着箱子,也没人抱怨她东西带的多,一个个还高兴的很。

宋词的行李都被别人抬着了,她也没有自己甩手走,和李芳芳一起抬着一个大包裹。

李芳芳很开心,虽说她一个人也能抬动她的包裹,但宋词帮着一起抬瞬间轻了不少。

没想到一向高冷的宋同学其实是这么的助人为乐。

————————————

苏卫民刚下班回家,家里其他人还没回来,听他妹妹说队里今天要来新知青,她一会儿想去看。

苏卫民不感兴趣,只回屋放了自己的东西就换了身衣服出来。

他准备去地里看看。

路上遇到几个大娘,看到他纷纷打招呼。

“卫民回来啦”

“又去帮你娘干活呀”

“卫民,公社厂里还招人不?”

苏卫民一一回答,“是,要招人了我一定第一时间告诉大家。”

“哎,那就好。”

“卫民真不错,心里还记着他兄弟们呢!”

等苏卫民走远了,几个大娘嘴里的夸赞就没停过。

“也不知道哪家闺女能有这个福气嫁给卫民。”

“不是说有媒婆替老蔡家闺女问了吗?他们还是同学呢,没看中?”

“啥呀,老蔡家闺女学历是不错,但长得一般。书记媳妇说了,就要漂亮媳妇!”

“看她儿媳妇就知道了,卫国媳妇长得确实俊!卫党媳妇没见过,但听说是文工团的,那肯定也漂亮。”

“说起来,卫国媳妇还没怀呢?这都结婚好几年了吧,咋还没消息呢!”

“怀上了!没看书记媳妇这几天高兴着吗,我一问啥事,她就说大儿媳怀上了,俩月了都”,说这话的是书记邻居张大婶。

“哟,那可好。也挺长时间没见他俩了。”

说起苏书记家,队里就没人不开口称赞的。

书记本人不说,就说家里的四个孩子。

老大苏卫国今年25,在公社家具厂,媳妇是厂里师傅的女儿赵青青。赵青青是家里的独女,结婚后俩人就住在她家里。

老二苏卫党今年23,十几岁就参军了,如今已经是连长,去年刚结的婚,媳妇是他们军队文工团的。

老三苏卫民今年20岁,前两年高中毕业,没多久就留在公社当干事。

老四苏卫红今年15岁,是家里唯一一个女孩子,还在念初中。

要说这四人的性格,苏卫国老实,苏卫党沉稳,苏卫民内敛,苏卫红文静,没一个像他们妈,书记媳妇白秀红当年是大队出名的泼辣媳妇,之前还是他们队上的妇联主任。

但有一点,四个孩子都随了他们妈,那就是喜欢漂亮的。

白秀红喜欢漂亮女孩,平日里看到谁家的漂亮姑娘,她都乐意和人多说几句话。可惜家里就生了一个女儿,且只能算得上清秀。

对俩儿子娶的媳妇,她都十分满意。大儿媳几年没怀上,她都完全没有怨言。

不过这也使得她的眼光被养的越来越高,对小儿媳唯一一个要求就是必须要漂亮。

所以尽管苏卫民都20了,在队里其他同龄人孩子都能走路了,媒婆都踏上门好几次了,她还是没有松口。别看她小儿子不说,眼光更高着呢!

苏卫民到了地里,过去换了他妈。

白秀红看到他过来也很顺手的把农具交给他,她得回去做饭。

苏卫红做饭做的不太好,现在是农忙的时候,可得吃的好一点,要不然没力气。

但她也舍不得闺女出去干农活晒太阳,白秀红觉得她闺女要是再晒黑那连清秀都要没了!

等收工了,苏长盛和苏有德一起去了大队部,苏卫民也要一去交农具,但被大牛叔叫住问了几句话。

等他回答完要走的时候刚好碰到了强子,两人就一同走。

“听说今天要来新知青,这会儿估计到了,去看看不?”快到大队部了,强子问他。

“不去。”

“去看看呗,万一有漂亮知青呢?”强子是苏卫民发小,知道他娘说过必须要给他娶漂亮媳妇,所以打趣他。

苏卫民撇了他一眼,没说话。

“嘿,知道你们家眼光高。”强子知道他意思是没兴趣,嘿嘿笑,却忍不住吐槽,“那些知青都看不上,不会想让你娶个仙女吧……卧槽!”

苏卫民知道他为啥说脏话,他也看到了。

新知青们来了。

等双方走过去了,强子还忍不住回头看。

“卧槽”,强子一肘捅向苏卫民腹部,兴奋道,“你看到没有,看到没有!”

苏卫民拍开强子的手,“看到什么?”

“不是吧你!刚才那是新来的知青们吧,裴知青他们带着肯定是了!有个贼漂亮的女知青你没看到?”强子用一种你没看到你是瞎了吗的语气。

苏卫民没回答,到记分员那里登记交农具,跟强子打了下招呼,往家走。他俩回家的方向不顺路。

而他回家的方向就是来时的方向,快走几步就看见了刚才那队人,他们拿着行李走不快。

苏卫民没有上去帮忙,他和这些知青不熟,也就是个点头之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