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半夜操练?” “说特么有毛病啊,这等风雪严寒的天气,半夜爬起来操练?” “你还别说,真有这可能。据说右屯卫的操练强度天下第一,时常搞这种半夜集结的把戏。” “说起来人家能够百战百胜,那也正是平常时候严格操练的结果” 左右将校低声议论,紧迫感略有放松。 然而未等多久,右屯卫那边再一次闹出动静,“呜呜”的号角声穿透风雪隐隐传来,长孙嘉庆面色大变。 这是冲锋的号角啊! “赶紧各部就位,长矛手列于阵前,盾牌手在后,弓弩手准备!” 长孙嘉庆急忙下令,全军迅速按照命令列阵。只不过这些兵卒大多都是家中奴仆、庄客、佃户,夹杂着少许私兵,平素根本没有经历过战阵,名副其实的乌合之众。闻听命令,各部奔向自己的阵地,期间杂乱无章、人仰马翻,混乱一片。 长孙嘉庆一张老脸黑如锅底。 就这等乌合之众,一旦右屯卫骑兵奔袭而来,岂不又是一场惨败? 好在等了大半天,这群乱七八糟的兵卒终于各就各位,严阵以待,右屯卫却迟迟不见踪影 “娘咧!这右屯卫当真有毛病,到底打不打?” “你特么还希望他们打过来?” “说的也是” 兵卒将校们严阵以待小半个时辰,再次松懈下来。 长孙嘉庆却不敢掉以轻心,一边派遣斥候偷偷接近右屯卫营地查看清楚,一边心底安置琢磨:难不成这右屯卫是想玩一出打草惊蛇,将他长孙嘉庆变成惊弓之鸟,疲于应对,然后趁着自己麻痹之时突然一击? 疑兵之计? 嗯,一定是如此! 那房俊兵法谋略未必有多么精明高深,但奸诈狡猾之处却无人能出其右,自己若是麻痹大意,导致全军皆被放松,搞不好下一刻右屯卫的骑兵便能倾巢而来! 如此,右屯卫那边越是声势汹汹、始终不动,长孙嘉庆越是杯弓蛇影、如临大敌! 他连续下令:“所有人不得回营歇息,斥候前出至玄武门外,严密监视右屯卫之动向,稍有异常即刻回报!各部将领、校尉听令,若右屯卫骑兵突袭,则自行推入大明宫内,依托宫阙殿宇展开反击,万不能被一冲而散,导致大明宫落入右屯卫之手!” 大明宫建于龙首原上,乃是长安附近之制高点,一旦被右屯卫占据,其天下无双的骑兵可肆无忌惮的冲击东边集结于通化门、春明门附近的关陇军队,导致长安外围战场形势逆转。 “喏!” 麾下将校也尽皆忌惮右屯卫的战力,不敢疏忽,赶紧号令各部严阵以待,不得松懈。 结果全军数万人全副武装、枕戈待旦,直至天明,右屯卫依旧没有发动突袭之迹象 长孙嘉庆浑身疲惫,但精神矍铄,对左右说道:“幸亏本帅决断英明,严令全军戒备,没有给予敌人可乘之机。否则昨夜右屯卫必然趁夜突袭!” 左右将校连连颔首,唯唯诺诺,心中却不以为然:右屯卫折腾了半宿,却是半点进攻的迹象都没有,军中兵卒反倒是被您的命令害得一宿没睡,又饿又困,士气低迷。若是现在右屯卫偷袭一波,咱们必定伤亡惨重,却不知您还会怎么说 高侃率领三千精骑,一人双马,过泾阳之后横渡泾水,折而向南,将速度提升至极限,一路沿着官道风驰电掣一般疾驰,直扑东渭桥。沿途自然也有关陇军队驻守各处要道,但自昨日房俊率军虚晃一枪反身强渡渭水抵达长安城下之后,这边的军队便开始撤离,都集中之灞桥以西地域,准备迎接房俊的突袭。 故而高侃一路向南,几乎未遇到像样的抵抗,轻松抵达东渭桥。 东渭桥建在泾水、灞水、渭水三水汇流之处的东边,高陵境内,三千精骑风卷残云一般自高陵城外驶过,高陵官员吓得紧闭城门,一边试图派人向南渡过东渭桥前往长安禀报。 然而高侃一路疾行毫不停歇,抵达东渭桥时,高陵派出的报信人早已被挡在大军身后,只能远远的看着三千骑兵自宽敞坚固的东渭桥上,横渡河面宽大一里的渭水 过桥之后,三千骑兵沿着灞水狂飙突进,直扑灞桥。 至此,才有驻守的关陇军队察觉到这一支全力突袭的骑兵,匆忙向灞桥附近的军队汇报。 共有三万军队驻扎灞桥附近,负责此处防御的正是河东柳氏的家主柳刚。 前些时日长孙无忌一通威逼利诱,河东诸家都派遣兵卒前往关中参战,河东裴氏、河东薛氏、河东柳氏等等名门大阀尽在其中,但唯有河东柳氏是由柳刚这个家主亲自带兵前往。 长孙无忌为了千金买马骨,任命柳刚负责灞桥之防御,由京兆韦氏从旁协助,对此柳刚深感满意。 灞桥位于长安以东,乃是出入长安必经之路,各路由河东赶赴前来的军队、粮秣辎重都必经此地进入长安,所以负责灞桥之防御彰显了柳刚的地位。 通化门、春明门外猬集了超过十万关陇军队,东宫六率绝无可能穿过这些军队之营地威胁到灞桥,所以此地又是整个长安城最为安全的地方。 这对于做梦都想着提升河东柳氏地位与影响力的柳刚而言,简直就是天赐良机。 没看到脸京兆韦氏这般的关中大族都只能成为自己的副手么 至于河东柳氏的外甥女婿晋王殿下,现在柳刚根本懒得去管。那位殿下也不知发了什么疯,分明只要答允了长孙无忌便可一步登天,达成朝思暮想的争储大计,结果却莫名其妙的予以拒绝,如今被圈禁府中,性命危在旦夕。 既然这个外甥女婿靠不住,那么河东柳氏的前途就只能自己去争取 然而昨日之长安传来的消息却将柳刚吓得不轻。 房俊率领数万精骑奔袭数千里回援长安,防御中渭桥的长孙恒安悍然拆掉桥梁,使得房俊所部只能折而向北直奔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