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去了应当做什么好,毕竟儿郎也是有自个儿的事忙碌,几年前娶亲,估摸着再过两载也要生儿育女,有心相助,但又怕再添许多麻烦。 说自己做了半辈子苦活计舂糯米,总该是身强力壮,但今年闪腰的次数却显然比往年多不少,这么一来,原本想要拿来劝媳妇的话语,也是哽在喉中,迟迟不知该怎么说起。掏空一辈子认识的寥寥百来个字写了封家书,但每逢走到驿馆时候,双腿却恰如是灌铅似的,怎么都不听使唤,七尺汉子,说起这事都觉得羞。 说距铺面外头区区几百步,一户人家中接连害病,仅是剩位六七岁的孩童,有心相助,可这些年实在剩不得家底,儿郎又在京城之中,总要预备着些银钱留待不时之需,不过是能时常半请半挟,来家中吃上一餐饭食,趁城东市集中有便宜布的时节,帮这孩童添身衣裳。 种种事掺杂到一块,怎么都觉得不舒坦。 道童从头到尾听得不甚仔细,两眼眯起朝荷花塘中看去,许久之后才是蹙着眉头道,“既然是写了书信,为何不送,有些话还是儿女听到耳中才知晓爹娘是如何想的,何苦自添忧扰,师父就时常骂我几句,可这些年来,除了不让我随意下山之外,我从没埋怨过。” “兴许吧,这家书小道长帮我瞧瞧,里头有无错字。” 汉子将书信推到道童眼前,憨厚笑过两声。 风来荷塘动。 道童突然想起山间那个被自己骂成老牛鼻子的便宜师父,好像看自己的时候,就像是汉子看向那纸书信。 他说天下何地不见道,三尺无神明,三尺有大道。 从飞来峰到夏松京城,其实也不过纵身之间。 糯米糕铺面外蹲在街角的孩童眼前多了一位岁数不相上下的道童,手上捧着自家师父给自己好几年的银钱,放下银钱后又觉得不妥,又是掏出枚布包来,不由分说戳破孩童指头滴了两滴血,滴在布包上头,当着孩童的面将银钱塞进其中,而后身形烟消云散。 与此同时,京城城门之外,也多出了一位道童,掂着那枚家书,一字不改。 此番下山道童只吃了半块糯米糕,还是觉得挂糖霜米醋的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