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女生耽美>大明秘史> 第五章册封太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章册封太子(1 / 2)

朱高炽见朱瞻基在校场比箭初露锋芒,并深深见爱与朱棣,大为高兴。

自从做了世子,这三十几年来没有一天不是如坐针毡的。

父皇不疼爱,兄弟又觊觎自己的位置,自己整天提心吊胆的,生怕这世子的名号被剥夺。

如今好了,终于可以松口气了,看朱棣疼爱长孙的程度,这世子的位置应该可以保住了。

世子妃听闻朱瞻基在校场的事情也是十分高兴。

这世子妃自幼聪颖贤惠,待人和睦,在洪武二十年被选为燕王世子妃。因她行为端庄,深得朱棣和徐皇后的喜爱。

世子妃也知道朱高炽不被朱棣所疼爱,

朱棣曾因朱高炽身体太过肥胖行动迟缓,而命人削减世子膳食的供应,并进而打算更易世子。

世子妃得之后不仅从精神上去安慰朱高炽,而且连夜进宫向皇后哭诉,最终保全了世子之位。

当下,世子妃便与朱高炽商议,要带朱瞻基进宫看望徐皇后,希望能通过徐皇后再坚定一下朱棣立朱高炽的态度。

徐皇后自从哥哥徐辉祖被削爵囚禁之后,一直郁郁寡欢,如今见到世子妃带着孙儿进宫,不免高兴万分。

朱瞻基见到皇祖母便即跪下:“孙儿给皇祖母请安。”

“哈哈,好,好,来,孙儿,到皇祖母的身边来,让皇祖母仔细瞧瞧我的孙儿。”徐皇后拉起朱瞻基的手,和蔼的端详着。

世子妃见徐皇后如此疼爱朱瞻基,自然也是十分高兴。

朱棣听得世子妃带着孙儿过来看望徐皇后,即带着马云一起来到徐皇后这里。

世子妃和朱瞻基见朱棣进来了,忙跪倒请安。

朱棣道:“孙儿呀,来,到皇爷爷这里。”

朱瞻基道:“是,皇爷爷。”

朱棣看着这乖巧的孙子,越看越是喜欢道:“朕的孙儿以后必是一太平天子呀。”

朱瞻基虽是年幼,但听闻朱棣这样说,马上又跪倒:“孙儿谢过皇爷爷,孙儿一定会用功学习的。”

世子妃也是高兴,因为这种指明将来统嗣所在的话,无疑对巩固世子地位是有很大益处的。

朱棣道:“孙儿呀,皇爷爷问你,要是发生了水旱灾害,百姓们要靠什么生活呢?”

朱瞻基想了一想道:“靠的是朝廷的恤民之政。”

朱棣听后万分赞赏,心想此孙今后必有大用,真是我大明之福呀。

自从那日金忠和朱高煦提及立太子一事以来,朱棣一直在思考着究竟立谁,毕竟这是关系大明千秋万代的大事。

太子虽是仁孝,但朱允炆不是也很仁孝吗?结果呢?朱高煦的话有道理呀。

朱棣是明白朱高煦说这段话的意思的。

那就是只要立了世子做太子,那他朱高煦就会在朱棣百年之后也学朱棣起兵造反。

朱棣是很了解这个儿子的,如果真的选了世子,那如何安置朱高煦也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

选高煦的话,但高煦行事鲁莽,这是君王大忌呀。

朱棣想到了金忠说的话。

金忠说,道衍临走的时候曾经有所交代,要是在立太子一事上,有什么犹豫,可以找几个最信任的大臣商议。

于是,朱棣便要马云传邱福、解缙进宫。

邱福为人朴实憨厚,十分勇猛,对朱棣又是十分忠心。所以朱棣即位后,大封功臣,将邱福排在首位,封为淇国公。

解缙自幼颖敏绝伦,初入仕时,常侍□□左右。

□□私下曾对解缙说,与其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可见当时解缙受器重之程度。

靖难之役时,解缙连夜出城迎接朱棣并为朱棣起草即位诏书,深受朱棣器重。

当下,邱福就说道:“皇上,臣认为二皇子最合适。”

邱福等武将原是追随朱高煦东征西讨的,是同朱高煦一起出生入死的患难战友,当然希望朱高煦能继承皇位,以巩固和提高他们在朝中的地位。

邱福接着道:“皇上,论战功,二皇子战功赫赫;论文采,二皇子满腹经纶。可谓文武全才。臣请立二皇子为太子。”

解缙道:“皇上,所谓贤王,是那种孝友仁慈、为藩国之长的人。二皇子虽是勇猛,但欠缺一份仁厚。世子仁孝,天下归心,请皇上慎思。”

天下归心?

朱棣听后默然不语,深恼解缙词语。

原来这朱棣是极为疑心和敏感之人,仁孝能使天下归心,朱允炆仁孝,那意思是他得了民心,朕把他拉下来取而代之就是违背了民心?

解缙看朱棣脸色不对,马上跪下道:“皇上,臣还有一策。”

朱棣道:“你说来与朕听听。”

解缙道:“皇上,看皇孙,一个好皇孙,至少可保我大明三代基业。”

朱棣闻听解缙此言,眼前一亮,脸上露出了赞许之色。

邱福和解缙看到朱棣这样,便知道立谁做太子了,当下二人皆默不作声。

翌日早朝。

朱棣命马云宣读圣旨:立朱高炽为皇太子,世子妃为太子妃,朱瞻基为皇太孙,择日举行册封仪式;并封朱高煦为汉王,封地为云南;封朱高燧为赵王封地为河南彰德。

朱高煦原以为太子之位非自己莫属,况且已有父亲的许诺,没想到父亲竟立其兄朱高炽为太子,当下十分恼怒。

而更可恨的是将他封国云南,这云南远离京师,形同发配,一旦去了,那就真的要与帝位无缘了。

只要留在京师,就可以与其他大臣联手打击太子,只要保持住父皇对自己的赏识与支持,就有希望最终击败太子,夺位成功。

想到此,朱高煦遂大声嚷道:“父皇,儿臣何罪,斥我万里。”

朱棣一旦下定决心立了高炽,便要想法周全他、保护他。

高煦无赖,若是留在身边,恐生祸患。所以要将高煦封国云南,就是要使其远离京师、避免与太子争位。

如今听得高煦如此无礼,朱棣大怒便要幽禁朱高煦。

谷王、李景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