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矫正过去的错误,他花费了至少十倍的时间。 经明以道,文以通理,错漏之书,不应成为寒门子弟科举之途上的绊脚石。 唯有身受,才能感同。 为此,他不惜冒险上言‘书同文’。 道统之争,最是血腥,不论哪个学派,都希望成为显学,如果能得到朝廷的背书,该学派必定一飞冲天。 范仲淹很清楚这份札子会掀起怎样的巨浪,为了获得‘话语权’,各大学派必然‘不死不休’。 而身为这件事的挑动者,他又岂会置身事外? 群起而攻之,也不是不可能。 他在雎阳书院求学的事,又不是什么秘密,如果事情真的发展到那一步,除了雎阳学院出身的,其他学派很可能对他聚而攻之。 ———————— 不装了,我摊牌了,我就是范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