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名次不高,他最终只得了一个许田县县尉的差遣。 淳化三年(992),丁谓及第,不同于胡则,丁谓是甲科及第。 彼时,丁谓恰好客居许田县,也正是这时,胡则结识了丁谓。 官场最是现实,虽然此时的胡则已然授官,且还是丁谓的前辈,但人家丁谓是进士科一甲。 胡则拿什么比? 因此,在结识之处,胡则就放低了姿态,不仅好吃好喝的伺候,还送给了丁谓一套银质的酒器。 后来,丁谓也没忘记这位第一个给自己送礼的人。 随着丁谓一路青云平步,胡则也坐上了快班车。 毫不客气的说,胡则能有今天,靠的就是丁谓一路提拔。 结果,在丁谓上任前夕,杭州市舶司衙门却出了事。 北宋时期的市舶司不比南宋,尤其是宋初这会,市舶司衙门并没有特地设置主官。 杭州、明州、广州市舶司主事,通常都是由当地知州兼任。 比如范仲淹的岳叔父李昌龄任广州知州时,就兼任了广州市舶司管事。 众所周知,海贸利润极高,作为市舶司一把手,恐怕很难忍住不伸手。 李昌龄任广州知州时,就没少贪。 同样的,胡则也没能忍住。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如果不在杭州知州的任期内多捞一点,岂不是浪费了这么一个大肥缺? 然而,胡则千算万算,也没算到一点,如日中天的丁谓,竟然会来市舶司主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