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时过,冉大娘让服务员见缝插针给宋巧送来吃的。 一碗豆角虾粒浇头的拌面。 “这会已经进入第三趟了,中午这阵快过去了。” 服务员让宋巧再坐会儿,吃完这顿,前面就忙活差不多。 她转身要走,宋巧叫住她:“冉大爷的三个儿子不去帮忙的?” 服务员像是听见什么好笑话似得:“要是其中一个去帮忙,冉大爷也不会天天担心手艺会没落。” “不过最近好像有个中年男子常常过来看望冉大爷,长得五大三粗的。” 服务员惦记店里没人,她飞快说完,冲着宋巧笑着然后跑了出去。 大哥比自己想象要积极。 而且看样子冉大爷也不反感,到冉大爷回后院休息的时候,宋巧主动提了一句。 冉大爷乐呵一笑,脸上的骄傲和优越是怎么也掩盖不住。 “你大哥有心了,也是个能吃苦的,不过……” “不过得忙活过这阵子,不要粮票实在是太好了,我还没适应。” 说着,他朝宋巧伸出自己因多年操劳而指关节粗大且老茧一片的双手。 “多年没烫这么多水泡呢。” 一旁的冉大娘心疼给他拿出自家泡的药油。 “有啥好得瑟的!一把年纪也不知道爱惜自己。” 大爷高兴斜了大娘一眼,温柔说着:“你懂个啥?” “小宋,等我这边掌握好节奏,我就收你哥为徒。” “你说的对,冉氏饭馆不管落到谁手里,我们冉氏菜的魂不能断!” 他看开了,宋巧心里也松口气。 “现在什么菜卖的最好啊。”她换个话题,聊起家常。 说到生意,两口子嘴角就没下来过,嘴皮子一翻不知道累的。 宋巧竖起耳朵认真聆听着,心里也在打总结。 面食这类是最好的,一人一碗,八毛到二块的,一顿的伙食就解决掉。 家常菜一般是晚上吃的人多,点香煎小黄鱼的偏多,人均三四元。 总结下来一天能赚个五六十的,抛出各项成本净利润在十五块左右。 别小看这个数额,一月下来也有四百多,他们这种小饭馆就算在公私合营之前也挣不了这个数。 当时能糊口就不错了。 冉大爷说着高兴,非得要冉大娘给他打二两酒。 看着靠墙的酒罐,宋巧好奇:“喝酒的多吗?” 冉大娘:“不多,大家都被弄怕了,就算有心也没胆的,大部分人不敢呐。” “有啥不敢的,咱们已经弄到试点的牌子说明环境已经开始松活了,那咱们就有义务推陈出新让大家感受新气象。” 这话没毛病,冉大爷咧嘴笑着,冲她竖起大拇指。 “我觉得小酒馆模式就挺好的。” 宋巧的话让冉大爷好奇:“啥意思?” “过去不说有就小菜喝几两的吗,只要咱们的酒好,咱们也可以这样做。” “一人规定三四两左右,拿个小盅,在炒两个小菜。” 这是过去的夜宵方式,坐在一块都是熟人,喝上小酒聊些时事或者家常,一般到九、十点人就散去。 “小宋,你这法子不错,还可以增加我们晚上的销量。” 见老两口不排除自己参与炒菜馆的事,宋巧又提出另一个想法。 “咱们的拿手好菜得出名,不光是在这片,得在滨海市出名!” 冉大爷瞳孔一紧,只觉得自己听的是热血沸腾。 他赶忙问:“怎么个办法?” “限量!” 老爷子听完,肩膀一松,觉得体内的气瞬间就泄了。 他咂摸完嘴里的酒味,连连摆手:“不行,不行。” “有人乐意吃,咱们就多卖点,明明就有咋还让人家不吃了。” 宋巧让他别着急。 “大爷,要是有人告诉你南城墙那边烤鸭每日只有二十只,你好不好奇?” 冉大爷没懂,回到自身然后认真点点头。 “那肯定高低也得去尝尝。” 宋巧双手一摊:“咱们也是这个道理。” “鸡丝馄饨每日限量八十碗,肯定有人上门尝尝,到门口发现。” 宋巧做出抬手远观的模样。 “咦,这家炒菜馆还不要粮票的,那除了鸡丝馄饨,其他也得尝尝。” 她模仿客人滑稽的表象让老两口哈哈大笑。 冉大娘笑出泪花,忍不住和老伴相视一眼。 这姑娘要是自己的孩子就好了。 两个想法大约一致,冉大爷想得更深,他晓得这炒菜馆交到宋巧手里就不会垮的。 冉大爷接过她的话,自卖自夸起来:“除了鸡丝馄饨,冉氏还有其他特色菜呢。” “您选两样,不要太多,不然政府那头咱们也不好交代。” 人家给你机会,你倒卖弄起商人的心思。 宋巧比他们更懂收敛,老两口频频点头,心里也有安全感:“按你说的。” 为了限量菜和小酒馆的事,宋巧多在滨海市呆了几天。 一到周末,两个孩子就急冲冲敲着林倩家的门。 一会叫着妈妈,一会叫着舅妈。 因为姑姑来了,宋靖睡在客厅里,先听见敲门声,穿起秋衣秋裤就跑去开门。 除了两个妹妹,还有苏母和苏父两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