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女生耽美>麒麟卫日常> 所谓轻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所谓轻薄(2 / 5)

如今弟子也是太医院的掌院了,等闲请不到他出马。也就是老交情才如此亲近。

“如此便罢了,黑山进贡的凉蜜到了。朕派人送些去,正好让她尝尝鲜。早晚各饮一杯,好的快些。”

“是。”

桑榆恭敬应了。

昭帝感叹道:“朕有时见你,总有物是人非之感,当年的一个小娃娃,如今承继麒麟卫令,成了一方之主了。只是,朕至今也不知道当初的决定是对是错,怕误了你。”

桑榆敛目不语。不用猜就知道昭帝接下来要说什么。

“朕跟你父母都绝非迂腐之人,他们不催你,朕只好做这个恶人,你的婚事还是早早打算起来。明明是天之骄子,却过的比庙里的和尚还清苦,你信不信,再过两年,就要有人给你送男宠了!”

“现在也有人言臣是断袖。”桑榆冷静的提醒热衷于给自己做媒的小舅舅:“男宠也有人送,我没要,占地方。”

“你!”

昭帝看他油盐不进的样子,不知怎的火蹭的上来了,又想到了什么,压了压脾气:

“就算不成婚,不言子嗣,可你身边一个人都没有,他们岂会放心?”

桑榆不着痕迹的往后退了两步:“太皇太后倒是给您安排了不少人,陛下可觉得贴心?”

昭帝一噎,知道这混货在这堵着他,大手一挥:“那不一样。”

“可在臣看来,一样的。”桑榆诚恳道:“臣不想自误,也不想误了旁人。”

“……!”昭帝看着他,桑榆肖父,生的极好,他父亲当年也是傾动京城的人物。桑榆比之其父,容色更甚。

明明该是意气风发的少年儿郎,却如同雪山顶上的琉璃花。清冷的不屑沾染凡尘一点烟火,那样的强大漂亮。可不知道在某一个瞬间,手指一戳便会碎裂。

若不是当年徒生的那场变故……昭帝心下一软,也不欲再逼他了。

“梦魇还是严重么?南国巫医进献的方子可还有用?”

“倒也能安眠一二。”桑榆神态自若的答道。那么多剂量引人昏迷的香料,没用才怪了。只可惜醒来之后头痛欲裂,倒还不如不用。不是处长之法。

昭帝眸中难掩失望,那就是没用咯?当年国师曾言,圣珠与北漠王族渊源甚深,贸然启用风险极大,即便得以续命,恐也要付出代价。

夜难成寐,梦魇缠身,兼有英年早夭之兆,这是国师为桑榆下的批言。这些年来,桑候夫妇遍访名山,以期改变独子的命格,终无所获。往北漠派去探查的暗卫也不过得了些皮毛消息,终究是没什么助益。

他实是不忍,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要迎接这样的命运。

昭帝按着额心:“ 那个吞了圣珠的小娃呢?

“臣不敢擅断。只把人暂时安置在诏狱内。”

昭帝舒了口气,不管怎样,总算是一场契机。

“也好,不过圣珠一事,兹事体大。你当真有把握是那小娃儿吸收了圣珠?”

“这也是臣的疑虑所在。”

昭帝直起身,放下手中的茶盏。

“臣亲眼见到圣珠被她握在手中。”桑榆说着,向昭帝摊开掌心。

只见桑榆五指张开。那掌心赫然躺着一条红线,自上而下。仿佛利刃一般,劈开了整个掌心的纹路。

桑榆低眸淡然道: “她掌心生出了和臣一样的红痕。不过后来便消失了。”

这可了不得!昭帝忍不住想,难道这要预示着那小娃将是和桑榆一样的命运……那桑榆这孩子的事情岂不是毫无转机?

昭帝皱眉道:“那你可曾感到有何异样?”

“并未,”桑榆注视着掌心的红线:“只是臣心中尚有疑虑。

当年臣用了圣珠,实为无奈之举。就连薛老神医可也不知道圣珠到底该如何服用。若不是后来机缘巧合。圣珠被莫名的吸收,臣也不可能捡了一条命来。

只是,那孩子跟臣的情况并不相同。

桑榆淡淡道:“她非将死之人。”

他让大夫给她诊治过。那孩子身体不并不算好。可是除了身体有些亏损之外。却并无其他急症。即便是吸收了圣珠,也无脉息充盈之相。

“可臣又很确定,她的确吸收了圣珠。便是身上的味道也跟臣当年一模一样。这样的奇遇世人少有,圣珠一事又牵涉甚广,所以臣请陛下示下。”

“行了,此事朕知道了。你尽管放手去办。只是朕要提醒你一句,当初国师便说过,圣珠启用,福祸难料。谁也不曾想到世间竟然会流落出第二颗圣珠。

朕向来不信鬼神之说,可朕也担心,怕是与你的命数有所关联。一切还是小心为上。朕已经命人飞鸽传书前往南疆去招薛神医回来了。在此之前,那个孩子你还是放在身边为妙。”

桑榆颔首:“臣也正有此意。”

“行了,此事先按下不提,你先看看这些折子。”

总管太监毕恭毕敬的把折子呈给了桑榆。

“是两浙巡抚刘守德的进言。说是黄河淹没,百姓苦不堪言。寒窗学子大都居无定所。以至有颇多怨言,他愿倾尽家财给学子们盖一座黄河书院,为我国朝选拔良才。”

昭帝接过奉上的茶水,闭目慢饮,神色晦暗不明。

“说说。”

桑榆合上折子,依旧是风轻云淡:“修盖学舍自然是好事。刘大人此举一出,两浙路学子人心尽归收拢了。”

“是啊,”皇帝淡淡道:“这学舍还没盖起来,便已经有人铺天盖地的做起了赞扬文章了。洋洋洒洒,从两浙一路传颂到京城。”

桑榆晒然一笑:“据臣所知刘大人官声极好。先前任甘肃巡抚时主理赈灾事宜。卸任之时当地百姓哀泣挽留不止。单是万民伞就有数百之多,看起来官声极好。”

他话锋一转:“只是臣心中疑虑。据臣所知,这位刘大人去年才被陛下提拔两浙巡抚,想要大展拳脚不足为奇。可是据臣所知,刘大人出身平平,何以家资充裕?”

昭帝重新把朝珠拿在手中,慢慢拨了一圈。

“让你的人,好好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