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日,一大早各家各户就热了灶炉升起炊烟,准备晚上的年夜饭。
城门处,沈芸英从天黑等到天蒙蒙亮,已经站了半个时辰了。
沈逸和朱氏率着一群家丁站在她身后。
朱氏早在心里骂开了,除夕迎棺晦气不说,这么早来等着干什么。她腿肚子都站酸了,棺材影儿都没见一个。
她看向沈芸英身旁的世家公子,心里才好受了些。
能攀上林家,她就暂且忍一忍吧。
春喜见她面色不快,知道她心中的计较,低声讲了自己刚刚听见的消息。
“奴婢听她们说正月初三净觉大师的亲传弟子会在山鸣寺讲经,”春喜眼神示意后边立着的人家,“夫人也可以去听听经,捐点香火去去晦气。”
“亲传弟子?你说的是玄彻?”朱氏有点惊讶,“他终于肯露脸了?”
也不怪她惊讶,只怪此人太神秘。
十年前,净觉大师突然要收徒,贴出一张告示来,消息一出,男女老少不论贵贱都往山鸣寺赶,想要做他徒弟。
那段时间山鸣寺空前热闹,山脚都住满了拜师的人。
最后净觉大师拒了一众人,收了个半大小子做徒,并授法名玄彻。
没人知道玄彻是谁,长相如何。
十年间,玄彻修补抄录了无数孤经珍义,令大魏佛学更盛。他却没有一次站于人前。
如今十年过去,仍旧没人见过玄彻长什么样子。
春喜想了想点头,“好像是叫这个名。”
朱氏是信这些的,否则也不会注重沈府的风水。她这几天都在为停棺之后去晦气的事情发愁,眼下得知玄彻要讲经的事,心中一下有了主意。
雾气渐去,天色越来越亮,迎接的队伍也越来越大。
京城不少人家都派了人来,大多派的是亲侍,少数是家中子弟,也有亲自来的,不过更是少之又少,基本上都是与沈父有旧交,仰慕他为人的人。
他们报了名字,问候了沈芸英,便默默加入她身后的队伍。
毛升自然是自己来的,他瞧见沈芸英身体好转高兴不已,站了大半个时辰也没喊累。
他在旁边侄女侄女喊个不停,与沈父有交情的人听见了都困惑不已,不知道沈将军何时与他相识了。
“原来咱们的校尉大人打的是这个主意,”赵飞抱臂道,“这下子升迁有望了,真是令人羡慕。”
他是沈芸英进京时查她路引的那名守卫。
他视线一转望向林峦之旁边的女子,朝身边人挤眉弄眼道:“做女人就是好啊,从来没有绝路,你说是不是。”
陆国梁听出他话里的恶意,没有答话。
赵飞见他一脸严肃的样子,嗤笑:“装什么。”
沈芸英被景儿搀着站在最前面,记下来了的所有人。
前世来了的这一世也来了,前世没来的也来了许多。
不管这些人是真心还是假意,沈芸英求的就是这样的局面。
“师父认识沈放?”队伍末,一身常服的李静奇怪道。
他和师父徐成今日开始休沐三日。难得空闲,李静本来打算睡到日上三竿,没想到天蒙蒙亮就被师父揪了起来,拖到这儿来了。
“不认识,只见过两面。”徐成啪嗒啪嗒吸着烟,说话时吞云吐雾的。
李静正想问那咱来这儿干嘛,就见徐成朝前面的队伍抬了抬下巴:“你去,巡一圈儿。”
李静不解,但还是听话地一头扎进队伍中。
徐成抽完了一卷烟,李静就回来了。
徐成问:“有什么发现?”
李静摇头,犹豫地说:“毛校尉和沈姑娘的关系亲近,算吗?”
他右脚后撤一步,随时准备躲开师父的敲打。
哪知徐成点了头,“算,当然算。还有呢?”
李静挠头,继续道:“近日坊间说沈将军通敌叛国的言论少了,都在传颂他的功绩,所以今日来了不少人……”
徐成赞赏地看了他眼:“还有呢?”
李静苦着脸求饶:“没了师父,他们聚在一起不是说沈将军可惜沈姑娘可怜,就是在说初三要去听人讲经。”
徐成磕了磕烟斗,抬眼:“讲经?”
“嗯!”
“没想到人还挺多,”手持折扇的白衣少年远远看见人群,停下步子,朝身边的高大少年道,“我还以为就我俩呢。”
高大少年毫不意外,言简意赅道:“这几日有关沈将军的传言有所反转。”
白衣少年冷笑一声:“实打实的功绩竟抵不过空口流言。”
高大少年则想的更多:“这些流言来的快去的也快,怕是有人从中操纵。”
“我爹也这么说。”白衣少年点点头。
“走吧,之后再讨论,我们先去和沈姑娘打个招呼。”
两人走到队伍前面还没和沈芸英打上招呼,就见插着白幡的车队出现在视野里。
“来了来了。”
身后人群开始躁动。
沈芸英在车队出现的第一时间就红了眼眶,眼里浮起雾气。
她靠着景儿,咬着牙,身子因过于悲恸而轻颤,眼泪迟迟未落。
林峦之递出手帕,温声安慰:“沈姑娘大病未愈,切勿藏悲于心,还是哭出来吧。”
少女登时泪如雨下。
两位少年对视一番,看出不是打招呼的时候就没再向前,转身和人群站在一起。
人群除了最初时有所躁动外,很快静了下来。站在最前的少女虽无法发声,但悲痛的情绪却有如实质感染着众人。
不少路人见了这样的场景,知道迎的是谁后也默默驻足。
上一世,沈芸英身体康健,虽然因父亲和景儿的死跌入谷低,但骨子里仍有一股韧劲。就像被打压的翠竹,弯而未折,只要一松手就会迅速打直,茁壮生长。那时林峦之没有撤去谣言,选择将她又打压一分,好做她低谷中唯一的陪伴者。
这一世,她学会伪装,以娇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