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琦的上书得到了赵帝的重视和支持。他让柳琦全权处理对吐蕃的战事。 赵帝这些年也不好过,当年李仲谋和柳琦改革的策略虽然粗暴,但成效显著,当年就减少了2000万的财政赤字成果显著。 但同样太过于粗暴,刀刃向内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压力巨大,当时的朝廷百官,文武大臣,贵族外戚都受不了新政,赵帝性格本就软弱,承受不了各方的压力,只能把变法派踢出汴京。 本想着按照朝廷现在减少赤字的数量,最多五年时间,朝廷就可以彻底偿还债务。 但赵帝却万万没想到,第二年减少的财政赤字就少了500万贯,后面即便是有河套的收益,丝绸之路打通让关中税收日渐高涨,但财政开支却不断提升,今年又达到收支相等的程度了,要知道大赵还有近4000万贯的债务没有偿还,新政的一切效果全部消失了,一切又回到了原本的道路了。 这个时候赵帝才想到了变法派的好处,所以他也想要利用柳琦压一压大赵的保守派官僚,让他们收敛一些,少拿少占一点,要不然的话他又会放出改革派。 有了赵帝的命令,柳琦立马派遣使者来的沙州,陈述战胜吐蕃的困难,汉国和大赵都单独对抗吐蕃人都极其艰难,只有联合起来共同战斗,才能让两国以最小的代价,消灭吐蕃。 汉国的高层讨论之后也同意双方联合共同对付吐蕃,毕竟吐蕃也是一个人口百万的国家,国土面积更是极其广大,而且大部分条件恶劣的高原,实力不可小看,汉国也担心这场战争打成了消耗战。现在多了大赵这个帮手风险就少了一半,胜率也提升了一倍。 于是双方约定了一個同时出兵的时间,同时划分了占领的地盘,汉国得到青塘高原地区,大赵得到河湟一代,这样汉国得到了战略缓冲地,赵国得到了河湟优质的牧场。双方各取所需,而后暗中调兵遣将。 蒸汽历6年5月。 汉国国主徐烨以吐蕃杀戮汉国子民,劫掠汉国商队,对吐蕃宣战。 汉国校尉沙里飞为大军主帅,汉国以三万大军攻向高原。 大赵也以吐蕃杀戮大赵的百姓,发动了对青塘吐蕃的进攻,秦风路集结了10万大军,以张亢为主帅,杀向河湟地区。 吐蕃的唃厮啰这才恍然大悟,自己成为了汉国和大赵的猎物了。 但他反应很快,一方面组织军队在河湟一代抵挡大赵的军队进攻,一方面组织军队在仁多泉城抵挡汉军的进攻,同时他还偷偷派遣使者,想要联络大燕自救。 唃厮啰布置的策略没有错,但他没有想到时代已经变了。 高原,沙里飞带领3万大军来的了仁多泉城下,但吐蕃守将俞龙珂却没有死守城池,而是带着5万大军打算和汉军野战。 仁多泉城是河湟地区的一座重要城池,但吐蕃让天生就不擅长守城,更不要说俞龙珂大部分都是骑兵,他不可能放弃吐蕃最强大的一点。 而最重要的是汉国的火药天下闻名,西庆多座建国的城池都被汉军以火药炸塌城墙攻破,俞龙珂自然要防着这点了。而野战则可以发挥吐蕃人的骑兵优势,给汉军造成更大的麻烦,所以对比一下守城和野战的优劣之后,他果断选择野战。 但俞龙珂的决策让沙里飞感到好笑了。吐蕃人还用以前的目光看待现在的汉军,他们却不知道沙里飞现在军中有72门火炮,128门迫击炮,士兵更是装备了3万支燧发枪,可以说这是天下第一支的全火器军队。 这支军队的花费就超过了百万贯了,这个数字的钱都可以砸死吐蕃人,他们拿什么和自己打。 仁多泉城下,双方军队缓慢靠近,俞龙珂主动出击,派出骑兵展开了冲锋,试图突破汉军的阵型。 “轰,轰,轰” 当吐蕃骑兵靠近的时候,最开始迎接他们的是火炮轰炸,后面就是迫击炮从天而降,吐蕃的骑兵在1里到200步范围内死伤惨重,战场上到处都是战马的嘶鸣和倒下的吐蕃士兵。 然而即便是如此惨重的伤亡,俞龙珂依继续派遣骑兵冲锋,想要突破汉军火炮进攻的范围。 但等他们靠近两百步距离之后。汉国的火枪兵一个个迅速调整了枪的角度,瞄准了吐蕃军队的骑兵。 吐蕃士兵继续前进,但他们进入50步范围,吐蕃的士兵已经开始搭弓拉箭了,就在这些骑士以为自己可以用弓箭杀死敌人的时候。 这个时候汉军营指挥铁如云大叫道:“开火!” “噗噗噗!”几千支火枪同时开火,瞬间上千吐蕃骑兵倒在战场。 “一队后退,二队开火” “噗噗噗!”又是几千支火枪开火,这次吐蕃骑兵靠的更近了,死的人也更多了。 “三队,开火。” “噗噗噗!”就这样汉国的火枪兵以三段击的方法不断对吐蕃的骑兵开火,短短不足一炷香的时间,几千吐蕃骑兵倒在战场上了。 如此猛烈的枪声和火花让吐蕃军队的骑兵瞬间溃散。许多吐蕃士兵被打倒在地,无法再起身。吐蕃人的骑兵攻是在还没有靠近汉军之时,就土崩瓦解了。 俞龙珂震惊的看着自己2万多的骑兵,居然在一回合就彻底败亡了。 俞龙珂不甘心败的如此惨,派出两万骑兵试图包抄前装火枪军队。 但是的沙里飞已经看破了吐蕃军队的想法,他用电报员把军令传给汉军六营指挥。 电报员是汉国新生的职业,这个职业要求极其高,需要懂内力和学会摩斯码,但收入也极其高,每个月有100贯收入,实打实的金领职业。 可以说是整个汉国所有行业当中收入最高的,如此高的收入吸引了整个汉国的百姓学习《五禽戏》,他们也抱着万分之一的希望,想要学会内地加入这个金领行业当中。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普及,汉国当中出现了几百个有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