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月不仅救了她的命,还教会了她何为良善与温柔。
江时月提起裙摆跑向江家,开门的下人看到她后很是惊讶,没一会儿江家的人就都跑出来迎她。
江家大门关上前,江时月下意识朝大门外看去。
门外已经不见时鱼和褚泠渊的身影,只有零散的路人从江家大门前经过。
恍若这几日只是江时月做的一场大梦。
随着父亲往正堂走时,她暗暗摸了摸自己的手背,那里有时鱼施的法术,知道她们还能再相见,她对这几日的事才找回了一些切实感。
她将萧灼的信交给父亲,还略略讲了萧家的事,但没有提起时鱼和褚泠渊,因为褚泠渊交代过她,为免惹起旁的麻烦,最好不要提起他们。
事情果然如江时月所料,父亲很高兴她这个女儿能回家。
其实萧家的事江老爷昨日便知晓了,宫中也张榜公告都城百姓,萧江两家的婚事不可作数,旁的事江老爷也没有多问,连萧灼的信他好像都没有仔细看,只是拉着江时月的手,情真意切地告诉她,家人一直在等她回来,为了迎她回家,还特意为她备了许多的吃食和新衣裳。
连往日里不怎么待见她的主母和兄弟姐妹们,似乎都很高兴她能回家。
所有的困厄都过去了,往后便都是平安喜乐的好日子。
至少,她现在是这样想的。
*
送完江时月,褚泠渊又不见了踪影,时鱼就自己回到西郊的小院,推开院门后正好同站在梅树下的萧灼对上视线。
时鱼本想和他说话,可未等开口,萧灼就慌忙移开视线,只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尖。
搞得好像很怕她一样。
时鱼奇怪地看着萧灼,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就直接回到屋子里。
她给炉子内添了几块火炭,然后跑到窗前的小榻上坐着,想了想,又轻手轻脚地将窗户推开一条缝隙,悄声看向梅树下的萧灼。
萧灼的衣裳外面只披了一件灰色披风,整个人看起来十分的单薄。
时鱼心想,这家伙都不怕冷吗?昨日就一直在那里看梅花,今日竟还在那里看梅花。
她抿唇看了萧灼半晌,最终实在忍不住好奇,出声唤道:“萧灼。”
听到声音,萧灼立刻回了头,瞧见时鱼正趴在窗户的缝隙间看着他,萧灼的眸中闪过一丝惊讶。
时鱼问道:“那红梅很好看?”
萧灼的脚慌乱地挪了两下,眼神也开始闪躲,看起来有些不知所措,半晌,他将自己的眼眸完全低垂,谦卑地回道:“在下只是发呆而已,这就离开。”
说着,萧灼就要转身离开。
他那小心翼翼的模样,弄得像是时鱼想赶他走一般。
时鱼连忙喊道:“我可没赶你走!”
闻声,萧灼迟疑地转过身,不等他开口询问,时鱼便笑着说道:“你过来。”
不知她要做什么,萧灼在原地踌躇片刻,然后才抬起步子,缓缓走向那扇窗。
距离窗子还有些距离他便停下步子,时鱼便将窗户又推开一些,向他招了招手,示意他再靠近一些。
待他走得更近,时鱼才开口说道:“我就是好奇那红梅有什么好看的,所以才会问你,可没要赶你走。”
萧灼未言,但还是垂着眼,一副不敢看她的样子。
她不由得轻蹙眉头,问道:“因为我是妖,所以你怕我??”
萧灼这才抬眼看向她,连忙摇头解释:“不,我只是觉得姑娘应该不想同我多言,所以才......”
“我叫你过来,就是想同你多说几句话。”时鱼打断他的话。
萧灼微顿,再开口时沙哑的声音中多了几分消沉:“姑娘应该已经从神尊那里听说我的事了,我并不是一个好人,为了自己能活下去,可以去祸害其他人的性命,知道这些,姑娘不觉得我很恶心吗?”
时鱼还真顺着他话思忖了片刻。
“为了自己而无视旁人的生死是不对,不过......”时鱼慢声说道:“你这几日做的弥补,也算是你间接为她们报了仇,她们多少都会谅解你一些的。”
萧灼的左手移到背后攥成拳,指甲深陷在掌心的肉中。
“多谢姑娘的宽慰,可有些污一旦沾上,就永远洗不掉了。”他悲观地说道。
时鱼将手臂搭在窗上,歪头打量着萧灼。
从萧灼一直用金面具遮挡脸上疤痕这件事,就能看出他是一个十分自卑敏感的人。
他陷在深深的自责中,以为前路无光,世间万物都会厌弃卑劣的他,于是他也放弃了自己,不管旁人怎么想,总之他要一直怨恨自己,惩罚自己,这样他才会觉得舒服一些。
可人总要往前走才能修正错误和抹平伤口,原地踏步根本改变不了任何事情。
时鱼觉得,她应该拉住在深渊中下坠的萧灼,至少在他去受罚前,让他重新拾回最初的自己。
“于你来说,这不该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时鱼忽然说道。
萧灼缓缓抬眼看向她。
她的目光没有半点闪躲的意思,而是定定地与他对视:“我不觉得你恶心,就冲你十分自责这件事,我就知道你同萧子科和萧煜不同,而且我听江小姐说了,前几日一直是你在照顾她,她也说你是个好人。”
“不,我不......”
萧灼刚想否认,时鱼又打断了他:“若你自责,应当出门去帮助其他困苦的人,而不是把自己囚在院子里,整日的埋怨自己。”
她看不到萧灼面具后的表情,只能猜测他是否被自己的话打动了。
萧灼沉默了一阵,时鱼又问道:“你觉得我是一个喜欢说谎的妖吗?”
他一怔,半晌轻摇了两下头。
时鱼轻笑起来:“对啊,我不喜欢说谎,所以,往事已矣,明日可期,你要相信我。”
萧灼静默地看着她,久久未言。
时鱼突然指向那棵梅树说道:“如果你觉得我说得好,就摘一朵红梅送给我当作感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