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何必这边,跟着隋帝回了东都洛阳,得了空闲便着手制作起了香薰球,果然销路奇佳,只是这手工制作的东西,数量有限,每月也制作不了多少,虽然销路很好,但奈何货源太少,没法赚到太多银钱。
忽一日,从运河浩浩荡荡驶来行船,船上旌旗张扬,朝野内外见了是一片欢呼之声,知道是大将军朱宽征琉球国,打了胜仗回国复命,押着浩浩荡荡的俘虏前来面圣。随后的船只跟着倭国圣德太子,派遣的使团,由小野妹子带领学者、沙门(出家修道者的通称)出访隋朝。使团首领小野妹子献上国书,国书上称炀帝为“海西菩萨天子重兴佛法”,日本此次派遣一批佛僧前来东土学习佛法。国书递上后,小野妹子又向隋炀帝递呈其君主的一封信,信的开头是“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
炀帝看后大为不快,吩咐道“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将小野妹子斥退下去,不过,此时隋正看不惯搅屎棍高丽,也不希望到处树敌。因此,尽管倭国出现这种失礼,隋炀帝仍然启用了洛阳的鸿胪寺四方馆接待日本使团,并敕命高僧负责教育留学生及沙门。
为了给日本沙门经书,崔天师也加入到了抄经书的行列中,每天从早抄到晚,累得腰酸背痛,多有怨言,何必奇道:“不是有印刷本吗?怎么还让你们抄经?”
崔天师无奈的道:“石板或木板印刷的都是比较有名的经书,这样才能卖出去,像佛经里一些偏僻些的经书,市面上是没有卖的,而倭国又想要,朝廷只好指派我们去抄写好了,拿给倭国。”
“原来是这样啊!”何必之前并没有太过留意隋代的印刷术,见坊间也有书卖,便觉得平常无奇,没有当回事,现在听崔天师这么一说,才忽然想起隋代的印刷术还挺落后的,都是采用的石板或木板上刻字来进行印刷,但识字的都是士人,工匠是认不得字的,而士人又不屑于干工匠的活路,这么一来导致虽然市面上有书卖,但书籍品类并不多,一想到这,何必便道:“我倒是有个办法,不用这么辛苦的抄书,而且还能大赚一笔。”
崔天师忙道:“那敢情好,仙师您赶快说来听听。”
“你们把石板换成泥板就好,让制瓷的制作好一块泥板,趁着泥板半干未干的时候,在上面刻上字,然后放到炉里烘干,不就可以像石板或木板一样印刷了吗?这种做法岂非省事的多。”何必给崔天师解释道。
崔天师听了赞道:“果然是个好办法,仙师的脑子就是比我们的强,随便一指点就让我茅塞顿开啊!”
何必笑笑,没有说什么,为什么只告诉崔天师这个办法,却没有告诉他活字印刷的方法呢?因崔天师这人本质上还是个世家公子,并非如后世的毕升一样是个工匠,不可能费那么多力气去挨着试烧每个活字,就算他肯,可这隋朝的工人识字水平,比起毕升的宋代来也是差了太多,因为科举考试还没有兴起,平民百姓还没有意识到识字的重要性,还没有后世的那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认知,所以也就没有人可以配合他完成活字的校验和排版,而这泥板的方法,却是更加适合现在隋代的科技水平和整体的人员素质。
既然得了何必的传授,崔天师自然高高兴兴的跑去安排制作,当然要做就做大的,不可能只是印刷一些佛经,《四书五经》这些儒家经典,考试要用的东西才是硬通货。
本来抄经这事,都是安排一人抄一本经书,这样熟能生巧,抄第二遍时,就会快许多,朝廷组织这么多人来抄书,不可能只让他们抄一本给日本就完事,所以规定按照经书的字数多少来定量,字数多的最少也要抄三本,而字数少的最多那可能就要抄十本了。
崔天师得了何必的指导,也不去鸿胪寺抄书了,高高兴兴的将自己要抄写的那本经书,借了出来,按照何必教的办法,在泥板上写出经书,交制瓷工匠烤制出来,铺上宣纸,刷刷刷的复印了起来。待纸张晒干后一装订,一本经书就印刷好了,虽然之前费了些功夫,但总体来说,可是比手抄经书快了许多。
待崔天师将印刷好的经书拿回鸿胪寺一宣传,立刻就让这些抄经的士子们沸腾了,纷纷让崔天师也给安排制作,随也不想浪费时间抄好几遍同样内容的经书,这么一来相当于无数的人免费给崔天师打了一场工,还落了崔天师一个大大的人情,
过了段时间,待某些有头脑的人反应过来后,两京周边好点的制瓷坊,做泥板的工匠却早已被崔家都包圆了,只这一笔收入就让崔家赚了个盆满钵满。
因有了这泥板印刷的经书,原本要给日本沙门的经书,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便早早到了他们的手里,倭国使团也就没有了再继续留在东都洛阳的理由,隋帝修国书一封派文林郎、鸿胪卿掌客裴世清率领代表团十三人回访,小野妹子伴同归国。
倭国使团一走,这隋炀帝就又坐不住了,又找了个借口出塞巡视长城。命将作监做个更大的行宫,这次将作监给隋炀帝的行宫设置成木制的六合城,城上载有枪车。每次停下驻宿,则把车辕朝外作为外围,内布铁蒺藜;再安设弩床,都插上钢锥,锥向外;上面装置旋机弩,用绳子系在弩的板机上,只要有人触动绳子,弩机就旋转,向触动的方向发射。在弩外周围又布置能弋射的短箭,并装设铃柱、木槌、石磐用来报警。做好后,隋炀帝这才耀武扬威的又去塞外炫耀了一番。
裴世清与小野妹子从东都离开后,便坐船直下江都,两人待了有一段时间,彼此也算是熟了,在船上闲来无事,两人饮酒作乐,杯酒交错之间感情越发的好了,小野妹子便从裴世清手中提前将隋炀帝给的国书拿过了一观,这么一看不由吓出了一身冷汗。
因隋炀帝觉得倭国给的国书甚为无礼,所以回的国书便也毫不客气,通篇都是上邦大国对小国的呵斥之语,小野妹子心道‘这国书拿回去要是被天皇看见,定然是勃然大怒,影响到邦交事小,搞不好,就连自己和裴世清的性命都有可能交代出去。’
小野妹子看了国书后,心里愁得都快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但却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能解这燃眉之急,此时眼看着船只就要到了江都,不可能再回转东都请求隋帝重写国书,而且就算自己愿意这么做,裴世清多半也不会同意,无故回去裴世清还怕掉脑袋呢。
好在裴世清没有看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