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女生耽美>我在隋唐练科学> 尔虞我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尔虞我诈(2 / 2)

,状如水银在鸟翮中。”鸟翮是禽类的羽毛管,从描述来看,可能是较粗的羽毛管。用粉末状的硝石(KNO3)与蚌壳粉(应含有CaCO3和有机物如蛋白质之类),密封置于羽毛管中,在华池(醋酸溶液)中浸泡,使羽毛管中的粉末变成胶体溶液(成水),然后做一“珠模”,将胶体物质“泻珠模中”,“凝之成真珠””

向海明还是半信半疑,道:“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这些古书你都记得?”

何必摸了摸鼻子,道:“不蛮你说,我穿越到这,就曾想过造假珍珠来卖,所以用随身带的电脑搜索了一下,这才知道被当做渗透膜使用的羽毛管 ,一是利用羽毛管的作用类似于“渗透膜”,只能有醋酸进入管内,而管内物质不会渗出管外,是利用了“单向渗透”的原理。虽然水法炼丹中早有这种做法,但一般都用竹筒削去外皮,其渗透效果可能不如这种羽毛管,且羽毛管的密度在酸性溶液中变大,可容分子大小的物质进行单向渗透,这简直就是古代的“分子筛”;二是羽毛管半透明,可以“向日看之”,以观察反应进行的情况。这一点在炼丹术中也是极少见的。但确实蛮有效果,我还是试验出来了几颗。”

向海明想了想道:“就算你说你用这书上的方法做出来了假珠子,可羽毛管能有多大,怎么也做不出我这般大的夜明珠吧?”

何必点了点头道:“你这么说,原本也没错,古人一般不会使用玻璃器皿,因为玻璃主要由外国传入,数量极少,在密封的陶瓷类容器中反应的过程一般是难以观察到的,但不代表就没有玻璃器皿啊!而且《太清丹经要诀》中也有“造真珠法”二方,“造白玉法”一方,均用蚌壳为原料。一方为“取光明蚌壳削去上皮,以醋中煮之,令熟出,细条之,丸作球,大小任意。”另一方用“鳔胶和蚌屑作珠”,然后加热,令其变色,最后仍然是在醋中浸泡。这两种方法可不需要任何器皿,随意搓大小。《铅汞甲庚至宝集成》中还记载了用蚌粉和硝石溶炼,置于醋中,泻模成形,令鹅吞食,再由鹅粪中淘洗,这是利用胃酸的作用以及胃的研磨来使珍珠具有光泽及圆润的外形,思路更为巧妙。做出来的珍珠更加不易辨别,我怀疑你这珍珠可能就是这么做出来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