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上次酒楼同样的位置,只是今日来得巧,恰好用午饭的时辰。
四周氛围较其他时候嘈杂,还坐了许多紧跟时事的儒生,正厅的说书人正说到精彩处,时不时拍打抚尺。
“你……是在宫中受了委屈?”话题起始是姜迟。
她能出入宫门,皇后信任她,谁又能委屈了她?
他们初见,他割断白绫救下她命。
再见,他误会她监视他,释出善意点拨她。
这次,她眼圈通红,瞧见他在府门前与那人不欢而散。
三次相对,都是难堪。
程璧连忙用袖子挡了挡,抹了抹眼周的妆容:“是我感情用事,不肯活在现实之中。”
没头没尾的一句话,本以为不会等来回应。
然而……
“能掌握自身命运之人太少,更多人的命运是被世道推动的。”
见程璧无抵触之色,姜迟才继续道:“我知道你是国公府大房所出的二姑娘,驻守邯城时也多少听过一些流言。永京之地与邯城远隔千里,程姑娘大可活得豁达一些。”
说罢,又忽然意识到自己这个话题不妥,少年将军尴尬致歉:“程姑娘,我无意冒犯。”
“你听到的不是流言,是事实。”程璧低着头,没有避讳。
此言一出,姜迟眼帘沉了沉,才问:“程姑娘是因为错过心仪之人,才一直郁郁不乐?”
安慰的话出口成了试探,姜迟自觉懊恼,当即饮下一杯冷酒。
程璧摇摇头,随即自嘲一笑。
她很清楚,不是。
她自幼时家中便教导她要守节重义,程家一切皆是君恩浩荡,祖父希望她能嫁给储君,留在储君身边行忠君规劝之事。祖父说的话总是对的,于是她为此约束自己,在程家为自己铺设的道上走着。
后来落水被排除储妃之选,她自觉辜负了祖父期望又无能为力,就只能自暴自弃,以纱遮面逃避一切。可连做一个无人问津的被弃之人,还要连累府中亲人受人嘲笑。
她执着于此,甚至埋怨自己为何不在落水之时一死了之。
离开邯城时,她以为自己可以重新开始的……
对着程璧错愕眼神,姜迟手臂撑着桌面,道:“你方才也见到了,我也是个被弃之人。我有一个贱籍出身、连姜氏族谱都上不了的生母,但我不会让过去的经历纠缠自己。我看他不快我就不认他,就去从伍,我不难为自己。”
姜迟用磊落的语气将自己的痛处揭开,反叫程璧心头生出几分陌生的暖意。
恰在此时,一个醉汉倒在他们脚边,嘴里还含糊不清地嘟囔,叫程璧吓得失色。
“你喝多了,门在这边。”同行之人也是喝得满脸通红,脚下虚浮地找不准方向,还是使出浑身力气拽住同伴倾倒的身子,强顶醉意,十分艰难地将同伴搀出酒楼。
“你看,明明两个人一同饮酒,都醉得不省人事,可偏偏还是相对清醒的那个人更累。人有时还是应该活得糊涂些好,事事清醒,事事介怀。”说到此处,连姜迟自己都觉得意外。
她明明还未对他交心,他的话倒多得反常。
毕竟在程国公府救下她时,他当时想的是——这姑娘应当是长得不好看吧,不然为何要蒙着面纱视死如归。
“在护皇后娘娘来永京前,我便见过她。她善用心机,不为境地困扰,才是适合生活在那片高墙下的人,你的性子,其实就不该留在皇宫中。”
姜迟顿了顿,“你接下来有何打算?”
“我从未起过有负娘娘的心思。”
女子摇了摇头,音色婉约,“我本就抱着报恩尽忠之心随娘娘来永京。此时宫中争端尚未平息,之后恐会有大的风雨,娘娘处境会很艰难。”
言语既毕,姜迟也听出她有了决定。
她还是要回宫去。
说罢刚要结了酒钱,就被姜迟抢先一步,用有些玩笑的口气道:“救命之恩只抵一顿酒钱,还是太过廉价。你是要做皇后娘娘身边的大红人的,万一有一天,我也有需要你帮忙美言的时候呢?”
“娘娘是有主见之人,我该是帮不上的。”程璧认了真,有些不好意思。
姜迟忍俊不禁起来:“那就欠着吧。”
他们的位置旁边暗处,一对夫妻神色不同地相对而坐——妻子表情严肃,直盯得丈夫面上不安。
丈夫目光闪躲,指着姜迟程璧离开的方向,对着自家夫人恬颜着道:“一个知书达礼,一个善解人意,都是性情刚烈,十分匹配。”
话音刚落,自家夫人便冷不丁回怼:“谁知书达礼?谁善解人意?谁又性情刚烈了?”
感知到自家夫人的语气不善,冯云谏暗暗打了个寒战。
连忙语气变得讨好起来:“夫人这话问的!这知书达礼、善解人意的定然是夫人,十分匹配的自然是夫人与为夫了!”
“少贫。”
待见自家夫人被逗笑,冯云谏方又小心翼翼,“夫人今日怎心血来潮要同为夫来此饮茶?”
冯夫人脸色又沉下去,眼神越过酒楼一众客人,看向正厅的说书人:“不来此,怎么能听到堂上这出精彩的《许昌庄青翟之黜》?”
“是,精彩!夫人说它精彩它自然精彩!”冯云谏不疑有他,赶紧附和。
“大人再听听,不觉耳熟?”
“夫人这是何意呀?”
平素惯唤夫君的人,此刻称呼他“大人”?
冯夫人一副早已看穿的神情叫冯云谏不自觉言语心虚起来。
接着,酒楼的掌柜埋着头走出来,把一叠厚实的段文恭恭敬敬放到他们的桌案边上,丢下一句“东家,是夫人让我交待的。”赶紧小跑开了。
“征佑元年十一月,《刘兴居除宫》,记东直门监门卫关照槐赏两百两。正逢当今陛下登临九五,继位改元?”
“征佑二年三月,《伍子胥过昭关》,记宣节副尉商少雍赏一百五十两。闻不休受陛下归化效忠便是当时吧?”
“还是征佑二年,五月,《孝文帝奉儒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