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同阔端,为了争夺统兵出征的机会,在大帐内针锋相对。 窝阔台一拍桌桉,“不要吵了!” 两人见窝阔台发火,只能偃旗息鼓,不过依旧怒目而视。 上次淮南战败,阔端视为奇耻大辱,最忌恨别人提起此事。 忽必烈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他是败军之将,不配领兵,让他如何不怒。 在拖雷死后,窝阔台又打发蒙哥西征,忽必烈的精神便高度紧绷,时刻警惕着,窝阔台会对他们家不利。 现在他就是只刺猬,随时准备刺人。 窝阔台见两人安静下来,不得不安抚道:“你二人不必心急,领兵出征,你们都有机会!” 忽必烈和阔端先后坐下,两人都是神情不善,梁子算是结下了。 窝阔台沉声说道:“金国乃我蒙古世仇,本汗理解你们的心情。特别是忽必烈,本汗知道你想为拖雷报仇!本汗也想为四弟报仇,可是你们却不能心急!汉人兵法上说,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你们连自己的情绪都不能控制,本汗怎么放心让你们领兵?” 阔端闻语,低头认错,“父汗,我错了!” 忽必烈见此,也只能道:“大汗,臣失言了!” 窝阔台微微颔首,“我们蒙古能够有今天,在于诸部团结一心,才能无往不利!你二人,都是黄金家族的人,怎么能够相互倾轧?以后不许如此,这次本汗就不追究了!” 两人只能再次告罪。 窝阔台的处理,让众多王公贵族,都比较满意。 这时说回攻金之事,窝阔台看了两人一眼,沉声对众人道:“虽说上次,我们消灭了金军主力,但金国仍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想要灭之并不容易!” 说着,窝阔台看向耶律楚材,“丞相,你给大家说说情况!” 耶律楚材起身行礼,“是大汗!” 他先让人在帐内挂起一副中原地图,窝阔台随即起身,领着众人一起站在地图前。 耶律楚材向众人躬身一礼,然后指着地图道:“金国现在困守河南之地,他们凭借关河防线,来抵挡我们的进攻。我们要灭金国,就必须要摧毁他们的关河防线。” 窝阔台沉声道:“不错,他们凭借着潼关和黄河,封锁了我们进入中原的路线。我们只能在黄河结冰后,才有机会过河进入河南,而黄河一旦解冻,我们若是没能灭金,就必须回撤,避免被他们困在河南。这也就是说,三个月内,我们不能灭金,便又会无功而返。” 众人听了两人的话,都议论纷纷。 赤老温道:“若不是有黄河,金国早被灭了。现在这种情况,三个月内要攻破开封,恐怕很难啊。” 虽说蒙古人攻占北方后,获得了大批工匠,拥有了攻坚的能力,但蒙古人攻城能力真正得到提升,还得等从西域获得回回砲后。 现在要让蒙古人进攻开封这样的大城,守军意志坚定的话,估计一年半载都攻不下来。 耶律楚材道:“现在金国与南宋联盟,我们若是三个月内,无法灭金,大军撤过黄河后,金国便又有时间休整,并且通过南宋的援助,再次恢复实力。这样一来,我们来年又得重新再打,长久下去,对我蒙古也十分不利。” 在场众人都皱起眉头,蒙古大军趁着黄河结冰,过河进攻开封,打三个月,打不下来,黄河解冻就得回撤,三个月的进攻,便打了个寂寞。 届时蒙古人损失惨重,他们撤过黄河,金军又能出城生产,并从南宋获得物资。 这要是反复来几次,强大的蒙古帝国,恐怕也吃不消。 赤老温皱眉道:“丞相,那怎么办?难道我们就拿他们没办法?” “当然有!”耶律楚材摇摇头,他指着地图道:“我们只需要改变策略,调整此次攻金的目标。” 众人都齐齐看向他,听耶律楚材继续说道:“这次我们将不求三个月灭金,而是力求在关河防线上,撕开一道缺口,并在黄河之南站稳脚跟。这样一来,黄河解冻,我们也不必撤过黄河!” 说着,耶律楚材指着潼关,“这次出征,我们依旧兵分三路,但是不要围攻汴京,而是一路进攻潼关,打开从关中进入河南的通道。一路从山东攻击徐州,牵制住金军使之不能增援潼关。一路从河北南下,夺取郑州,切断开封与洛阳的联系,然后西进配合关中之兵,夺取洛阳和潼关。” 各人闻语眼前一亮,赤老温赞叹道:“这个战略好。夺下潼关,占据洛阳的话,黄河解冻,我们也不用退过黄河,大军和补给便可以通过潼关进入河南,维持大军作战。” 耶律楚材道:“不错!这样一来,我们就不必受限于黄河的三月冰期,即便黄河解冻,也可以长期围困开封,直到将开封攻下为止。另外,我们不直接进攻开封,也能迷惑南宋,让南宋以为金国的情况并不危机。以金宋间貌合神离的关系,只要金国不是命悬一线,南宋不会出兵,而等我们占据潼关和洛阳,他们想出兵,也迟了!” 窝阔台等耶律楚材说完,目光扫视众人,然后问道:“你等对丞相的方略,可有异议?” 此前蒙古攻金,打得都比较心急,总是想着趁着黄河结冰,攻下开封,灭亡金国。 可是开封乃是中原大城,宋金两国经营多年,三个月的时间根本打不下来。 他们进攻时,打到一半,黄河快要解冻,便只能撤退收兵,等于白死了不少人。 现在按着耶律楚材的计划,他们先不攻击开封,而是打开通往河南的通道,再来围困开封,便不用担心,军队隔在河南,没有补给,而被金军击败。 蒙古人只要在关河防线上,撕开一道口子,保证进入河南蒙军的后勤补给,他们就可以长期围困开封,不用担心黄河解冻后,后勤和援兵无法进入河南。 赤老温等蒙古宿将,听了这个战略,都没有意见,忽必烈和阔端也没异议。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