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王?”赵泰手攥了下佩刀,“不是齐王吗?” 在贾似道走后,忠义镇的齐军旗帜都已经绣好了。 王宾道:“是临沂郡王!” 赵泰颔首,“郡王就郡王吧!只要临安给了名分,又不插手山东军政就行。” 武仙听了对话,心中高兴,抱拳道:“贺喜大王!” 这确实是一件喜事,代表着山东三镇,有了一个靠山。 虽说南宋未必想让赵泰三镇靠,但只要南宋封赵泰为王,三镇名义上就是宋臣,山东就是大宋版图。 这样蒙古侵犯山东时,就得掂量一下,他们打的不是一个山东,而是与宋开战。 这多少会给山东军民一点安全感。 赵泰哈哈一笑,“使者何在?” 王宾侧身,“在节堂内等候多时了。” 赵泰随即笑道:“待孤沐浴更衣,便去相见。” 节堂内,贾似道带着赵昀的旨意,已经等候多时。 南宋朝廷刚决定招抚赵泰,江北就传来消息,蒙军占据了瓜州。 这个消息使得临安朝廷极度惊恐,贾似道不敢耽搁,连夜出发前往山东宣旨。 这时,贾似道坐在节堂内,已经等了许久,正要让人询问之际,堂外有士卒喊道,“大帅到!” 贾似道连忙站起身来,便见赵泰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进来。 为了表示重视,赵泰沐浴焚香之后,才来到节堂拜受诏书,妻子李桂英,也换了身衣服,与赵泰一同前往。 “贾兄!”赵泰拱手微笑,“一路辛苦!” 贾似道微笑回应,“恭喜殿下。先宣旨吧!” 赵泰本想寒暄几句,见此只能郑重其事地在堂内行大礼,领着众人跪地接诏。 贾似道待赵泰等人跪拜之后,徐徐展开圣旨,朗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忠义军节度使赵泰,系我太祖之后,留于北地,不忘宗庙社稷。朕闻卿身陷胡尘,不坠赤心,于齐鲁之地,聚集义师,屡破胡虏,建有大功,有庇护社稷之志!今朕晋卿为临沂郡王,权知山东军政大事,望卿为大宋之屏,再破胡虏,护国报君,勿忘君恩!钦此!” 贾似道合上诏书,双手捧到赵泰面前,笑道:“殿下,接诏吧。” 赵泰想着这几年的事,心中颇为感慨,没想到自己就这么封王了。 这个王,虽是郡王,但是比金哀宗封的忠王,含金量却多得多。 “殿下!”贾似道不禁再次呼唤。 赵泰回过神来,一头拜下去,而后双手接过诏书,朗声道:“臣蒙陛下信任,执掌山东,定不服圣恩!” 贾似道将圣旨交给赵泰,恭喜几句,而后又宣读了册封李桂英为王妃的诏书,至于武仙、李璮的封赏,则由赵泰表奏后,再由临安下发。 宣读完诏书,赵泰招呼贾似道落座,本想寒暄几句,贾似道却未语先叹,“殿下,此番祸事了!” 赵泰已经从王宾口中得知,瓜州失陷的消息,便沉声道:“可是瓜州失陷之事!瓜州渡是江北渡口,蒙军占据瓜州,便有机会渡江,不过朝廷有水师,蒙军即便占据瓜州,也无法威胁江南吧!” 贾似道却摇了摇头,“江上有水师不假,可朝廷水师疏于训练,江南禁军又战力低下,万一蒙军渡江,后果不堪设想。” 南宋偏安一隅,多年未有战事,禁军和水师现在什么水平,赵泰也不清楚,不过历代以来,承平日久的王朝禁军什么层次,赵泰却了解一个大概。 远的不说,就说北宋。 宋朝历来强干弱枝,汴京周围聚集了几十万禁军,可面对金军的攻击,可以说是不堪一击。 现在从面上看,江南有数万禁军,长江上有水师,蒙古人还不习水战,可宋军能不能挡住蒙军,还真不好说。 当年北宋灭亡,金军南下,长江就没挡住金兵,南宋可是连临安都丢过的。 想到这里,赵泰知道自己这个郡王不是白得的,沉声问道:“朝廷的意思是?” 贾似道拿出两封信件,“这是官家和郑相给殿下的书信,希望殿下能够克服困难,立刻出兵解除江南危机!” 赵泰接过书信,迅速扫视一遍,然后义正言辞道:“朝廷封我为王,抗蒙护国,起兵勤王,孤责无旁贷!” 贾似道闻语大喜,“殿下肯出兵,这真是太好了!” 赵泰挥手示意贾似道坐下,不要那么激动,“贾寺丞放心,孤肯定会出兵。不过山东的情况,你也清楚,这军械、粮饷,可得朝廷拨给啊!” 忽必烈将山东蹂躏一遍,三镇损失巨大,而且蒙军入侵,导致山东百姓无法安心生产,三镇现在是入不敷出。 现在既然归顺大宋,又要为大宋解围,那么朝廷断掉的支援,是不是该续上呢? 这点贾似道有心里准备,朝廷方面也做了预桉,毕竟打仗很费钱粮。 “军械、钱粮!下官可以向朝廷声请。”贾似道说道:“不过,出兵之事,刻不容缓,还望殿下立刻发兵!” 赵泰同武仙等人对视一眼,站起身来,“贾寺丞放心,也请官家和郑相放心,朝廷有难,孤岂能坐视,齐军必会有所行动。现在三镇兵马齐聚邳州,就是为了对抗蒙古,报效朝廷。” 说到这里,赵泰顿了顿,“不过,兵者国之大事,怎么出兵,还需要拿出一个方略。孤立刻召集三镇将帅,商议策略,一旦确定方略,便立刻起兵勤王!” 贾似道虽没打过仗,但也知道打仗不能一拍脑袋,便让士卒直接蜂拥而上,肯定要有个计划。 贾似道微微颔首,“既然如此,还请殿下尽快拿出方略,而下官则催促朝廷,给殿下运送钱粮和军械!” 赵泰对此没有意见,他本来要留贾似道吃饭,可贾似道心急,非要先做正事,赵泰只能让人将他送入驿馆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