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 章(2 / 3)

不知道这一点。

将袈裟的褶皱轻轻抚平之后,茯音问了就近的一个商贩。在得知有一条比较偏僻的旧胡同也能到长明上街时,茯音并未犹豫,直接按照商贩所说的路线走向了右侧的一条长窄道。

在这条长窄道走了几分钟之后,茯音饶进了一处旧胡同。

这条旧胡同的宽度大概一米左右,两侧是高高的石墙。

整条路上除了站在胡同口的茯音,周围没有其他行人。

按照那个商贩的说法,这条就胡同之所以人际稀少,一是因为位置比较偏远,大家都不愿意舍近求远去绕远路,二是因为这里曾在一个月内发生了三起失踪案。

虽然后来失踪的那三个人都被找了回来,看起来也并没有受什么伤,但是记忆全无,某些时候说话也会变得神叨叨的,嘴上喃喃着什么。

“就跟中邪似的!大伙都怀疑他们定然是撞上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那个热情的商贩在茯音走之前,还特意又提醒了一遍:“老施主呀,我观你虽像佛门高僧,但若执意要走那条胡同,那可得多注意嘞。”

中邪?不干净的东西?

走在这条老胡同上,茯音并未感觉到有妖邪残留的气息。

而且,若说是不干净的东西....

有时候人心往往比鬼魂更难以捉摸。

就譬如现在,茯音没有碰到商贩口中的脏东西,反而是被看上他袈裟和锡杖的凡人盯上了。

估计是看他一个老和尚独自走这条路,这才起了心思。

从隐匿在右后方的气息来看,一共有六人。

每个人的呼吸都不算平稳,或许是因为兴奋,又或许是因为紧张。

在这六个人没有动手之前,茯音也就装作没有看到,步履平稳的往前走着。

他不能轻易杀生,为了获得功德值,众生在他这里皆可求渡。

而且若非必要,在因果循环、恶意种恶报的情况下,只要主线剧情不受影响,他并不会干扰这些人的命数。

什么样的人,以什么样的结局死,在地狱的生死簿上,早就写明了答案。

“老大,确定要动手吗?”

“废话,不动手我们搁这里晒太阳?”

“但是....不...不知道为什么,我……有……有点紧张,不……不太敢对下面这个老和尚出手。”

“老...老大,我也是,要不我们……还是算了吧。”

“算个屁!”被叫老大的壮汉对着这两个怂包小弟一人来了一拳:“这老和尚手中的袈裟和锡杖绝非凡品,干了这一票我们至少能歇上个三五年。”

“可是...…”

“别可是了,都给我上!”这壮汉也不想再多说废话,拔出佩刀率先从墙上跳下,直接就堵住了茯音的去路。

其他人见状,互相看了一眼之后,也都咬了咬牙,纷纷抽出武器跳了下来。

“老和尚,识相一点,交出袈裟和锡杖,我们可以不伤你性命。”壮汉冲着茯音扬了扬下巴,似乎是打算先礼后兵。

茯音看向这挡在自己前方的领头人,对方身上虽有些恶孽,却无杀生之罪。

他估算了一下若是渡化这几人所能回馈给他的功德值,在得出了还算是有救的结论后,茯音眉目微敛,缓缓说道:“这两样东西就算老僧给你们,你们恐怕也带不走。”

“什么意思?”壮汉皱起眉头,语气不善:“怎么会带不走?你这和尚莫要装模作样。”

茯音轻轻摇头道:“我这锡杖和袈裟是佛门重宝,对普通人而言重达万斤,唯有熟读经书的有缘者,方能从我手中拿起它。”

壮汉瞪大眼睛:“重万斤?你这老和尚莫不是在诓人!”

茯音:“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

壮汉的眉头皱得更紧了:“那你说是什么经书?”

这话一出口,壮汉自己都有些愣了,像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会如此自然的,就顺着老和尚的话问出口。

甚至他现在反应过来之后,也没觉得有多懊恼。

而且就这种放在其他人身上,绝对会让他觉得是骗人的说辞,从这个老和尚的口中说出来,他竟然只稍微怀疑了一下就相信了,甚至都没有想过先试一试到底拿不拿得动。

更荒谬的是,此刻在对上这个老和尚的视线后,他竟然有种膝盖发软,想要跪下去的冲动。

这实在是离谱!

壮汉的表情古怪,其他五人,也不比他好多少。特别是一开始在上面说算了的那个人,从看到茯音的眼睛开始,就神色怔怔的捂着胸口处的观音玉吊坠。

他的目光一错不错的看着茯音,嘴上无意识般的喃喃着:“观...观音玉在发烫.....”他声音轻的只有自己能听到。

壮汉朝他凑近:“王二你在嘀咕什么?”

他轻轻推了推王二,见王二还是没反应,壮汉也没再理会,而是将目光再次转向茯音,继续刚才的话题:“老和尚,你还没说是什么经书?”

茯音正欲开口,突然神情一顿,抬头看向上方的天空。

“要起风了。”他缓缓说道,化身成老僧人的苍老嗓音里,透着一种将万物洞察的平静。

壮汉和其他五人闻言,还没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下一秒,他们对头顶上方突然就出现了一道巨大的黑影。

紧接着,一阵狂风吹来,呼啸间卷起一地灰尘,吹到他们脸上的时候就像一把把锋利刺骨的刀刃,刮得他们满脸生疼。

他们本能的闭上眼睛用手挡住脸,避免被狂风刮伤。

几秒之后,风停了,一切归于平静。

等他们放下手再次睁眼时,上方的黑影已经不见了,原本站在他们面前的那个老和尚,也同意不见了踪迹,只地上留下了一本经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